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誠現在十四個月,正處于牙牙學語和蹣跚學步的階段,他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他的精力極其充沛,沒有一刻時間是閑著的,家里全是他的身影和聲音,他要是想要換一個玩具,馬上會扔掉手里的,換一個手去拿,突然想要吃什么了,就會哇啦哇啦亂叫,直到吃到了為止。家里滿屋子都是他的東西,大人圍著他轉都來不及。大人被折騰壞了,可他從不知什么叫累,白天瘋一天,晚上睡覺還總要翻身蹬被子,還居然會說夢話,說一些白天看到過或玩過的新鮮玩意兒。
先學說話還是先學走路
看到過很多關于寶寶先學會說話還是先學會走路的討論,都沒有定性,得根據每個寶寶自身的不同條件來定。在我看來,身邊多數孩子基本上是先學會走路然后才學會說話的,而且現在孩子會說話普遍比較晚,親戚家的一個孩子已經二十五六個月了,還只會叫爸爸媽媽之類的簡單的話。和家人一起分析了一下誠誠的情況,他從亂闖亂撞到現在知道一個人走路會摔跤會疼,一定要有個人拉著他才肯邁開腳步,算是一大進步了,而且我發現這孩子有些懶有些作,才走了一小會兒就不愿意走要大人抱。
相比較走路,誠誠對學說話好像更感興趣。早在七八個月的時候,誠誠就會說第一句話:“阿魚”。現在,除了簡單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稱呼,誠誠還會說“汽車”、“鐘”、“吃飯”、“汪汪”等一些簡單的對話。我給誠誠買了很多小卡片,誠誠基本上有一半多的物品已經認識并能說上來,有些說不上來的就會在家里到處找,然后告訴你就是這樣,煞是好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1337937.html
相關閱讀:玩具,讓孩子快樂的學習
禮貌用語和孩子感恩的心
童心是鼓勵和呵護的
給說話推遲寶寶的小貼士
如何教寶寶學習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