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嬰兒在出生后不久,就需要父母在各個方面的照顧,不僅如此還需要在其他方面的交流。其實嬰兒擁有很豐富的感情,并通過自己認為對的方式表達出來這就需要細心的家長們仔細的觀察寶寶的細微的表情變化那家長應如何與嬰兒交流呢,家長可以參考一下的建議
注視是感情交流的開始
媽媽在哺乳后可以抱起寶寶,并對他溫柔說話來引導寶寶目光注視自己(最佳距離是20厘米)。寶寶的注視會讓媽媽感到很高興,對寶寶的百般疼愛會讓媽媽不由自主地把寶寶緊緊擁抱在懷里;媽媽溫暖的懷抱和滿含疼愛的眼神會讓寶寶顯露出愉悅的情緒。
關注寶寶不同的聲音,體察其感情需求
不會言語的寶寶會用聲音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需要父母細心體察并能積極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新生嬰兒消極情緒較多,當渴了、餓了、冷了、困了、尿布濕了,他都會用哭聲來表示;當他感到周圍沒人寂寞時,會發出不高興的哼哼聲;當他有病痛時,則發出尖銳的哭叫聲。細心的媽媽對于我們寶寶這樣的表達方式應該特別關注,知道寶寶為何而哭后要及時對癥解決。為了寶寶能逐漸安靜下來還可以給寶寶唱歌,念歌謠,這種很有效的感情交流方式,既能調動寶寶愉快的情緒反應,同時也可以促進他的發音
用語言和寶寶交流
小寶寶不會說話,沒有理解能力,但是可以聽,并且對媽媽的說話聲尤其關注和喜歡。在充滿著愛的語言的講述與傾聽中,媽媽和寶寶實現了讓人激動的感情共鳴:當寶寶在吃奶時聽到媽媽的談話,寶寶就會停止吸吮或改變吸吮速率,而別人的說話聲寶寶卻不理會;媽媽說“喔,寶寶是媽媽的,寶寶認識媽媽嗎?”這樣的話時,寶寶可能會微笑。媽媽在對寶寶說話的時候最好慢慢移動面部,寶寶的頭和眼球就會隨著你而轉動,這樣既交流了感情又對寶寶的視覺進行了很有效的訓練。
總結:都說家長是孩子的啟蒙教師,對于孩子來說也是很重要的,那作為家長就為孩子上好人生的第一堂課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1249151.html
相關閱讀:如何教寶寶學習英語?
禮貌用語和孩子感恩的心
給說話推遲寶寶的小貼士
童心是鼓勵和呵護的
玩具,讓孩子快樂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