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蒙托夫(1814——1841)聽說俄國當代大詩人普希金橫遭慘死,憤筆寫了一首《普希金之死》的詩。盡管他與普希金并不相識,但他非常欽佩普希金的天才。在《普希金之死》這首詩中,萊蒙托夫勾劃出了殺害普希金的兇手的可憎形象,把那些站在丹特士背后的朝臣看成是陷害普希金的真正罪人,送到社會輿論的法庭上。
這首詩獲得了很大的成功,萊蒙托夫的名字也被榮譽照亮了。詩篇表達了全俄羅斯進步人士對普希金之死的悲傷和痛苦。但這些大膽揭露朝廷的詩,卻引起了當朝權貴們的不滿。不久,萊蒙托夫被捕,幾天之后,他被流放到高加索。那時,他年僅23歲。
在普希金與丹特士決斗之后四年,悲劇命運同樣降臨到萊蒙托夫頭上,成語典故。
萊蒙托夫與軍官學校的同學瑪爾丹諾夫因一件小事的沖突,發生了決斗,敔柕ぶZ夫這個頭腦空虛而又自高自大的花花公子先開了槍,槍彈擊中了萊蒙托夫的心臟。年僅27歲的萊蒙托夫就象普希金一樣,不幸地結束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131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