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實錄
執教人:褚國英 長江實驗學校英語教師 小學高級教師、市教壇新秀
評課人:婁屹蘭 長江實驗學校校長 小學高級教師
林怡 小學一級教師,區教壇新秀
內 容:英語課《Wow!It's big》
老底子教小學生學英語的時候,老師和家長經常會不自覺地成為“二道販子”。
這里的“二道販子”是什么意思?很簡單,你回想一下,以前我們教孩子學英語,是不是通常會這樣——筆,pen;紙,paper……好像在教英文單詞前,必須要先過一遍中文。無疑,這樣的教法,等于是人為的在孩子和英語之間隔了一層紗,使他們之間存在了距離感。
“教小學低段的學生學英語,就像教小寶寶學說話一樣,我們會先教寶寶說‘爸爸媽媽’,不可能先跟他說爸爸媽媽的意思是什么,而是要寶寶能說出‘爸爸’或者‘媽媽’,這就可以了。”長江實驗學校校長婁屹蘭說,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英語負擔,大都來自于記單詞背單詞,和無窮無盡的抄寫默寫聽寫,“而此時對他們來說,真正是高質量的英語教學,只需要孩子聽得懂,說得好,就足夠了。”
小帽子,大腦袋,big、small很直接
黑板上,褚老師事先畫了一大一小兩個圓,大的下面貼著詞條“big”,小的下面貼著“small”。顯然,big和small是今天褚老師要教給大家的兩個單詞。
“老師今天拿了頂帽子,但是不一定每個人都戴得下哦,老師先自己戴戴看。Oh,it's too small(哦,這太小了)!老師戴不下。那同學們也來試試看,看能不能戴。”
褚老師拿著帽子,隨機的給同學們一個個試戴,當然,這頂帽子本來就很小,所以每個同學一直都在說,“Oh,it's too small!”
“老師呢,還有一頂帽子,下面要叫三位同學上來,試戴一下,看能不能戴得上。”
一個女孩子被老師請到了教室前,從老師手中接過帽子,戴上,“wow,it's so……”老師引導著學生。
“so big!(太大了)”
“Yes! Very good!It's so big!”
換了一個胖嘟嘟的男孩子試戴。小男孩“唰”地把帽子往頭上扣。“It's so big!”沒等褚老師開口,他自己馬上說了出來。
匠心拆解
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強。對于一些簡單的單詞和句式,他們通過模仿,很容易就從老師或者大人的口中學到。而通過這種類似于游戲的形式,則更加直觀地讓孩子們掌握什么時候該說big,什么時候該說small,兩個單詞的意思已經在他們腦子里形成了一個基本的輪廓。
這個時候,我們不必要求他們知道這兩個單詞的拼寫是怎么樣,或者該如何去記住這兩個單詞的寫法,接下來我們需要做的,是鞏固這兩個單詞在他們腦海中的印象,讓他們在需要表達“大”和“小”的時候,能夠脫口而出。
“湯姆”和“杰瑞”,big、small很顯然
動畫片《貓和老鼠》深入人心,劇中主人公湯姆和杰瑞,是孩子們再熟悉不過的人物。以至于當褚老師把湯姆和杰瑞的圖片在投影幕上顯示出來的時候,孩子們都輕輕地笑了。
老師手指著湯姆,“Tom is very big,and Jerry is……(湯姆很大,那么杰瑞很……)”
“Jerry is very small!”同學們差不多異口同聲地說。
接著,老師換了一張圖片,這會兒出現的,是喜羊羊和灰太狼。“誰能夠到前面來,用手指著喜洋洋和灰太狼,告訴我們有什么不同?”
一個學生走到投影幕前,手指著喜羊羊,說“喜羊羊 is small,灰太狼 is big!”
又一個學生走到投影幕前,看了看熒屏,指著喜羊羊的頭說,“喜羊羊的頭小,灰太狼的頭大!”(事后了解,這個孩子之前絲毫沒有接觸過英語)
老師:“Yes!You are very good!喜羊羊's head is very small,灰太狼's head is very big!(喜羊羊的頭很小,灰太狼的頭很大!)”
匠心拆解
通過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動畫人物形象,讓他們對自己經常看見的人和物具有大小判斷,并且在判斷后,能夠直接用big和small來進行表達,這是我們設置這一環節的目的之一。而且這些形象具有鮮明的大小特征,孩子們也容易一目了然。
同時我們也強調,在教他們這些單詞的時候,避免先講中文,再告訴他們相對應的英文單詞,而是直接讓孩子們通過直觀感受,知道單詞背后的意思,在他想要表達的時候,可以直接說出這個單詞。
big還是small?說對了有獎
英語課接近尾聲了。
褚老師突然從講臺后面拿出一個鼓鼓囊囊的大包。“同學們,這個包里有很多小禮品哦,如果你能說對它是big還是small,那這個小禮品就屬于你了哦!”
