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與人分享,會變成兩個快樂;悲傷與人分擔,將只剩下半個悲傷。家長要學會與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樂,在分享的過程中,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會越來越親密,心與心貼得更近。
--蘇聯教育家阿莫納什維利
【個案點擊】
張好涌是一個成績優秀的孩子,但她的性格孤僻,不愛說話。有一次,張好涌期終考試,在全年級排第二名,老師特地夸獎了她,并且說她有希望考取重點高中。張好涌很高興,回家后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父母,沒有想到在她剛開始講時,父母就在那里忙這忙那,聽完后也沒有什么特別的表示,只是說“知道了”三個字,本來十分興奮的張好涌,看見父母這樣的態度,心情很低落。
還有一次,張好涌考試發揮失常,名次一下拉后了許多,張好涌很難受。放學回家見到媽媽后,就想同她說說心里話。媽媽看見她的神情,就問:“有什么事嗎?有事就說,沒事我還忙著呢!睆埡糜柯犃藡寢尩脑,知道即便自己說出來,媽媽也不會安慰自己,心里的疙瘩還是解不開,所以就回答媽媽說沒事。這樣多次之后,張好涌的性格越來孤僻。
【案例解析】
每個人都有與別人分享情感的需要,而孩子這方面的需要尤其強烈。父母要特別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無論多忙,都應抽空與孩子交流,分享他的喜怒哀樂,與孩子一起笑,一起悲,成為孩子的知已,這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高境界。像上例中張好涌的父母那樣,因為忙而忽略了孩子與父母分享情感的需要,也就等于剝奪了孩子健康成長的養料,阻礙了孩子全面發展的進程,還會由此給孩子造成性格和心理的缺陷。這樣的父母不管有什么樣的理由,都是不稱職的。
父母和孩子分享喜怒哀樂,對孩子來說,孩子會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愛,也會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和重視,這樣孩子不但滿足了與人分享的心理需要,同時知道了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重要位置,會在心里十分珍惜父母給自己的愛,對父母的教育、引導就不會產生厭煩和抵觸,父母與孩子就能夠更好地相處。
就父母來說,因為和孩子分享了一切,對孩子有了更多的了解,更全面的認識,也能夠更好地理解孩子,這樣對孩子不好的地方,就能進行有的放矢的指導,也不會輕易地對孩子進行批評與指責,或者武斷地下結論等。
因此,父母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樂,無論是對于孩子還是父母,都是非常有益和重要的。孩子在分享后對父母更加敬重,父母在分享后學會了對孩子理解和寬容。有了分享,孩子的缺點與問題父母可以及時地發現,并根據情況進行有效地引導、解決;有了分享,孩子對父母抵觸的情緒減少了,逆反心理沒有了,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這樣孩子的身心健康都得到了保障,父母與孩子的關系也會更加融洽。
不過,父母分享孩子的喜怒哀樂時要注意不能先入為主,要用心去聽孩子的心聲,千萬不能因為“沒有時間”,像上例中張好涌的父母那樣,拒絕分享孩子的喜怒哀樂,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傷害。
【建議父母的方法】
分享使孩子不再孤單,分享給孩子帶來愛的曙光,分享給孩子送去前行的希望,分享能使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長。因此,父母要學會和孩子分享喜怒哀樂。
那么,父母應該怎樣做呢?
