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觀-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父母學堂 來源: 記憶方法網

  1、處理問題方式有講究

  如果孩子的行為涉及道德問題,父母應當確保和孩子進行充分的談話,并讓其明白為什么說他的行為是錯的。在這里,講道理比懲罰更重要,與其命令孩子道歉,不如讓孩子自己誠心誠意地說出“對不起”。

  2、就一些道德選擇進行討論

  挑選一些含有道德選擇的故事,跟孩子一起讀或講給他們聽,中間討論一下故事角色的不同立場和觀點。留意故事中人犯錯的故事,教孩子了解人不會永遠是“好人”,也不會總是“壞人”。

  3、在指定家庭規則時邀請孩子參加決策

  這種方法可以很好地幫助孩子思考如何是對全家人有利的安排,但是決定懲罰方式時不要讓孩子參與。孩子的想像力超卓,通常會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設想,于事無補。

  4、稱贊孩子良好的行為

  見到孩子有幫助或有利于群體中的其他個體的行為,要及時稱贊,作出合理的評論。假如孩子把集體利益置于自身需要之上,應當稱贊和鼓勵他。對孩子友好、公正和幫助他人的行為都要予以肯定。

  5、利用現實中道德選擇的機會教育孩子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選擇機會、或學校、幼兒園中的真實情景討論道德問題。不要以為寓言和格言能教育孩子道德問題,寓言和格言都太抽象了,孩子難以充分理解其現實的含義。

  三、四歲的孩子正處于道德觀初步形成的階段,這個時候是父母使用各種方法幫助孩子打下堅實基礎、樹立正確道德觀的大好時機。最重要的是,父母要讓孩子明白為什么有一些行為是錯誤的,同時也可以讓孩子通過換位思考的方法對錯誤行為有更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性格品質決定人的命運,而人的優良性格是早期奠定的。在早期教育中,性格的培養應該放在首位,屬重中之重。據對1000名3~10歲的幼兒調查:18%的幼兒具備良好性格,82%的幼兒性格有或多或少問題,而25.7%的幼兒性格惡劣,讓人不得不為之擔憂。

  人的性格品質是多方面的,以下6個方面是良好性格的基礎,如果從小具有這6種性格品質,長大了其他優良品質都會自然派生出來:

1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984648.html

相關閱讀:父母如何指導孩子交朋友
孩子以下四種行為,易被父母誤解
母親節 寶寶的感恩教育補上了嗎?
一位爸爸的反思:孩子越來越聽話,我卻犯愁了
父母常吵架 對孩子的傷害最大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