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培養寶寶好能力的5點父母意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父母學堂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中國有句諺語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边@話大有問題,為什么總是要靠別人呢?靠父母的結果就是長大后出現自理能力、情商發展上的諸多問題,父母不能陪孩子一輩子,所以,從小就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寶寶的獨立能力,具體說來,有以下幾種方法值得嘗試。


  一、給孩子選擇,而不要給孩子答案


  對于剛上幼兒園的小孩,媽媽可以擺出兩雙都合腳、穿上去都舒適的鞋,對孩子說:“寶寶今天想穿哪一雙鞋呢?”可別小看這一舉動,這樣一來,小孩子就不是簡單、機械地伸腳穿鞋,而是要動腦筋想一想了!叭艘粍幽X子,上帝就怕了”,這雖是一句俏皮話,但是說明了人只要動腦子,就可以變得很強大。


  要注意的是,給孩子的選擇范圍不要太大,如果上例中的媽媽,拉著小孩的手問:“寶寶,今天想穿什么鞋呢?”孩子一定一臉茫然地看著媽媽。另外,選擇的物件也一定要是同類,例如上例中的媽媽擺出的是兩雙都舒適的鞋,若是擺一雙孩子的小鞋和一雙媽媽的大鞋來讓孩子選擇,這樣做就不太恰當。


  二、讓孩子承受自主的結果


  乍聽之下,這句話有些可怕,孩子那么小,就要承受結果,是不是殘忍了一些?當然,所謂的結果一定是孩子能夠承受的,而且,在孩子做出決定之前,父母可以給予其暗示,或是一旦產生不良結果時,采取一定的應對策略。但是,一定不要去干擾孩子的決定,而是應提醒他,一定要再想一想,只要思考妥當了,就果斷地付諸行動。


  三、正確對待孩子“抬杠”


  有時,父母要孩子“這樣做”,可他偏要“那樣做”。這時候,父母的反應就非常重要。有的人也許怒不可遏,大發雷霆,心里想:“我養你這么大,敢不聽話了,F在還小,以后長大了,翅膀硬了,那還得了!”這樣的反應實在是糟糕透頂,對孩子發怒是父母缺少智慧的表現。父母發怒,孩子心里一定是害怕的,最后不得不服從決定。這樣多發幾次脾氣后,孩子再也不敢有自己的主張了,只有唯父母馬首是瞻,父母說往東就往東,再也不敢往其他方向了。


  可是有智慧的父母不會這樣去培養一個沒有主見、不能獨立的孩子。他們面對孩子的“抬杠”,會積極地與孩子溝通:“孩子,你如果不接受媽媽的決定,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但是,媽媽還是希望你再想一想!比绻覀冞@樣講,孩子一定會冷靜下來,仔細想一想,從而決定是不是要聽取意見。


  從另一個方面看,孩子敢與父母“抬杠”,說明他有自己的獨立想法,如果他在父母不贊成的前提下,堅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那么他會拼著一股干勁去做好,因為他要讓我們明白,他的決定才是正確的。如果做不好,孩子也會承擔后果,不會推卸責任。這時候,切記不要說風涼話,要鼓勵孩子的敢作敢為,同時,幫助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這樣可以使孩子下一次作出正確的決定,找到更好的行動方法。


  四、常問孩子想要什么


  不少父母都自以為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可是真問孩子后,回答或許會讓父母驚愕:孩子怎么會想要這樣的東西?


  幾乎所有的父母總愛問:“孩子,你長大了要做什么?”孩子的回答也總是能讓人滿心歡喜,因為父母問了多次之后,孩子也大概知道了父母所期望的答案。


  “長大了要做什么?”,這樣的問題是讓孩子有一個遠大的夢想,但是,如果經常問孩子:“你明天想要什么?”這就高明多了。因為明天即將到來,伸手可及,愿望也可以很快實現,同時,孩子也會有思考的緊迫感,因為不立即決定,明天很快就會成為今天,然后成為昨天。


  接下來,父母應鼓勵孩子在“明天”到來前完成自己許下的愿望。他的愿望得到重視,并很快可以實現,這將大大鼓勵孩子確立勇于創新、勇于實踐的信念。


  五、讓孩子參與家務


  孩子多數時候好像是父母的觀眾,家中的事務,他并不清楚,家中的麻煩,他更是不得而知。


  培養獨立能力,首先是培養其獨立思考和決斷的能力,然后促使其努力去執行。執行中一定會遇到挫折,此時父母要多鼓勵,巧妙地告知改進的方法,孩子的獨立能力就會與日俱增。


  這樣,孩子長大成人后才能展翅高飛,大有作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513567.html

相關閱讀:父母常吵架 對孩子的傷害最大
母親節 寶寶的感恩教育補上了嗎?
一位爸爸的反思:孩子越來越聽話,我卻犯愁了
父母如何指導孩子交朋友
孩子以下四種行為,易被父母誤解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