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孩子被別的小朋友嘲笑了,媽媽怎么辦-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父母學堂 來源: 記憶方法網
1孩子被別的小朋友嘲笑了,媽媽怎么辦?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被嘲笑也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說,在幼兒園或者小學里,有的小朋友就會指著某個孩子說“你尿床啦”、“你上廁所沒洗手”等等,或者說有些孩子戴有牙套呀、矯正鞋什么的,就非常容易被嘲笑。

其中有位媽媽的孩子有小兒麻痹癥,走路不方便。孩子三歲多了,還沒上幼兒園,她非常擔心孩子到了幼兒園被別的小朋友嘲笑,給孩子心理上造成陰影。正好群里的言媽是位有著多年教齡的小學老師,在班里也經常處理類似的問題,因此講得非常好,大家可以看看。

2提前打“預防針”

寶媽說,有些孩子身體上有特殊原因,比如戴牙套、行走不便、長相問題等,容易受到嘲笑。這時候家長應提前打“預防針”,這類孩子一般在幼兒園或者小學,家長可以提前跟老師溝通好,如果發現有類似的嘲笑孩子的情況,就立即制止。如果孩子遇到相應的困難,應找老師幫忙解決。

這位媽媽聽了言媽的講解,當時就問兒子:“你想不想上幼兒園呀?”

兒子說:“想!”

“那你走路不方便,不能上樓梯怎么辦?”

“扶著墻!”兒子回答得很干脆!

媽媽又問:“那你不會擦屁股怎么辦?”

“找老師!”兒子又是毫不猶豫地回答。

這位媽媽聽了,當時心就放下了,后來在群里把經歷講了出來,還表示,過完年一定要送孩子上幼兒園。

其實就應該這樣,孩子有一些問題,家長應當提供必要的保護,但不是過度保護,這樣只能害了孩子。另外,我們不能忽視孩子強大的生命力,和對外面世界的渴望。

3家長的反應最重要

每個孩子都會受到嘲笑,家長的反應最重要。我有一次碰到一個腦癱的孩子,因為肌張力的問題,孩子走路不方便。另外一個孩子看到了就笑著說:“你走路怎么這樣呀?”這種嘲笑本身是無意識的。

結果,腦癱孩子的爸爸媽媽當時就指著那個孩子說:“你這孩子怎么這樣啊,怎么這么不會說話,他怎么了,他怎么了……”

另外一個孩子的父母也在邊上,一聽這話也針鋒相對。然后兩個孩子的父母就在那里大吵了很久,孩子們都嚇得躲在父母的身后。這件事勢必對雙方孩子都將造成不好的影響,尤其是受嘲笑的孩子。

試想一下,這位腦癱孩子的父母整天過不去自己心上的這道坎兒,孩子將來肯定心理上也會有嚴重的問題。

我把這個問題列出來,言媽說,對于家庭方面,孩子遇到嘲笑的時候,要分兩種情況來區別對待。

父母不在場 父母不在場,孩子受到嘲笑了。比如,孩子在幼兒園尿床了,晚上回家后孩子不開心,問其怎么了,孩子說別的小朋友笑我尿床了。這時候,作為父母,可以先把孩子抱在懷里,什么話都不要說,讓孩子的心情平靜一會兒。因為這時候你說什么話孩子也壓根兒聽不進去。

其實,孩子被嘲笑的結果,就是感覺到被孤立。等孩子心情平靜了,然后跟孩子說:“沒事,爸爸媽媽小時候也尿床,等再長大一點就不會尿床啦!”孩子會感覺自己有朋友,就不會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了。

父母在場 父母在場,孩子受到嘲笑了。有位媽媽就講了一件事,一群小朋友在玩,突然有個小朋友指著我的女兒說:“你頭發太短啦,像個男孩子,我們是女生,不跟男孩子玩兒!蔽遗畠寒敃r不知道說什么好,就說:“我是女生,我是女生!”可是別的小朋友都說:“不是,不是!”結果女兒就被氣哭了。

這位媽媽在邊上看到這種情況后馬上就走過去說:“短頭發好,電視上那個大明星,就是短頭發,很漂亮!”女兒馬上說:“就是!”本來垂頭喪氣的,聽了媽媽這話自信心回來了,馬上就變得神氣十足。別的小朋友也啞口無言了。

當然,對于一般的嘲笑,家長也沒必要太放在心上,因為這本身對孩子的心理上就是一個鍛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448714.html

相關閱讀:父母如何指導孩子交朋友
父母常吵架 對孩子的傷害最大
母親節 寶寶的感恩教育補上了嗎?
一位爸爸的反思:孩子越來越聽話,我卻犯愁了
孩子以下四種行為,易被父母誤解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