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地區不要受虛假廣告、媒體的欺騙,花錢要合理
貧困地區群眾收入低、生活水平低,舍不得花錢吃有營養的食物,使得兒童生長發育和健康水平較差。這些孩子經常生病,生病時用于治療的錢往往比用于營養的錢還多,用于營養的錢就更少,形成惡性循環,加重了家庭經濟負擔,使得貧窮與營養不良長期交織在一起。
在一個貧困縣,一個雞蛋2毛錢,一包方便面7毛錢。
家長不愿給孩子吃雞蛋,認為不合算,吃不起;
但是,每天至少給孩子吃一包方便面。問其原因,家長說:“電視上都是方便面廣告,一定有營養唄。”
這些孩子經常處于營養不良的狀況,反復感染,一次小的上呼吸道感染,就得輸液,沒用什么好藥一天就要花50元;
一個療程5天,花費250元;而50元可以買250個雞蛋,一個雞蛋的營養價值至少比100包方便面還高。
“每天一個雞蛋”是我們提倡的簡易營養促進的口號,可以使小孩增強體質,少生疾病。
打破貧窮與營養不良的惡性循環。
從這個現實研究的結果來看,在一些貧困縣不是吃不起,而是不會合理、正確地花錢。
營養投資合理,營養結局好,更有助于脫貧。
至于有的家長寧可花一元錢給孩子吃雪糕,不愿花錢給孩子吃雞蛋,就更需要進行營養教育,改變不正確的喂養模式,從而用有限的錢,取得最大的營養效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1066724.html
相關閱讀:玩具,讓孩子快樂的學習
童心是鼓勵和呵護的
如何教寶寶學習英語?
給說話推遲寶寶的小貼士
禮貌用語和孩子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