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快點學會自己走路,當寶寶第一次能夠自己行走的時候,每一位父母的心中都會充滿了欣喜。不過,寶寶學走路一定要循序漸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先學爬再學走。有些寶寶在嬰兒時期還沒有學會爬行,就直接學會了走路,父母們對于這種現象往往非常高興,認為自己的寶寶超越了其他的寶寶,但是,如果你了解一些科學的育兒知識就會明白,這其實并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寶寶沒有學會爬行,就直接學會了走路,那么很可能會出現心智上的問題,這種問題可能一時之間看不出來,但是等寶寶入學之后,這種問題就會顯現出來了。
人的腦神經系統是人所有活動的指揮中心,指揮中心擁有錯綜復雜的網絡結構,目標是傳遞信號和發布命令。但剛出生的寶寶腦指揮中心是不會指揮的,經過1年的工夫(即在嬰兒時期),寶寶通過眼看、耳聽、皮膚觸、舌頭味覺、鼻嗅等過程(醫學上稱感覺統合過程),腦中的各種信號路徑就建立和發達起來,這其中伴隨著寶寶的運動能力的順序發展,從3個月把頭抬起來,5個月時會爬了,6~7個月孩子會坐了,9個月孩子站起來,1歲會邁步行走,寶寶的運動發展直接影響感覺統合過程。
缺乏爬行經歷易患感覺統合失調癥
寶寶如果爬行少或爬行練習不足或沒有經歷爬行,將引起對稱性頸緊張反射的動作不成熟,表現為身體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不自覺地對抗,就容易發生感覺統合失調癥,如視覺和聽覺不協調、視覺和動作不協調、聽覺和動作不協調等。
可見,智力和心智不是一回事,感覺統合失調癥就是心智方面異常了。當然,并不是所有不會爬就會走的孩子都將影響心智,只不過出現不同程度心智異常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對于錯過爬行期的孩子,家長不必緊張,也不能消極等待,應該積極盡早補上爬行環節(即進行運動性心智訓練)。預防感覺統合失調發生,這才是明智之舉。
寶寶的行走是腦神經系統發育的標志,而如果寶寶還沒有學會爬行,就直接學會了走路,那么神經系統的發育就打亂了順序?刹灰】催@一點,順序一旦被打亂,那么寶寶的運動實景發展就會影響到感覺的統合,這樣說可能顯得有些專業,一般的父母可能理解不了,那么我們就說得通俗一點吧,如果寶寶沒有學會爬行,那么其反射神經發育就會出現不平衡,這種不平衡會直接影響到寶寶的各項感官系統的發育,所以,寶寶的發育一定要講究循序漸進,在寶寶學爬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做好輔助,而不要急功近利,總想讓寶寶直接學會走路,這對于寶寶來說可是有害無益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576422.html
相關閱讀:給說話推遲寶寶的小貼士
如何教寶寶學習英語?
禮貌用語和孩子感恩的心
玩具,讓孩子快樂的學習
童心是鼓勵和呵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