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進步和醫學的發展已大大改變了小兒病死原因的分布情況,過去嚴重威脅小兒生命的傳染性及感染性疾病已基本得到控制,而過去認為主要是成人或老年人死因的惡性腫瘤已成為威脅小兒生命的主要疾病。有專家預測在本世紀前15年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還將持續上升,因此提高對小兒惡性腫瘤的認識,普及公眾防癌抗癌知識已成為當務之急。
美國小兒惡性腫瘤的死亡僅次于意外事故,居第2位,占整個死因的10.7%,我國兒童人數居世界之首,腫瘤死亡率已從80年代的第6位上升到現在的第2~3位,每年新發惡性腫瘤數可達4萬例,因此醫務工作者及整個社會都應密切關注小兒這個特殊群體,認真研究,提高小兒惡性腫瘤的診治水平,挽救惡性腫瘤患兒的生命,降低病死率,提高長期無病生存率。
由于小兒惡性腫瘤是發生在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因此其原發部位、病理類型、診斷、治療及預后等與成人惡性腫瘤完全不同,小兒惡性腫瘤多發生于造血系統、淋巴系統、中樞及周圍神經系統、肌肉、骨骼等,以肉瘤及白血病多見,早期診斷困難,大多偶然發現,診斷時80%已擴散,對化療非常敏感,5年生存率大于80%,60%可獲痊愈。
小兒腫瘤的診斷象任何疾病一樣,病史、臨床癥狀和體征均為最原始的資料,全面詢問病史和詳細的體格檢查,是十分必要和極其重要的,各種腫瘤因其部位、大小、性質等,可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往往還需進一步應用一些特殊檢查和輔助診斷方法,對廣大最早接觸患兒的醫務人員及家屬,應當對小兒腫瘤提高警惕,爭取達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特別是下面的一些癥狀,應予高度重視,其可能是小兒惡性腫瘤的早期信號。
(1)不明原因的發熱、低熱、持續不退的發熱。
(2)非感染性淋巴結腫大。
(3)皮下組織或其它部位的腫塊。
(4)骨骼疼痛主要見于骨肉瘤、白血病、神經母細胞瘤等骨浸潤腫瘤。
(5)關節疼痛,15%~20%的關節疼痛發生于白血病患兒。
(6)反復、持續的晨起頭痛,應是腦瘤的主要早期癥狀。
(7)嘔吐,神經癱瘓等癥狀。
(8)胸部腫塊,多為慢性白血病的巨脾,神經母細胞瘤和腎母細胞瘤,提倡家長養成經常撫摸孩子肚腹的習慣。
(9)貧血、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常見于白血病或侵及骨髓的腫瘤。
(10)眼部變化特別是視野的變化,眼部有黃或白色反射光,細心的家長可發現患兒看物時要改變頭部位置,應想到視網膜母細胞瘤的可能。
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早到大型綜合性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確診,切忌因重視不夠而耽誤早期診斷和治療。
近20年來,隨著診斷手段的改進,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免疫治療方法的快速發展,加上化療并發癥防治手段的改進,小兒惡性腫瘤的預后已經有了明顯的改善,不少小兒惡性腫瘤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霍奇金病、腎母細胞瘤等已經被視為可治愈的惡性腫瘤,總的小兒腫瘤5年生存率已經從60年代的28%上升到現在的80%以上,過去普遍存在的認為小兒惡性腫瘤無法醫治的觀點已經過時,即使對無法治愈的患兒,仍可通過合理的綜合治療達到延長生存、改善生存質量的目的,因此要求全社會關心兒童身心健康,特別是廣大醫務人員、患兒及家長均應在思想上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共同拯救每一位患兒,改善小兒惡性腫瘤的預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662386.html
相關閱讀:禮貌用語和孩子感恩的心
如何教寶寶學習英語?
童心是鼓勵和呵護的
玩具,讓孩子快樂的學習
給說話推遲寶寶的小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