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你在艷羨別人的,生活在別處的人在艷羨你。 ———題記
筆已至此,便自然地想起高考前班主任反復提及的一句話:生活在別處。這句話暗示著每個人似乎都懷有一種“遠方”情結,對一切具有遠方意義,化的,非現狀的事物抱有特殊的偏愛。但現實往往是天寒路遙,道阻馬亡,時代賦予了我們不相應的身份和意義,于是乎,我們一直渴望“生活在別處”,別處就是天堂。
這個時代繁花怒放,紛紛擾擾。也許面對時代,面對世界,保持心和世界的奇妙距離,欣喜五彩,觸摸質感,找到完成的形式活在當下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更多的人選擇了去生活別人的生活,追逐別人的生活,小學作文。生命的短暫不可知,而時代腳步卻是匆匆,這樣一個大時代催促著我們行向兩條相反的道路,前者是少人走的小路,道路上的人自有風骨傲骨,多是生活在當下,瀟瀟灑灑,磊磊落落;后者的道路自然大相徑庭,追追逐逐,浮浮沉沉,只為活在過去或者活在未來,活在別處。
生活方式之花,花開兩旁,一路正如涵娜和伊蕾娜所追求的一樣,尋尋覓覓渴求的生活。好的生活,似乎永遠在別處。我們一直追求著普羅旺斯浪漫的薰衣草海、加勒比海的陽光與海灘、荷蘭靜謐的郁金香和風車、挪威浩瀚曲折的湛藍色峽灣、非洲大草原上的夕陽、倫敦常年的霧氣氤氳,我們憧憬著過上這樣的生活把風景看透不枉此生。我們渴望過像李白一樣快意風流,醉酒歡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也曾想過像陶淵明一樣退而著書,與影獨飲一?月光,著芒鞋拄竹杖,游山涉水不亦樂也的生活。而我們何曾想過李白被排擠被流放時候的唏噓慨嘆,何曾想過陶淵明為何歸隱山林種菊南山下?真正的生活,永遠富有、浪漫卻不知躲在何處,誘惑著每個人不斷去付出去拼搏去尋覓。
另外一條路是像居里夫人一樣崇尚活在自己的時代,活出自己的精彩。站在大時代邊上的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生活方式。每個人都在尋找著與這個時代相處的方式,證明自己存在過的價值。很多人如銀河星宿,不斷向上攀登爭做時代主角,為達到目的而盡所其能無所不為。如一朝真的踏上時代巔峰,叱咤風云顯赫一時眾星捧月,固然是好,畢竟有所回報,功成名就。但更多卻是勞碌奔波,過著重復單調枯燥的上班族日子,成為房奴車奴孩奴,只著眼現實不奢求繁華。他們拼搏著、著,活在當下,意味著一直與現實抗爭,腳踏實地淬煉一身銅皮鐵骨接受風吹雨打。真正的生活,看似毫無意義而讓人可以前赴后繼。活在當下,珍惜所擁有一切,忘記忘記歷史,只為一朝能更上一層樓。
這是最好的年代,這是最壞的年代。我們時常感嘆生活總不在當下,那不如請緊握不斷到別處去尋覓理想中的生活。
烏托邦,總是的向往;夢里鄉,帶我自由地飛翔。
在自以為的年紀里,我漸漸明白,不同時期的我們有著不同的使命與該有的行為。對過往的后悔或者遺憾都是一種生命的錘煉。對未來的擔心與不安終究淡然而過。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48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