前言:在孩子的世界里是非分明,他們聽不懂大人之間的客套話,不懂成人之間交際的方式,有時可能會因為我們某種很正常的交際話語而受到傷害,因為他們并不知道我們說的話真正的意思,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時刻的注意自己的行為以免讓孩子受到不良的影響。
1、“電視媽媽”??造就冷淡寶寶
如果媽媽一直與電視機為伍,就會缺乏和寶寶一起做游戲、看書和帶寶寶到大自然中開展親子活動的機會。這不僅會失去許多和寶寶溝通的機會,而且也影響寶寶,使得他也從小喜歡看電視,不善于和人交流、溝通。
童年很珍貴,媽媽有時間的話,應該多和寶寶一起活動。多點帶寶寶到外面去玩一下,就算媽媽真的沒時間帶寶寶到外面玩,那么,在家里的時候 也應該每天都花一定的時間和寶寶玩一玩,聽聽寶寶說說幼兒園里面的事情,聽聽寶寶的心聲和想法,并且,多花一些時間和寶寶進行一些親子游戲,增強親子間的感情。
2、“謙虛媽媽”??壓抑寶寶
在外人面前,寶寶往往比較興奮,喜歡表現,同時也不免出現一些小差錯,這是正常的?蓩寢寘s認為寶寶的“人來瘋”讓家長丟面子,或為了顯示自己的教子有方,當著眾人面指責寶寶。寶寶的自尊心有時候比大人還強,且心靈也比較脆弱,上述做法會引起他們的強烈反感,喪失自信心,甚至出現反叛情緒。
當寶寶滿懷熱情的想要在客人面前表現自己的時候,媽媽應該積極的鼓勵寶寶,讓寶寶更加有信心的表現自己才對,媽媽們不應該剝奪寶寶表現自己的機會,另外,如果媽媽經常打擊寶寶,這對寶寶自信心的發展也是很不利的,會讓寶寶形成一種對自己消極的評價和認識。
3、“不尊重寶寶隱私的媽媽”??讓寶寶很受傷
如果你與鄰居私下談論你5歲的兒子夜晚睡覺還離不開奶嘴,孩子知道后自尊心就會大受傷害;如果爸爸在熟人面前訴說他8歲的孩子還尿床,這種揭短行為也會使兒子對父親失去好感和信任。
每一個人,即使他還完全是一個小孩子,也需要有他的私人領域,即使是他的父母也不能隨意干涉。因此,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孩子某一方面如果牽涉其個人私事或隱私,大人應予以尊重,千萬別向外人揭短。
總結:家長們當然也是需要有自己的空間的,但是不應該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冷落了;因為孩子本來就缺少安全感,這樣的做法會影響他們心理的健康,所以父母最好調節好這自己與家庭的時間,在放松自己的同時也能很好的兼顧家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1039152.html
相關閱讀:如何教寶寶讀書
你曉得如何讓寶寶輕松學數學么
兒童遭到性侵的案件頻發,孩子如何自保(幼兒網編輯)
玩玩具,讓寶寶交往能力更進步
0-3個月寶寶的運動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