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女兒哈佛博士后 優秀教師談育兒得失家教誤區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名人育兒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名師話家教:父母們,別當自己是“萬事通

名師簡介

  張慶圭,男,64歲,全國優秀教師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勞動模范,湖北省英語特級教師,首屆武漢市“十大名師”,F任教于湖北省實驗中學。

名師語錄

  給孩子灌輸知識,不如從小培養孩子愛思考的習慣。好的學習習慣不是逼出來的,引導自學,孩子才會受益終身。

  父母別當自己是“萬事通”,孩子為什么喜歡這個,為什么不喜歡那個,在沒有了解前不要輕易斷言。

名師談育兒得失

我是這樣教育女兒的

  大女兒現居美國,是哈佛大學的博士后;小女兒在上海,是一名電腦工程師。說起自己的一對雙胞胎女兒,張慶圭老師臉上溢出的是父親特有的慈愛與幸福。兩個女兒雖然不在身邊,但個個都是貼心“小棉襖”。

引導思考強過灌輸知識

  女兒年幼時,我也走過彎路。女兒一歲半時,我就嘗試發揮專業優勢,在教女兒說漢語的同時還教她們學英語。初期,我頗有成就感,后來發現女兒學得快忘得也快,甚至常將漢語與英語弄混淆。

  在讀了一些兒童成長規律及特點方面的書后,我了解到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不具備完整記憶,過早給孩子灌輸學科知識很可能是事倍功半。

  此后,我更注重培養孩子的思考習慣。我經常給女兒講故事,但很少講完整的故事。當講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時,我反問女兒:小伙伴掉到大水缸里了,你們會怎么辦?兩個女兒的答案千奇百怪,還認為司馬光的做法“破壞公物”欠妥當。我贊許了女兒愛護公物的想法,后又反問女兒:究竟是人的生命重要還是財產重要?

  這樣的對話看似平常,但無形中鍛煉了孩子學會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孩子營造自學空間

  兩個女兒讀小學時,學習成績并不拔尖,我也曾緊張過。但我清楚自己是父親、是老師,但絕不是“萬事通”,我能教會孩子很多東西,但更多東西需要孩子自己去學,因此,教孩子養成自學的習慣才是根本。

  每個月我都會帶女兒逛書店,隨她們挑選自己喜愛的讀物,有時會推薦一些我認為不錯的書籍,培養女兒閱讀的興趣,擴大知識面。

  在女兒學習英語方面,我本來是打算多花些心思輔導的,可那時正是自己工作最忙的階段,就定了個“一周一本一記一聊”的規矩,就是要求女兒每周看一本與她們基礎程度相當的英文故事書;每周用30分鐘的時間,依故事的主要內容用英語寫一則短文;我每周抽一點時間,聽女兒講講英語故事。最初本是無奈之舉,沒想到效果特好。

名師直陳家教誤區

“學習主要看分數”

  孩子學習好不好,許多家長的衡量尺度是其考試分數。

  名師點穴:單純用分數來評價、分析孩子的學習情況,使家長和孩子都容易陷入焦慮狀態,形成惡性循環??孩子分數不高-家長加大干涉力度-削弱了孩子自學能動性。

“努力就能成事”

  許多家長認為,只要孩子努力了,就一定能成事。

  名師點穴:孩子是有個體差異的,有的孩子動手能力強卻語言能力弱,有的孩子擅長運動卻不善于做學問。很多時候不是說努多少力就有多少收獲,當父母也不能強人所難。培養孩子還是要發現孩子的特長,讓其潛能得以發揮。

名師建言

父母應做好榜樣

  父母既是孩子的朋友又是孩子的導師。一方面,要以自己的行動影響孩子,在工作和為人處世方面,引導孩子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另一方面,再忙也要抽時間多陪陪孩子,進行感情上的交流,增進親子關系。光講大話不僅難以產生積極影響,反而會引起孩子的反感。

  別用老觀念去評價孩子。先試著去了解孩子的喜惡,再向孩子提出有意義的建議。不要在什么都不了解的情況下,就用批判或不屑的語氣、眼神否定孩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568498.html

相關閱讀:2008男明星升輩作爸爸
錢紅:女兒要做奧運冠軍
昆凌公開養胎菜單教你把寶寶養大大
明星媽咪共探育兒經
走近“完美父親”貝克漢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