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嗎,在哪兒?”
“在幼兒園!
“在幼兒園?那么有人受傷了嗎?”
“死了好多人!
“那太可怕啦!”
“我也受傷了!
“真的,傷到哪兒了?”
“沒事兒!
“怎么能說沒事兒?”
“沒關系!
母親聽了大驚失色,可是看看孩子的表情,又不象是真的發生了車禍。
兒童的心理分析:
兒童的假想游戲如同家常便飯。他們每人手里都有一本自由進出假想世界的“護照”?梢苑Q呼他們是住在現實和假想兩大世界里的人物。因此,他們才能構思出假想的游戲。
孩子們玩夠了“假想汽車事故游戲”之后,回來向你報告:“發生了汽車事故”,這種心情你能理解嗎?母親是以現實標準來對待這個消息的。因為大人是現實生活里的人,所以只能如此。
如果你忘記了與你打交道的幼兒是來往于現實和假想兩個世界里的人物,那么,你就老是處在擔驚受怕的境地了。
有的孩子當上了“電車售票員”,房間里的門或壁櫥門則成了“電車門”;另外一些孩子成了“父親”、“母親”。他們自由自在地漫游在假想游戲的世界里。
希望做父母的能夠充分理解這些“自由人”的心理。
媽媽的高招:
并不是說做父母的可以漫不經心地對待孩子講的話,父母還是要以足夠的誠意和熱情的態度聽他們講話。這很重要,這種態度表示你承認假想世界的存在,尊重孩子的“精神作用”。做父母的千萬不可只承認現實中的事實,而以生硬的態度對待作為“自由人”的孩子們。
“是嗎,真的嗎?后來怎么樣了?”要通過這種對話方式,讓孩子更多地講出各種設想,從而做父母的也會很自然地被引向“假想游戲”的愉快世界中去。
在童話世界里,動物會講話,會和孩子們友好地生活在一起,這也是根據假想而構思出來的。如果這時你說一句“動物怎么會講話呢?”頓時,美妙的氣氛全被破壞了。
不僅在童話世界里,即使在現實的幼兒生活里,假想活動也很多,處處都是假想游戲的世界,做父母的應該理解這一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1336565.html
相關閱讀:0-3個月寶寶的運動啟蒙
你曉得如何讓寶寶輕松學數學么
如何教寶寶讀書
玩玩具,讓寶寶交往能力更進步
兒童遭到性侵的案件頻發,孩子如何自保(幼兒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