方法一:耐心傾聽孩子的訴說
方法例示
小貢的爸爸因為與別人打架,曾在監獄里呆過一段時間,這些小貢的同學們都知道,經常會當著小貢的面說他爸爸的壞話,為此小貢很難受。有一次,又有一個同學說小貢的爸爸打架進監獄的事情,小貢忍不住與那個同學狠狠地打了一架,結果渾身是傷地回到了家。
小貢的爸爸因為自己打架進了監獄,現在又看到兒子與人打架,很是生氣,不問原因就把小貢責罵了一通。
渾身是傷的小貢等到爸爸罵夠,才小心地走到爸爸的面前說:“爸爸,因為那個同學說你壞話,我才跟他打架的!毙∝暤陌职致犃,非常慚愧。他想到自己給兒子帶來了屈辱,兒子為維護自己的尊嚴與人打架,回來后又遭自己責罵,簡直太不應該了。他連忙向小貢為自己的魯莽道歉,幫他處理身上的傷口。
操作提示
父母面對孩子所做的事情,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都要先聽孩子的解釋,去了解孩子的心聲,不能先入為主,任憑主觀武斷地下結論。父母的不當行為,會使孩子的心靈受傷。
方法二:珍惜孩子愛的表達
方法例示
小胖最近一段時間很節儉,媽媽給他的零花錢他能省就省,平常最愛吃的零食也不買了,這令小胖的父母感覺到很奇怪。
幾天之后,是小胖媽媽的生日。小胖拿出一雙很厚的手套,親自給媽媽戴在了手上,他看著媽媽真誠地說:“媽媽,祝你生日快樂。這是我用攢的零花錢給你買的生日禮物。前一段時間我看見你的手凍壞了,心里很難過,就下決心要給你買一雙厚手套,現在終于做到了,希望你能喜歡!眿寢屄犃耍袆拥亓鞒隽搜蹨I,她顫聲對小胖說:“謝謝你!這是我一生中最珍貴的禮物!睆拇撕,小胖與媽媽的關系更進了一步。
操作提示
分享是快樂的,無論是分者還是享者,都能體驗到溫情的傳遞,感受到愛的表達。所以,當孩子對父母有愛的表達時,父母一定要重視和珍惜。
方法三:用心體驗孩子的喜怒哀樂
方法例示
付歷志以前是一個很沉默的孩子,而今,他卻變成了一個陽光男孩。因為最近一段時間,父母經常與他交流,傾聽他的心聲,分享他的一切,所以他很快樂。
現在,付歷志已上初一了,只要心里有什么想法,他都會講給父母聽,學校里發生的有趣故事,也會告訴父母。不管付歷志每次說什么,父母都會用心傾聽,并且把自己的觀點與想法講給出來,與孩子一起交流,這讓付歷志感到,陽光每天都是那么燦爛。
操作提示
孩子與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父母要用心體驗這一切,與孩子一起分擔喜樂憂愁,產生心理上的共鳴,而不是不顧孩子的心情,隨口應付。否則,與孩子分享的效果適得其反。父母要和孩子多交流。只有交流,才能傾聽孩子的心聲,才能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喜怒哀樂,才能與孩子一起分享成長。
方法四:及時排解孩子的煩惱
方法例示
戴浩輝有什么事都去給父母聊聊,這已成了他的習慣。他的父母也很樂意傾聽兒子的訴說。一次,戴浩輝放學回家,告訴媽媽心里有些煩,媽媽弄清原因后,知道孩子在這次考試時輸給了班里的一個同學,而這個同學的成績以前都是在他的后面,所以戴浩輝心里很難受。
媽媽開導戴浩輝說:“孩子,你應該感到高興才對,別人的成績趕到了前面,說明別人努力了,你的競爭對手水平高了,你以后要比他更努力,下次超過他去,這樣更能證明你的能力,你說是嗎?”戴浩輝點了點頭說:“媽媽,你講得對。我現在心里好過多了!”說完上前親了媽媽一下。
操作提示
孩子遇到了什么煩心的事情,因為經驗不足或者是看問題不全面等原因,心情一時調整不過來,父母此時要及時分擔孩子的痛苦,并且做好引導工作,有效地排解孩子的心理困擾,讓孩子從陰影里走到陽光中,恢復快樂與活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1045439.html
相關閱讀:如何教寶寶學習英語?
玩具,讓孩子快樂的學習
禮貌用語和孩子感恩的心
給說話推遲寶寶的小貼士
童心是鼓勵和呵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