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現在父母大多都忙于工作,所以很少有時間坐下來,靜靜的與孩子談談心,當自己好不容易有時間與孩子談心了,可是才發現交流不了幾句,氣氛已變的異常的寂靜了,終究是達不到父母所想要的郊果,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更好的與孩子相溝通呢?
與孩子溝通:雙行道才能更暢通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很多傳統的“育兒寶典”已經變成了“育兒古典”,于今已經不適用了!,廖老師向記者表示,中國很多傳統的育兒觀點都是站在家長權威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問題,是一種“單行道”交流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交流往往都是有去無回,得不到孩子的回應!跋氡卮蠹倚r候應該都能聽到這樣的話:‘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边@種單行道交流的特點是,話語權與決定權都掌握在家長的身上。而與之相似的另一種現象,就是把孩子當寶貝來呵護,言聽計從,寵溺慣愛,話語權都在孩子身上,什么事情,孩子說了算。“這種便是孩子通向家長的單行道”廖老師幽默的說到。
親子教育而無論是家長權威還是小皇帝發言,這種親子之間的溝通只是單向的,一方發話,一方執行。這種溝通就像人和機器的溝通,用于親子之間的溝通絕不可取。廖老師明確的表示“我們要改變親子關系,就要從改變我們的親子觀念開始,由一種單向的灌輸轉變成一個雙向的互動!
路基的準備:家長要堅定觀念
“由于網絡媒體的介入,信息大爆炸也進入到了孩子的世界。孩子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是成人不可比擬的,所以在面對一些新生的資訊信息室,也就出現了孩子成長得比家長還快,做家長的已經和孩子脫節,自然就沒有共同話題可溝通!焙芏嗉议L都表示互動是一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情,對于這個問題,專家給出了如上的回答。
“家長要堅定自己的育兒觀念!边@是專家給家長們的第一個建議。中國的育兒經代代相傳,儼然如同“傳家寶”一樣,成了“世襲”的傳統,爺爺這樣教爸爸,爸爸再這樣教兒子,兒子再繼續這樣教自己的兒子,已經成為一種潛意識的東西。當家長謀求改變時,必然會因為觀念的不同而受到親友方面的阻力,這種現象在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時候特別容易出現!凹议L一定要明晰自己的定位,面對這種阻力首先做好溝通工作。與親友特別是長輩達成一個一致的意見,然后再開始自己的育兒計劃!比舴侨绱,在家庭的教育中就容易出現七嘴八舌的教育灌輸。這會讓處于成長期的孩子無所適從,無法選擇該聽誰的,從而引發對家庭的不信任感,最后就會用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形成明顯的青春期叛逆。
“家長自身也應該進入到孩子的世界中來!睂<以俅握f到,由于網絡媒體的介入加上傳統媒體的擴充,信息大爆炸的威力也進入了孩子的領域。在某些方面,孩子比家長還要精通,而這些方面也是孩子感興趣的。但家長如果對這個領域沒有認知,這就造成了親子之間“無話可說”的這樣一個尷尬的局面。就比如說孩子今天興致勃勃的和家長說“喜羊羊”,家長興致勃勃的和孩子說小肥羊一樣。這樣狀況下的交流不僅僅家長覺得有挫折感,對于孩子來說,這種挫折感更為明顯,無形的對下次親子之間的交流形成了障礙!凹议L面對著孩子依舊要抱有一種學習的態度!睂<易詈筮@樣總結。
用好雙行道:走出去與走下去
“打開自己的眼界,從而才能了解這個時代下這些孩子們的特質!睂<蚁蛴浾哒f到,想要用好與孩子互動的這條雙行道,就要做到“走出去”與“走下去”。所謂的走出去,是說家長應該多與其他的家長接觸,共同交流自己在輔導孩子方面的心得教訓。今天自己遇到的問題,別人可能已經解決了,能夠為你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法。別人今天遇到的問題教訓,對自己也是一個啟示。同時在與其他家長的交流的過程中,一方能夠獲得關于這個年紀孩子更多的信息同時,也能透過其他家長看到自身要繼續保持或者是要改正的一些因素。
親子網而所謂的“走下去”,就是指,家長要放下姿態,放下架子與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這點每個家長都會說,卻鮮有做到。能不能陪孩子一起很認真的看完一部他很喜歡的動畫片,有沒有陪孩子做過他喜歡的游戲等等。“要走進孩子的世界中,你就必須先把自己當成一個孩子,遵守這個孩子世界的規則!泵鎸τ行┰S疑慮的家長,專家這樣開出了“藥方”。
專家還介紹了歐美國家家庭盛行的“家庭圓桌會議”。每個家庭都會把最近遇到的問題特意的拿出來讓討論,孩子也能參與其中發表自己的意見。這就讓孩子明顯的覺得自己得到了了尊重。這種模式大多數的家庭都可以借鑒。
岔路口:別讓孩子覺得自己特殊
“越是特殊的孩子,就越不能讓他們覺得自己特殊。”對于一些情況比較特殊的孩子,和他們進行交流時,廖老師給出了這樣的建議。比如說單親家庭的孩子,這些孩子對于家庭比普通的孩子更為敏感,也更怕被提到家里的事情。若家長一味的給予“特殊照顧”,避而不談,這樣容易讓孩子形成一個心結,對孩子以后的成長有所不利。所以在面對這樣的孩子的時候,家長和他們交流時就不能讓他們覺得自己是被爸爸媽媽不要的一樣。在交流時應該傳達這樣的信息:你和普通的孩子一樣,都有愛你的爸爸媽媽,只是爸爸媽媽不住在一起而已。而作為家長,也不能把自己負面情緒轉移到孩子的身上。比如不要和孩子說另一方的壞話,這會給孩子巨大的壓力和陰影,從而滋生自閉自卑的心理。
總結:由以上的幾點可以看出,父母要與孩子很好的交流,主要的就是要進入孩子的世界,用心去感知孩子的心里,不可摻雜任何的不良情緒,即使交流不成功也不可擺出家長的架子,這樣只會讓孩子更不愿與你相交流,父母也更要學會做孩子的好朋友,只要父母能把握好以上的幾點,相信你就可以很好的與孩子相溝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741505.html
相關閱讀:兒童遭到性侵的案件頻發,孩子如何自保(幼兒網編輯)
玩玩具,讓寶寶交往能力更進步
你曉得如何讓寶寶輕松學數學么
0-3個月寶寶的運動啟蒙
如何教寶寶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