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媽媽帶寶寶上早教課的常見誤區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父母學堂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作為新時代的媽媽,應該都很了解嬰幼兒早教。媽媽們都希望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給孩子創造最好的成長環境,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早期教育,F在,越來越多的小寶寶也開始跟著媽媽走進教室,上起親子班、早教課。下面隨小編一起看下,媽咪們帶寶寶上早教的的一些認識與理解。

  媽媽帶寶寶上早教課的感受與分享

  奇奇在0-1歲時,我帶他參加過三次體驗課,并沒有接受系統的課程訓練。對早教課的感受是:

  (1)課程內容以游戲為主,借助不同的玩具幫助孩子認知,另外,訓練寶寶的運動本領,比如爬行,還有就是讓家長和寶寶一起做操、唱歌跳舞等。

  (2)寶寶太小,完全不理解老師的要求,也不配合老師的安排。

  (3)每次課的時間短,節奏太快了,寶寶的自主活動經常被打斷,比如老師給他一個幾何形狀的積木,他正感興趣地玩著呢,老師又讓放回去,拿出另一個皮球。

  (4)大人可是累的夠嗆啊,一會趴下做操一會繞著圈跑,一會舉著孩子蹦蹦跳跳,孩子還莫名其妙呢,我卻累的滿頭大汗。

  我放棄早教課的理由:

  (1)早教課程的內容我在家完全可以做到,我具有早教理念,并且可以從網絡、雜志、報紙、書本上獲取足夠豐富科學的育兒知識和方法。

  (2)早教課需要持之以恒,由于工作關系我不能保證每一節課都陪孩子去,所以干脆放棄固定時間,還不如平時就因時因地的實行早教。

  (3)我覺得每周花50分鐘去上一趟早教課,意義并不大。天底下最好的老師就是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教孩子,注意鍛煉孩子的運動能力、培養良好的習慣、建立完善的性格等等。我從來不認為,去專業的早教機構上早教課是必需的。對于早教課,家長必須端正認識。(寶寶上早教好嗎?寶寶有必要上早教嗎?)

  媽媽們關于早教課程的錯誤理解與認識

  NO.1 早教課的主體是孩子

  很多家長以為,上早教課就是把孩子扔到課堂上,去跟著老師學東西。所以,自己心不在焉,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在一旁聊天或隨意走動或者打電話。其實,早教課,教的是家長,不是孩子!

  早教課的意義在于幫助父母建立科學的早期教育理念,了解一些育兒知識,包括飲食、健康和開發智力等等;幫助家長及時把握寶寶的敏感期,協助寶寶一起感受新事物;讓家長懂得孩子在每個成長階段的特點、興趣和能力;強調親子互動,使家長通過與孩子共同游戲,掌握一些教育的方法與技能,等等。這就是為什么前面我說,感覺上早教課我比孩子還累的原因。因為,真正受教育的,是我啊。

  NO.2 早教課的責任在老師

  有些家長把教育的責任全部寄托在早教課的老師身上,以為早教課的老師就像幼兒園老師或者小學老師一樣,教書育人。其實,早教課的老師,主要是示范和引導,幫助家長和孩子進行互動游戲。

  很多家長花錢報了早教班,因為自己工作繁忙,就讓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保姆,來陪孩子參加早教課,完成“陪讀”的角色,心想反正有老師嘛。這都是不對的,最好由父母親自陪伴孩子參加早教班,才能起到受教育的目的。

  NO.3 早教課是開發智力,能讓孩子更聰明

  有些家長錯誤地認為:只要上了早教課,我的孩子就會更聰明,就比其他孩子贏了一個起跑線。其實,早期教育不僅局限于智力開發,早教也不是培養“神童”,早教課的內容還包括為孩子創建一個成長環境,引發孩子的探索行為,促進孩子在大運動、精細動作、語言、認知能力、情緒和社會行為這五大領域的全面發展。早教班并不是想象的神奇班,不是所有上過早教的孩子將來就有所作為,而沒上早教班的孩子就什么都不是。(寶寶上早教坐不住怎么辦?)

  NO.4 早教=早學習

  曾聽一個反對早教課的媽媽說:“現在的孩子真是累,大小便都不能自理,就要到處上課?還在吃奶的小屁孩,就開始學習?”她對早教課產生了一個誤解,其實,早教課并不是讓寶寶來學習知識的。

  很多家長喜歡用“會認多少個字”、“會背多少首詩”、“會數幾個數”這樣的標準來衡量孩子早教的效果。然而,早教課的最大意義并不在于教會寶寶唱一首歌、認一個字或者背一首詩,而是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于樂,生動有趣,讓寶寶學的開心,在游戲中提高寶寶的獨立性、想象力、記憶力、專注力、適應能力、社交能力等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632190.html

相關閱讀:父母常吵架 對孩子的傷害最大
父母如何指導孩子交朋友
母親節 寶寶的感恩教育補上了嗎?
孩子以下四種行為,易被父母誤解
一位爸爸的反思:孩子越來越聽話,我卻犯愁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