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情況是在1歲之后會叫爸、媽,兩歲會講物名,最近突然變得安靜不愛開口。這時要回顧一下孩子近來有無生病,曾否用對耳有毒的藥物。如果孩子聽覺受損就不會說話了,應馬上到醫院檢查聽力,只要有一點殘存的聽力,馬上佩帶助聽器,孩子能聽到聲音很快又會恢復語言。如果遲遲不察覺,孩子很快會把以前學到的詞匯忘記,就會形成聾啞。
第三種情況是不但不會說,也不太懂別人說的話,認物和認人也遲。這有兩種可能,一種情況是換環境和換方言。新入園的孩子當中有些是從老家帶來的,方言不同,孩子無法與別人溝通。另一種可能是語言能力障礙或者智力發育遲滯,要到醫院或專門機構鑒別。單純語言障礙的孩子動手能力會十分好,如積木、拼圖、折紙等都學得很快,智力發育遲滯則是認知、動作、交往及自理能力的發展都較同齡兒童落后!
還有一種是單純發音的問題,體腔與發音器不能配合,或舌、齒、唇及下頜運動不靈活,發音不準。這些需要有專業人員幫助訓練,如吹蠟燭,吹口琴及其他吹的小樂器能促進唇齒舌與胸腹腔的協調運動;或者作各種發聲訓練及其他練習,使聲帶和口腔運動自如!
家長千萬不要說孩子“嘴笨”。否則孩子失去練習的自信,自認為嘴笨就更不敢開口。要表揚孩子每一點滴的進步,尤其是培養孩子聽懂語言的能力,擴大視野去認識世界,用有趣的故事使孩子喜歡聽,才能誘導他開口去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662340.html
相關閱讀:童心是鼓勵和呵護的
禮貌用語和孩子感恩的心
玩具,讓孩子快樂的學習
給說話推遲寶寶的小貼士
如何教寶寶學習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