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好爸爸讓孩子自己動手實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父母學堂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拒絕包辦,讓孩子自己動手實踐

動手實踐能力能夠激發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執行力。如果爸爸過分保護,不讓孩子自己動手,會影響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不利于孩子增長信心和培養興趣。

家教案例

今天課堂上老師教了自制泡泡水的過程,王萌一回家就想親自試驗。她找來了洗滌劑和水按照書上的比例進行調配,又用一根細金屬絲做了一個吹泡泡的圈。她把金屬圈放入泡泡水中蘸了一下,輕輕一吹,一個大泡泡就出來了。

王萌能夠有較強的動手能力,與爸爸經常鼓勵她自己動手實踐有很大的關系。王萌家里很多小物品都是她在爸爸的鼓勵下做出來的,如簡易筆盒、拖把、塑料花、存錢罐……看著這些成果,王萌特別自豪。

專家解析

動手實踐能力是孩子成長的基礎,它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從孩子開始學會走路,爸爸就要多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動手能力的培養來自生活實踐,吃、穿、住、行都需要孩子的動手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強的孩子能夠很快學會生活技能,更好地服務自己和他人。勞動是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好方法,鼓勵孩子多勞動也會增強其動手能力。

孩子缺乏動手實踐能力,就喜歡在生活、學習上依賴他人。爸爸培養孩子動手實踐的能力,首先要激發他們愿意做事的熱情。對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孩子都愿意親手去做,因此培養孩子動手能力可以從孩子的興趣點入手。

孩子不愿意動手實踐,是因為沒有從勞動中獲得成就感,從而對動手實踐產生厭倦情緒,失去動手實踐的興趣。爸爸需要對孩子的成果給予贊賞和鼓勵,讓孩子體味到成就感,喜歡上動手實踐。

生活中的每件事要成功完成,都離不開動手實踐能力。任何的理想和創意,都需要靠實踐來最終實現。孩子擁有更強的動手實踐能力,才能為自己贏得更好的未來。

建議一 給孩子動手實踐的機會

爸爸要減少對孩子的溺愛,不要包辦孩子的事,給孩子更多動手實踐的機會。爸爸不要怕孩子吃苦,要舍得他們去鍛煉。孩子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各種實踐能力都會提升。

孩子的好奇心很重,爸爸要給孩子去探索的機會。鼓勵孩子在探索過程中自己去解決各種問題、疑惑。爸爸只給予間接指導,讓孩子親自去試驗、實施。

建議二 讓孩子在游戲中提升動手實踐能力

游戲體現了孩子的興趣點,能激發孩子的動手熱情。爸爸巧于引導,會讓孩子喜歡上動手實踐。孩子在動手過程中找到樂趣,也就會喜歡上動手實踐。

飛飛放學回家后對爸爸說,今天在數學課上學的是“對稱”,她知道什么是對稱了,還知道了幾種對稱的類型,可是她對“軸對稱”“中心對稱”概念還是感到很模糊。

爸爸拿出了家里的剪紙書和剪紙所用的材料,鼓勵飛飛通過自己的親手實踐,將這兩個概念理解透徹。

飛飛按照書中所介紹的,剪出了軸對稱的圖形“蝴蝶”,中心對稱的圖形“四葉風扇”,中心對稱和軸對稱的圖形“圓”,通過自己的動手實踐,她將生活中的圖形和書本中的知識結合在一起,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對概念的領悟。

游戲是受孩子歡迎的一種方式,通過玩游戲能讓孩子的實踐能力得到提升。孩子的動手能力越強,也就越樂于自己動手,在生活中展示自己的技能。嫻熟的動手能力為孩子獲得了成就感,也提升了孩子自己動手的信心。

建議三 教給孩子各種勞動實踐技能

孩子動手實踐熱情受打擊,往往是因為技術不高導致失敗而影響到興趣,因此爸爸要不時地將各種生活、勞動技能傳授給孩子。孩子有了嫻熟的技術,在實踐過程中就會得心應手,屢次獲得進步和成功,就會喜歡上親自動手實踐。

建議四 欣賞孩子的“破壞”行為

對于孩子的“破壞”行為,爸爸不要責罵,而是要學會欣賞。孩子出于好奇心,對事物進行探索而造成“破壞”,爸爸應該給予鼓勵,因為許多喜歡搞“破壞”的孩子,動手實踐能力都特別強。

陳旭又在拆東西了,這次是鬧鐘。媽媽看見本想去搶救鬧鐘,卻被爸爸制止了。陳旭先把螺絲都擰下來,觀察里面的結構。他被鬧鐘里的齒輪和發條線迷住了,試著用手去拉它們。他每拉一次,都會聽到不同的響聲,感到特別高興。一個下午,他沒有離開桌子,一直在擺弄那個鬧鐘。

陳旭喜歡拆東西,是家里人都知道的。很多時候,他拆過的東西都報廢了,可爸爸從未責怪過他,F在,他已經成為市里的小發明家了,獲得了兩項發明專利。他的成就,爸爸也有一份。

孩子喜歡“破壞”并非壞事。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往往從“破壞”中得來,孩子在動手“破壞”的同時,也在思考如何動手維護。因此,爸爸要學會欣賞孩子的探索行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aojiao/988467.html

相關閱讀:母親節 寶寶的感恩教育補上了嗎?
父母常吵架 對孩子的傷害最大
一位爸爸的反思:孩子越來越聽話,我卻犯愁了
父母如何指導孩子交朋友
孩子以下四種行為,易被父母誤解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