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愛的奉獻[800字]
夏夜,喧鬧了一天的街巷,慢慢恢復了平靜,但是縣府廣場依舊熱鬧非凡:大爺大媽們隨著音樂翩翩起舞,小朋友們溜冰、滑板、放飛氣球……我們六(01)班的暑假“滿天星”小隊的12名隊員,在我和毛以柔的帶領下,也在這夏日的夜晚,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為生了重病的余金謂叔叔募捐。
余金謂叔叔是北界周村一個三口之家的頂梁柱,他的女兒余冰心在讀高中,家中還有個年邁的母親。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使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十萬多元的醫療費用幾乎讓這個家庭崩潰!
廣場上,一張學生桌,三個方方正正的募捐箱,一封倡議書,一排穿著整齊統一的嫩芽綠色校服,系著鮮艷紅領巾的小學生。募捐活動開始了。
你瞧,一位高大帥氣的大哥哥走來了,他認認真真地看了倡議書,毫不猶豫地往募捐箱投入一百元,還稱贊我們真是一群了不起的少年;一位手抱孩子的阿姨走來了,她從包里拿出一張五十元,放到孩子手上,教孩子把錢放到募捐箱里,邊放邊對孩子說:“這群哥哥姐姐真有愛心!”白發蒼蒼的老爺爺老奶奶顫顫巍巍地來了,廣場上玩耍的小孩子蹦蹦跳跳地來了,就連在一旁清掃垃圾的環衛工人也來了,他們我五元、你十元、他二十元……紛紛往募捐箱里投。一些叔叔阿姨拿出手機,拍下這精彩的一幕幕,分享到朋友圈,進行愛心傳遞;電視臺的記者叔叔背著攝像機,錄下了這一個個感人的場景……此時,廣場上空響起了優美的旋律《愛的奉獻》,把活動推向了高潮……涓涓細流可以匯成浩瀚的大海,點滴愛心可以聚成愛的洪流,“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短短兩個小時,我們募捐到的錢雖然不多,但卻蘊含了對他人的關愛。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世界里,花開有綠葉扶持,月缺有群星放映,日出也有湖水梳妝。
九點多,我們帶著兩千一百九十元錢,帶著滿滿的祝福,到了余金謂叔叔的病床前,獻上少先隊員那份濃濃的愛心,那份深深地祝愿。
躺在病床上的余叔叔臉上露出那久違的笑容,不住地對我們表示感謝……是呀,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同學們,讓我們手拉手,給需要幫助的人送去一份關愛吧!
篇二:奉獻[800字]
“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這句話是對譚千秋老師最好的寫照。2008年5月12日,受汶川地震影響,譚老師所在的東汽中學教學樓頃刻間坍塌,當時他正在這棟教學樓里給學生們上課。地震發生的瞬間,他沒有退縮,沒有躲閃,而是毫不遲疑地張開像雄鷹一樣的雙臂趴在講臺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得救了,他卻不幸遇難,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地震中,譚千秋這位平凡而偉大的老師,用自己寶貴的生命與滿腔熱血換來了四個年輕的生命,他用感人的壯舉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為人民的根本利益奉獻自我的精神。這種奉獻精神不僅包含了無私,還包含了給予每個學生的愛,同時也讓我內心感受到了我們數學俞老師身上的那種忘我的奉獻精神。
俞老師的腿不幸骨折了,醫生要求她靜養,可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一早,俞老師竟就拄著拐杖一瘸一拐地準時來到學校,給同學們上課了。校長和別的老師都勸她回家休養,可她卻說:“我的腿,不礙事,注意一點就行了。畢業班了,學生們的學業不能耽誤。” 就這樣,她憑著執著的信念和強烈的事業心,忍受著骨折的痛楚,硬是沒請一天假。
因為不能長時間站立,所以俞老師只能坐在凳子上給我們上課,讓受傷的那只腳擱在另一張凳子上,一天下來,那條骨折的腿,腫得連褲子都脫不下來。為了減少上廁所的次數,她盡量做到少喝水或者不喝水,有時上課時話講得多了,嘴唇都干裂得流了血,可俞老師還是堅持著,始終保持旺盛的精神面貌。為了不讓我們每一個同學掉隊,她還利用課余時間給學習困難的同學補課,經常晚上八點才到家。經過俞老師不懈的努力,期末考試我們兩個畢業班的成績都超過了區的平均分。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流干。”兩位教師像蠟燭似的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學生,用生命和汗水彰顯著共產黨員的奉獻本色,讓我們學習他們勇于奉獻的精神,好好學習,刻苦努力,將來為國家奉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吧!
