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教孩子學會做人最重要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育兒知識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孩子將來長大后是否事業有成,婚姻是否幸福,良好的品德起著關鍵的作用。因此,父母應該注重孩子良好品德的培養,教孩子從小學會做人。

  
【教子現場】

  
小菲跟隨媽媽去買東西,看著花花綠綠的商品,她抓在手里不肯放,她的媽媽當時也沒有發現,回家后,小菲媽媽看見女兒手里拿著沒有付錢的東西,心里很高興,親了親小菲的紅臉蛋以示獎勵。

  
以后小菲只要與媽媽一起出去,就會順手拿別人家的東西。天長日久,小菲養成了順手牽羊的毛病。不管是與同學相處,還是去逛商場,只要有機會,她總是毫不猶豫地下手。

  
有一次她拿同學的文具盒被發現了,同學把她告到了老師那里,老師批評了她,并請她的家長到學校談話。小菲的媽媽很難堪,這才意識到自己當初不該貪圖小便宜而毀了孩子。

  
【專家解析】

  
品德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通行證,是人的綜合素質中的核心部分。一個成功的人,大多是一個具有較高素養、品德高尚的人。

  
良好的品德是在后天的長期培養中形成的。同樣,不好的品德也是在后天的環境中逐漸養成的。如上例中的小菲,最初拿別人的東西是無意的,但因為得到媽媽的認可,逐漸養成了小偷小摸的習慣。

  
很多父母只注重孩子的智力發展和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孩子的品德教育,他們以為道德教育是不實際的東西,體現不出實際的價值。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只注重利益追求,看到的是各種有形能力的拼殺。與智力教育相比,品德教育見效慢,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就忽視了給孩子上這一課,這將在孩子的成長中埋下禍根。

  
孩子具有良好的品德是做人的根本,關系到孩子的未來。

  
因此,父母應從小注重孩子良好品德的培養,不能像小菲的媽媽那樣,不但不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反而助長孩子的不良行為,這樣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建議父母的妙招】

  
父母想要使孩子成才,首先要讓孩子學會做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意味著他的人生有了追求和動力,他的生命處于更高的境界,他的人生才會精彩。因此,教育孩子做一個品德優秀的人,是父母最重要的責任。

  
支招一: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方法示例

  
張運隆是個誠實守信的孩子,別看他只有九歲,但只要是答應小伙伴的事情,他都不會忘記,并且說到做到。張運隆誠實守信的好品德得益于其父母的影響。父母只要答應張運隆的事情,或者給了張運隆什么樣的允諾,不管再忙,都會兌現自己的承諾。

  父母還經常給張運隆講這樣做的道理,告訴張運隆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做個說話算話的孩子,F在張運隆的父母看見孩子言出必行的表現,內心很高興。

  
操作提示

  
父母要培養孩子不撒謊、不欺騙、誠實守信、說到做到的良好品質,首先要給孩子樹立這方面的榜樣,以此影響和感染孩子,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品德。如果父母自己沒有做到,而要求孩子這樣做,不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會引起孩子的不滿和逆反心理。

  
支招二:及時制止孩子的不良行為

  
方法示例

  
孫鳳麟平時注重對孩子品德的教育。一天,他帶著八歲的兒子去買菜,一個腿有殘疾的叔叔在他們前面一瘸一拐地走,兒子感覺到好玩,在后面學那個殘疾人的樣子走路,并且很得意地哈哈大笑。

  
孫鳳麟嚴厲喝止了兒子的行為,并且帶他去給那個殘疾叔叔道歉。事后,孫鳳麟給孩子指出,他這樣做是不尊重他人的不道德的行為,讓他今后以此為戒。通過這件事,孩子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以后再也沒有犯過這樣的錯誤。

  
操作提示

  
孩子天生好奇,對很多事情都感興趣,對于一些事并不知道這樣做會傷害到別人。這時候,父母就要告訴孩子什么是好的行為,什么是不好的行為,讓孩子建立正確的道德觀念,防止對他人造成無意識的傷害。

  
支招三:及時夸獎孩子的好品德

  
方法示例

  
朋朋在上學的路上撿到一個書包,他拿到學校交給了老師。老師通過廣播找到了丟失書包的貪玩學生,那個學生找到朋朋表示感謝。放學回家后,朋朋把撿書包的事情告訴了媽媽。媽媽聽后,高興地在他的小臉上響亮地親了一下,并且贊揚了朋朋拾到東西歸還給別人的做法,鼓勵他把這種良好的行為堅持下去。有了失主的誠摯感謝,又獲得了媽媽的表揚和鼓勵,朋朋十分開心,下決心以后要多做好事。

  
操作提示

  
孩子每做一件事情,不管事情做得是對是錯,如果得到了表揚,他就會得到鼓勵的暗示,而他的這種行為就會繼續。因此,父母在孩子有了良好的表現時,不要視而不見,而應及時夸獎,強化孩子這種好的行為,以幫助孩子把好的表現堅持下去,直到形成一種習慣,內化成自身的一種品質,為孩子打下將來走向社會為人處世的基礎。相反,如果孩子做錯了事,父母應及時批評,讓其意識到錯誤,千萬不能夸獎孩子錯誤的行為。

  
支招四:教孩子學會明辨是非

  
方法示例

  
付笛生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一天媽媽送他去上學,在路上看見一個大一點的孩子把一個小一點的孩子推倒在地,旁邊一個小孩打了那個倒地的孩子一下就跑了。另外有一個大一些的孩子,走上前扶起那個倒在地上的孩子,安慰他,叫他不要哭泣,讓他做個勇敢的孩子。

  
付笛生和媽媽都看到了這一幕,媽媽不失時機地問兒子:“兒子,你認為哪一個孩子做得對?”付笛生認為扶起小朋友的小孩做得正確。媽媽聽到后,高興地笑了,告訴兒子:“媽媽希望你向那個做得正確的孩子學習,要助人為樂,而不是在別人受到傷害時落井下石。”

  
操作提示

  
環境能影響人,為了使孩子不受周圍不好環境的影響,父母就要及時告訴孩子哪些做法是正確的,可以學習,哪些行為是錯誤的,不要模仿。并且教孩子學會去判斷,這樣孩子才不會受到不良環境的影響,同時能學習他人的良好行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410699.html

相關閱讀:如何教寶寶學習英語?
禮貌用語和孩子感恩的心
童心是鼓勵和呵護的
給說話推遲寶寶的小貼士
玩具,讓孩子快樂的學習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