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
當孩子對自己的努力結果不滿意時,家長應該加以肯定:我看到你的努力了。
2 學會用這句話激勵孩子:
父母在準備給予孩子贊許的時候是否想過,是表揚孩子所做出的努力呢,還是表揚孩子所取得的成績?
為了鼓勵孩子上進,當孩子取得成功的時候,許多父母都很重視給予鼓勵,其用意是積極的,但在具體實施時卻存在一定的難度。因為成功與失敗具有相對性和轉換性,一個人不可能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成功,在一個團體中也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成功。何況,過分強調成功,可能會使孩子回避困難的挑戰,專挑低難度的任務,從而降低他們的成就動機。
心理學研究表明,為了更好地培養孩子的成就動機,父母和老師不應過多地夸獎孩子的成績或任務完成的結果,而應該更多地表揚孩子所做出的努力。對于成長中的孩子來講,做出多大努力比取得多少成績更重要,即使這類孩子一時的成績不好,也不會失去信心,反而會更加發憤圖強。然而,那些習慣于被表揚成績的孩子,他們一旦成績不好,便會垂頭喪氣,失去信心。
不被一時的成績所左右,始終堅持不懈地努力,是一種需要從小培養的積極生活態度和心理素質。因此,請父母和老師多表揚孩子的努力吧!
有一個孩子參加鋼琴比賽,他的彈奏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伤睦蠋熯是說:“這首曲子是你第一次彈,彈得已經很不錯了,我看到你的努力了!老師第一次彈這首曲子的時候,比你差得多了!边@時,孩子激動地對媽媽說:“媽媽,老師說我彈得比她好!”言語中充滿了激動與自豪。
有一個名叫鄭玉榮的女孩子,從小就是個令腦科醫生們倍感驚奇的孩子。她的大腦發育不太協調,聽力和視覺識別能力大大超出常人,但其他能力卻異常低下。上帝似乎在存心作弄她,在為她打開了一扇感知之門的同時,又關上了通往智慧的大門。鄭玉榮的大腦中管日常生活和學習的功能組織先天性損傷,因此她終日生活在混沌之中。她有嚴重的認知順序混淆問題,而且單詞發音很困難,除了父母,幾乎沒人能搞懂她到底在說些什么。她沒有空間推理、定位能力,不能在大腦中構造一條完成一項事務的合理行動路徑。對鄭玉榮來說,丟東西是家常便飯。只要不在視線之內的東西,她轉眼就會忘記,所以外出時,她不得不隨身帶著每一件重要的東西;在家時,她會把所有的衣柜和梳妝臺都打開,使所有東西都能在她的視線范圍之內。她還在肌肉運動和知覺方面存在問題,控制身體對她來說是一件困難的事,甚至把一杯果汁從左手換到右手這種簡單的事,她都做不來。
她很難明白事物的邏輯關系,無法了解“父親的哥哥”和“哥哥的父親”有何區別。她看不懂時鐘,因為她不明白這兩根指針之間的關系。就連簡單的字母b和d,q和p也分不清,讀書和寫字的順序也是從右到左,與正常人擰著來。她只能明白那些不包括原因和結果的簡單事情。她能記住數學公式,卻不明白公式表達的是什么意思。
鄭玉榮的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盡管他們對鄭玉榮的病情束手無策,但從未對女兒絕望。他們總是鼓勵女兒:“我看到你的努力了!”聽了這句話,鄭玉榮信心百倍,暗下決心無論如何不能令父母失望。開始讀書后,鄭玉榮為了能通過考試,幾乎把所有的休息時間都用來記憶、再記憶、不停地記憶,拼盡全力要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每句話她都要重復記憶20遍以上,因為她常常記住了后面又忘了開頭。升入高中后,她更是不眠不休,盡力把書上每一頁的內容全都牢牢記住,可她根本不明白其中的具體含義。每次考試前,她都不停地祈禱,但愿所有的考題都照搬原文,不需要去引申、推理。幸運的是,靠著不懈的記憶,她通過了所有考試,平安度過了高中生活,甚至還被特批進入了蓋爾夫大學繼續深造。
“我看到你的努力了!睂Ω改竵碚f這句簡單的話語,是孩子最想聽到的贊語。父母應該為孩子的每一個細小努力而拍手叫好,讓孩子從中獲得更多的力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1324532.html
相關閱讀:孩子以下四種行為,易被父母誤解
父母如何指導孩子交朋友
父母常吵架 對孩子的傷害最大
一位爸爸的反思:孩子越來越聽話,我卻犯愁了
母親節 寶寶的感恩教育補上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