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孩子生病
哭聲:哭得清脆、響亮、有節奏是健康的表征。有病時則哭聲變得細弱,有時像貓叫,病重則不哭。有些小兒突然變得特別愛哭,而且哭聲急促,顯得煩躁,這也是有病的表現,當小兒哭聲與平常不同時,應該想到孩子可能是病了。
睡眠:小兒發燒前,常表現出夜眠不寧,比平時更多翻身或手足亂動,或易驚醒、煩躁不安,常踢弄被褥或雙手放在被子外。
呼吸:發燒前的孩子,可表現為呼吸不平靜,呼吸加速或時快時慢,呼吸聲變粗,鼻或喉里有痰鳴音。
吃奶:小兒患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病時,常先出現食欲下降。如將要發燒的前一天,可出現不想吃飯等癥狀,吃奶的小兒表現出吸吮無力或閉嘴搖頭。
活動:小兒身體不舒服,在無其它明顯癥狀時,習慣就會有一些改變。如平時喜歡活動的小兒,突然變得不愛活動,好睡,這不是“聽話”的表現,而是疾病的早期信號,應密切留心觀察。
體重:小兒體重增加有一定規律性,出生后的最初半年增長快,每月增長
情緒:小兒不適時,也會出現情緒和性格的變化,如本來活潑的變得無精打采、好哭鬧、對外界刺激好奇心減少,而且顯得煩躁、愛發脾氣,給人“一反常態”的感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1247400.html
相關閱讀:給說話推遲寶寶的小貼士
童心是鼓勵和呵護的
禮貌用語和孩子感恩的心
如何教寶寶學習英語?
玩具,讓孩子快樂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