老師話音剛落。一雙雙小手都舉過了頭頂。
糖果是small的,拿走;乒乓球是small的,拿走;帽子不大不小剛剛好,拿走……包里的東西被一件件領走。
一個小女孩走上前,伸手往大包里摸索了一陣,拿出一條褲子,往身上一比,哈哈哈哈哈!同學中發出一陣笑聲,因為褲子實在太小,只有小寶寶才穿得下!“老師,small!”女孩子紅著臉說。
匠心拆解
有這樣一句英語格言:Tell me and I forget, show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understand。(只是告訴我,我會忘記;要是演示給我,我就會記;如果還讓我參與其中,我就會明白。)
對于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來說,能夠直接把想說的內容說出來,并且聽得懂,那他的英語學習才算是有效果的。
為了讓現場來自不同學校、英語程度不一的孩子們充分掌握big和small的用法,褚老師可謂是費了不少心思。從實物,到圖片,再到實物,褚老師不斷刺激孩子的感官認知,讓孩子通過直觀感受,對兩個英文單詞做到起碼的能聽、能說、能識別。
延伸學習實用手冊
幫助孩子和英語親密接觸
孩子學英語,學校不能給家長提過多的要求,畢竟“教”是老師的工作。不過孩子學語言,家長也并非無可作為,對家長來說,可以“讓孩子在生活中和英語經常親密接觸”,自己不做“二道販子”,就可以了。
讓孩子發現生活中的英語
如果在生活中,能夠鼓勵孩子發現生活中的英語,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興趣,還可以擴展孩子英語語境范圍。
例如學習字母時,可以鼓勵孩子找一找、認一認生活中的字母。當他們興奮地發現KFC就是肯德基的英語縮寫,當他們能讀出媽媽護膚品上的一個個字母,當他們好奇地對比漢語拼音和英語字母的異同,當他們在手機或電腦鍵盤上敲擊字母鍵幫助爸爸回復消息,這些其實都是在對英語進行直接的感官認知,并且在真實的使用英語。
另外,家長肯定也記得,教孩子小時候說話,通常是看圖認字,比如一幅狗的圖片,家長肯定是指著圖片,對孩子說這是“狗”,這種方法同樣適用于學英語。你可以在家里的一些物品(比如冰箱、門、洗衣機等等)上面貼上寫有對應單詞的便條,這樣的效果等同于看圖說話,孩子就會慢慢知道生活中每一樣物品的英文說法了。
等孩子逐漸深入學習后,他們會在馬路上、報紙上、廣告上積累單詞詞匯,漸漸地通過網絡、文本等各種途徑自主并輕松地學習。
讓孩子嘗嘗“英語三明治”
如果哪一天,你的孩子跟你說,“媽媽,我想喝water(水)。”如果你聽得懂,就順著他的話說,如果你不明白,你可以問他剛剛說的話是什么意思,不過,千萬別糾正他,因為這個時候,孩子正在很自然地把他所掌握的單詞用到生活中,這是一種很好的家庭式“英文三明治”學習法。如果你在家里進行類似于上述“看圖說話”的做法,“英文三明治”就會經常出現了。
孩子的單詞量是在不斷進行擴充的,但是我們要避免在這個過程中,刻意的讓孩子掌握拼寫,如果在他小時候就可以張口就來,那不是更好嗎?畢竟,學英語是為了用英語,而通過“英語三明治”,他會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積累,從詞到句,再到篇,語言的系統性就慢慢顯現出來了,而且這種方式也有利于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樂趣。
當然,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讓孩子在家庭聚會時,給大家表演表演學校里學來的英文兒歌,或者英文繞口令,并適時給予鼓勵和贊揚,這既給孩子一種學英語的動力,同時也會讓孩子覺得英語其實也不是很難,而且可以在平時很自然地說出來,如此,孩子對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會大大提高。
讓孩子多看看原版動畫片
大家都知道,為什么中國的孩子在國外生活,英語總是會突飛猛進,這是他的生活環境決定的。既然這樣,我們不妨多給孩子營造出一定的英語環境,充分滿足孩子的聽覺、視覺,甚至是觸覺、味覺的需要,幫孩子們建立一個學習英語的英語直覺,給他以親身體驗的機會,讓他參與其中,同時可以直接或間接地滿足他們的交流需求。
另外,我們也千萬不要忽視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多口語說得好的學生,都是從模仿發音開始的。
而這種模仿從哪里來?除了在課堂上老師給學生們聽的課本配套磁帶之外,家長可以適當在家里多給孩子營造英語環境,比如孩子喜歡看動畫片,《功夫熊貓》、《海底總動員》等等,可以讓他看看英文原版的,孩子喜歡聽歌,可以介紹一些英文原版歌。
畢竟,好的英語是聽出來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1162848.html
相關閱讀:給說話推遲寶寶的小貼士
禮貌用語和孩子感恩的心
玩具,讓孩子快樂的學習
童心是鼓勵和呵護的
如何教寶寶學習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