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隔代教育已經是很正常的事了,年輕的父母工作忙,缺乏帶孩子的經驗,所以就由爸爸媽媽來帶了。這樣的隔代教育有什么樣的利和弊呢?下來我們來說一下隔代教育的利弊。“隔代教育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個性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隔代教育的利與弊,在發揮其教育優勢的同時,認真克服種種負面影響,使我們的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
觀點一:時間充裕,利>弊
和張女士住同一個小區的李大爺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如果祖輩家長能夠對孫輩的疼愛掌握好度,祖輩家長帶孩子是非常有利的。
優勢一:不少祖輩家長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愿意花時間與孩子在一起生活。能夠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敘述。一般說,祖輩與孫輩之間容易建立融洽、和諧的關系。
優勢二:祖輩家長具有撫養和教育孩子的實踐經驗,對孩子在不同的年齡容易出現什么問題,應該怎樣處理,他們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
優勢三:祖輩家長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的社會閱歷和人生感悟,是促進兒童發展和有效處理孩子教育問題的有利條件。
優勢四:祖輩家長自身有一種童心,極易與孫子孫女建立融洽的感情,為教育孩子創造了良好的感情基礎,利于祖孫兩輩身心健康。
觀點二:容易溺愛,弊>利
張女士認為由祖輩帶孩子雖然騰出了一些必要的時間去工作,同時也增進了孩子與長輩的感情,但長期來看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她總結以下幾個原因:
一、容易形成溺愛,產生“隔代慣”的現象。祖輩家長對孫輩疼愛過度,處處遷就孩子,容易造成孩子任性、依賴性強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還有一些祖輩家長因過度疼愛孩子而“護短”,致使孩子的弱點長期得不到糾正。
二、思想觀念陳舊。許多祖輩家長仍用老觀點要求孩子,教給孩子過多的老經驗。還有一些祖輩家長因文化低、思想舊,無意識地給孩子傳授不少封建迷信的東西,無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識的難度 三,造成孩子與其父母的感情隔閡。祖輩家長對孫輩的溺愛和護短,造成孩子很難接受父母的嚴格要求和批評,還容易形成感情隔閡和情緒對立,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難以進行。這在我兒子身上尤為突出。
因此,張女士還是認為年輕父母不管怎么忙,也要抽時間與孩子在一起。把孩子的教育權、撫養權完全交給祖輩家長,孩子容易出問題。“不是對長輩不信任,而是站在他們那個角度很難對孩子嚴起來。”
專家建議:年輕父母為主,老人為輔。
要使隔代教育實現“三贏”,不妨從以下幾點努力:
第一、實施隔代教育的祖輩要不斷地學習教育知識,這中間既包括育兒知識、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知識,同時也要學習營養學方面知識。
第二、建議年輕的父母再忙,也要抽時間盡量陪孩子。教育應以年輕的父母為主,老人為輔。更多的教養行為的實施由年輕父母親自進行。特別是對于0~3歲的嬰幼兒,這一時期是建立孩子安全感的關鍵時期,在西方很多國家提倡這一時期母親要做全職媽媽。安全感建立得不好的孩子,未來的成長會出很多問題。
第三、教育孩子,請隔代家長“狠”下心來。受社會環境影響,隔代教育中,老人是受苦的一輩,“苦”在他們身上的烙印太深,所以,他們不愿讓自己的孫輩受半點苦,因此,他們帶大的孩子普遍抗挫能力較差。教育要有原則性,能夠“狠”下心來教育孩子已經成為他們必修的課程。
第四、隔代教育一定要做到教育理念統一。要做到這一點,要求年輕的父母經常與祖父母溝通孩子的教育問題,做到口徑一致,觀點統一,否則孩子犯錯時,父母批評,老人護短,造成孩子無所適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978455.html
相關閱讀:給說話推遲寶寶的小貼士
童心是鼓勵和呵護的
禮貌用語和孩子感恩的心
如何教寶寶學習英語?
玩具,讓孩子快樂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