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聰明可愛,寶寶一旦新學會了兒歌或者詩詞,父母都會感到很驕傲,會認為寶寶很聰明。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往往都在做一些“錯事”,而這些“錯事”會讓寶寶“變笨”,現在為大家列舉8件事情,看看你們有沒有涉及到呢?
一、與寶寶不親近
有的父母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與寶寶并不是很親近。但是,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會讓孩子產生安全感,而安全感是寶寶長大后人際交往的基礎,而且會影響情商的發展。因此,父母應該多與孩子接觸,與孩子玩一些他感興趣的游戲、講一些他喜歡的故事,有了父母的關愛,孩子才會快樂的成長。
二、一味的讓寶寶看電視、手機
有的家長因為自己沒有時間陪寶寶玩,或者寶寶過于吵鬧,便用電視、手機轉移寶寶注意力,讓寶寶養成每天必看電視、必玩手機的習慣。電視、手機等這些產品都會影響寶寶的視力,3歲以下寶寶的視網膜還未發育完全,長時間的看電子產品會嚴重影響到寶寶視力的發展,甚至會讓寶寶過早的近視。因此,家長應該限制寶寶看電視、手機的時間,同時陪伴寶寶一起看一會動畫片或者玩一會游戲,既能與寶寶共同探討,又增加了親子時間。
三、缺少與寶寶溝通的時間
很多家長因為工作忙等諸多原因,都會忽略與寶寶溝通的時間,尤其是在寶寶還不會說話的時候,父母會認為現在還沒必要跟孩子溝通,等到了會說話的時候再說也不遲,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即使寶寶還不會說話,但是從家長的一個眼神中寶寶也會體會到家長對他的關愛,更何況是語言,充滿愛的語氣和語調會讓寶寶有幸福感,幸福感十足的寶寶情商勢必會發展的好一些。而且,父母跟寶寶不停的說話,寶寶其實都是記在腦海中的,等到某一天,他也許突然脫口而出了。
四、對寶寶過于冷淡
研究表明,新生兒看到媽媽的臉會產生愉悅的情緒,如果看到的是媽媽正在看著自己笑,那么寶寶會更加開心。也許因為寶寶太小了,家長可能無法從寶寶表情中讀到他的感受,但是其實他心理都相應的做出了反應。因此,面對寶寶,盡量收起因為工作的愁眉不展,也不要流露出你對他的不耐煩,經常讓寶寶看到的都是笑臉,寶寶的性格便會活潑開朗。
五、阻礙寶寶探索世界
寶寶從出生之日起,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對他來說都是新奇的內容,寶寶天性使然,都會喜歡探索世界,對周圍的事物感到好奇。這個時候,家長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不要阻礙寶寶探索世界。例如,寶寶在半歲左右的時候,便喜歡扔東西,不要把這種動作當成是寶寶淘氣,而是寶寶在探尋因果關系,扔掉的東西再彎腰撿起來,從這個過程中寶寶會學到知識。因此,作為父母,不應該磨滅寶寶求知和探求的欲望。
六、因與其他孩子比較,批評自家寶寶。
很多家長都喜歡相互比較,比較孩子說話的時間早晚、會走路的時間早晚、身高體重等方面,然后發現自家孩子某項發育的不如其他孩子,便會批評他或者與語言上帶有貶義的色彩。每個寶寶的發展情況不同,而且都會有各自的發展側重點。有的寶寶語言發育的好,有的寶寶體能發育的好,這些都不能代表什么。如果父母只是一味的因為比較而否定自家寶寶,寶寶長大后便會容易變成一個自卑的人。
七、在寶寶不聽話的時候打他
世界上不存在完全聽話的寶寶,因為寶寶只是孩子,并不是成人,沒有成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再加上對世界的好奇及叛逆,要想讓寶寶完全聽大人的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如果遇到寶寶不聽話的情況,家長應該耐心給予講解,或者采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不要在公共場合大聲呵斥他,更不要打他,寶寶會感到傷害了他的自尊心,甚至會影響他今后的性格發展。
八、不幫寶寶建立秩序
寶寶是在重復中學習的,父母應該幫助寶寶建立秩序,不玩的玩具要放回原地、吃飯的時候要坐在餐椅上自己拿著勺子吃,這樣長時期的行為便會形成習慣。通過這些習慣的培養,寶寶便會明白固定的規則,擁有有秩序的性格。
每個寶寶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會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從嚴格意義上說,大部分的寶寶智商都不會相差很多,寶寶的發展在小時候都是來自于家庭的影響。因此,如果想讓寶寶更加活潑聰明,上述的八點請家長謹記,多抽出些時間陪寶寶溝通和玩耍、不要因為比較而否定寶寶,要讓寶寶體會到家長對他的愛,并且要鼓勵寶寶的探索精神,這樣寶寶才會越來越聰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511852.html
相關閱讀:父母如何指導孩子交朋友
孩子以下四種行為,易被父母誤解
父母常吵架 對孩子的傷害最大
母親節 寶寶的感恩教育補上了嗎?
一位爸爸的反思:孩子越來越聽話,我卻犯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