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因此都會花費很多的心思與金錢吧孩子送到名校去,但是也有不少家長選擇個性化的定制教育。那么,你的孩子適合定制教育嗎?下面來看看以下這些名人的案例!
退學回家 職業培養
造就臺球傳奇丁俊暉
8歲打出斯諾克臺球第一桿,10歲打遍老家江蘇宜興無敵手,11歲單桿打出118分,15歲獲得亞運會斯諾克臺球比賽金牌和世界青年斯諾克比賽冠軍,16歲轉成職業選手赴英國參加世界臺球職業巡回賽,連續兩次擊敗了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馬克·威廉姆斯,成為世界職業臺球界首位持外卡奪冠的球手。
他就是“臺球神童”丁俊暉。
丁俊暉,1987年出生于江蘇宜興,父母經營副食品生意。父親丁文鈞就是一個臺球愛好者。一個偶然的機會,丁俊暉拿起了比自己還高的球桿,站在木箱上,將一個高難度的球送進底洞,從此,稚氣未褪的他便和臺球結下了不解之緣。
然而“臺球神童”的培養方式,卻也不走尋常路。
丁俊暉在臺球上進步神速,然而,沉迷于臺球也讓他學習成績下滑極快。丁文鈞竟然做出了一個常人難以想象的決定——讓丁俊暉退學,專心練球,舉家從老家遷到上海,又從上海遷到廣東東莞,目的只有一個:支持兒子打球。在其他同齡的孩子還在學校里朗朗讀書的時候,丁俊暉已經開始了奔波于各個賽場。
面對親戚和來自社會各方面的質疑,丁文鈞表示,自己不是不希望兒子念書,但是讀書不是獲取成功的唯一道路,如果兒子有別的方面的才華,為什么硬逼他讀書,不讓他在自己喜愛的領域里施展才華呢?丁俊暉也認為,如果沒有當年的退學和南下,就不會有自己的今天。
而“丁俊暉模式”,也已經成為了不少斯諾克業內人士所認同的中國體育人才新的培養機制。業內人士表示,在傳統的“體校-體工隊-國家隊”人才培養模式之外,“家庭培養”模式為中國斯諾克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現代私塾”童話教材
鄭亞旗的別樣學習生涯
大家都知道“童話大王”鄭淵潔,可是創辦《皮皮魯》雜志的卻不是他,而是他的兒子鄭亞旗。
鄭亞旗不是傳統教育“科班出身”,他畢業于鄭淵潔的“現代私塾”。小學畢業后即在家中接受教育,三年時間完成中學六年課程。
鄭淵潔父子對學校很多做法都不認同,比如老師訓斥學生、學?记奥╊}等。學校教育往往不太重視心靈教育這一塊,而這是鄭淵潔最看重的。
鄭亞旗的“家庭私塾”有黑板,有講臺,有課桌,一切和學校的布置一樣。鄭淵潔還在暖氣片上綁上了一面國旗,每周一舉行升旗儀式。
鄭亞旗的教材也是頗具特色。鄭淵潔以標準教材為參考,用寫童話的方式編寫教材,自己童話主人公皮皮魯、魯西西貫穿始終。鄭淵潔編撰了《鄭家菜》等10部教材,概括了多種知識和方法。鄭淵潔在編撰這套教材前,將小學到高中的課本仔仔細細讀了兩遍。鄭淵潔表示,學校提供給孩子的只是考試能力,而在這之外,還有更重要的諸如愛的能力、生存能力、自主能力等。
鄭淵潔教授兒子寫作,同時還聘請了退休的高級教師,教授其他課程。由于鄭亞旗還在愛睡覺的年紀,所以課程都是從下午開始。一天三節課,沒有禮拜日。三年之后,鄭亞旗學完了中學六年的課程,從這所特殊的學校畢業了。
對這樣的私塾生活,鄭亞旗表示滿意,雖然沒有集體生活的那種樂趣,但別人也享受不到自己不上學的樂趣。跟學歷相比,他獲得了知識和快樂,他有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1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565845.html
相關閱讀:2008男明星升輩作爸爸
走近“完美父親”貝克漢姆
明星媽咪共探育兒經
錢紅:女兒要做奧運冠軍
昆凌公開養胎菜單教你把寶寶養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