篇三:老師給我的愛[700字]
生活中很多人都曾經給予我愛,老師也不例外,可老師的愛,是非同凡響的。
一天,我感冒了,又流鼻涕,又咳嗽,全身難受。我想呆在家里休息,可是,我又怕落下功課,還是強挺著上了學。
課上,我四肢無力,頭暈暈的,連舉手發言的勁道也沒了。
下課了,顧老師走到我面前,用媽媽般慈愛的目光望著我,親切地問:“莊子坤,你今天是不是生病了?”我回答:“是的,我得了重感冒,我怕落下作業,來上學了。”“沒事兒的,你應該休息,”老師說,“作業可以讓同學送,讓家長拿。”說完,她給我抄好了語文、數學、外語的作業。老師的關心,像溫暖的陽光,照得我心里暖陽陽的。中午,老師把我接回去,臨走時,她再三囑咐我要去醫院看病,要多喝開水,按時服藥。
第二天,我在家休息。雖然無憂無慮,可以看書、畫畫,但是,我離開了同學、老師,感到十分寂寞。這時,奶奶把無繩電話拿了過來,我想,一定是媽媽或爺爺來問候我了。我接過電話,聽見了一個陌生又熟悉的聲音,。∧鞘穷櫪蠋!我驚呆了,一時竟不知說什么好。
“莊子坤,我是顧老師呀,你怎么不說話?你身體好些了嗎?”老師的關愛猶如三月的春風,吹走了我心中的孤獨與寂寞。“老師,我好多了,謝謝你……”我有氣沒力地說。接著老師詳細地問了我的病情,休息的情況,我一一做了回答。最后老師熱情地說:“同學都很想念你,我希望你早日康復,我很想在課堂上不斷能聽見你的發言呢!”
電話掛斷了,但是我還是一遍又一遍地回味著老師對我的愛。不知怎的,我的眼眶模糊了,淚珠順著臉頰流了下來……奶奶進來了,她見了我,吃驚地問:“哎呀,怎么了,剛才還好好的。”
“哎,奶奶,你怎么知道,這是喜悅的淚,激動的淚,更是幸福的淚。”
篇四:愛的奉獻
一到那寒風刺骨的冬天,天總是早早就黑了,走在那漫長而又漆黑的小巷里,我常常膽戰心驚,每次都提心吊膽的往家走,每次回到家,我的后背都滿是冷汗。我真怕走這條回家的必經之路……
去年冬天,又是一個天早早就黑了的夜晚,我又一次獨自走進了那條小巷,準備再次接受恐懼的考驗。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小巷的中間亮起了一盞明亮的燈,它發出了朦朧的光芒,照亮了整條漆黑的小巷,也溫暖了我恐懼不安的心。我第一次輕松地走完這條令我望而生畏的冬日里的小巷,愉快地回到家。
我沒有告訴媽媽這個令我驚喜的變化,我也沒有想過為什么小巷里突然間會出現一盞燈。直到那次我再一次經過小巷回家時,無意間聽到了這樣的幾句對話:
一位阿姨憤怒的聲音傳來:“每天平白無故地開著這盞燈,要浪費多少電費,你知道嗎?”
一位叔叔平靜地安撫聲傳來:“開個燈,把路照亮,來來回回的行人多方便。”
“你倒是會做好人!”阿姨生氣地說。
“那就讓我們一起做好人吧!”叔叔幽默地回答。
原來是這樣,聽了叔叔阿姨的對話,我的心里格外溫暖,腳下的路也被照得格外明亮。
冬去春來的一天,小巷的墻上寫了個大大的“拆”字,我第一時間想到了小巷的燈,真舍不得它也被拆掉,真希望它能永遠亮在那里。
那天,我靜靜地在那里站了好久,雖然不知道那位叔叔和阿姨長什么樣子,但是我永遠不會忘記那盞燈,不會忘記為我點亮的那盞心燈,也永遠不會忘記“愛的奉獻”……
篇五:愛的奉獻
“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每當聽起這首歌,我都會想起那次在段莊街道舉行的人大代表與社區貧困學生“一幫一”活動。
走進會議室里,熱鬧非凡,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人大代表與社區貧困學生“一幫一”活動這幾個金黃的大字,黃字旁邊插著十面紅旗,顯得十分壯觀。再看會議室里人山人海,有白發蒼蒼的老爺爺,有俊俏的阿姨,有活蹦亂跳的孩子們……他們個個臉上露出了微笑。瞧那位穿著橙色短襯衫的阿姨,手里拿著一個表格正在詢問前面一位戴著眼鏡的男孩,雖然他們不認識,但是他們談起話來津津有味,像是老朋友。你再瞧那個老爺爺,一邊給那個小女孩扇著扇子,一邊跟小女孩談長談短。會議桌上坐著四個人大代表。其中一個人大代表宣布捐助活動開始,下面的人鼓起了掌聲,首先幾個學生代表走上臺,你瞧他們臉上通紅,低著頭,顯得十分羞澀。接著幾個人大代表走上臺來,他們胸前都帶著一個紅色的標志,手里拿著書包、文具用品,交給了他們面前的貧困學生,又拿出了裝有貳百元的信封鄭重地交給了孩子。你瞧,那個阿姨撫摸著孩子的頭,說;“孩子,這些錢是你的學費,阿姨相信你一定會刻苦學習,長大后為祖國做貢獻,加油!”這時,孩子的眼淚奪眶而出。接著現場響起了《愛的奉獻》這首歌。
活動結束了,讀后感,我想是呀,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本文來自:作文大全網 http://www.885221.com/zuowen/76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