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科學技術
【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通過對本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從新式學堂的出現到科舉制度的廢除的基本事實;認識迫于形勢的壓力,晚清政府終于邁出了近代中國教育的第一步。
2、通過對本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詹天佑帶領中國鐵路員工建成的京張鐵路,是中國
人自行設計、施工建造的第一條鐵路干線;候德榜將制堿奧秘公之于眾,打破歐美強國堿業的壟斷,又發明了“候氏制堿法”,為祖國爭得了榮譽。通過分析比較詹天佑、候德榜能夠在各自的領域里做出突出貢獻的主要原因,找出他們的共性,培養學生分析、比較、綜合、慨括歷史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找出最能說明問題的具體材料,如詹天佑、候德榜等人的愛國精神表現在何處?
2、指導學生詹天佑、候德榜等中國名人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整理、歸納出,列表說明。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詹天佑和候德榜的卓越成就,認識到中國人具有杰出的創造發明才能,使同學們體驗到成功的歡悅和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并樹立獻身科學、為國爭光的信念。
創辦京師大學堂和廢除科舉制度是中國教育近代化的重要措施。學習這一知識使同學們感悟到伴隨經濟、近代化的過程,教育近代化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趨勢。
通過討論“你認為詹天佑、候德榜身上有哪些值得學習的精神?”的問題,認識到詹天佑、候德榜均出身貧苦,但能刻苦發奮,使自己成為杰出人才。
【重點難點】
重點:詹天佑與京張鐵路;候德榜和“侯氏制減法”;京師大學堂;科舉制度的廢除。
難點:理解詹天佑、候德榜等人發憤圖強、愛國奉獻的精神內涵。
【教學方法】 典型事例分析法,提問引導法,歸納法,分組討論法
【教學時間】 1時。
【教學過程】
【引入新】
前面我們學過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閘門,伴隨中國經濟、政治的近代化的過程,教育近代化成為歷史不可阻擋的趨勢。創辦京師大學堂和廢除科舉制度是中國教育近代化的重要措施。我們一起學習晚清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
一、教育的變革和科舉制度的廢除
㈠中國近代教育改革的背景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26頁中的內容,回憶一下洋務運動的內容,思考)
1、洋務派興辦的新式學堂,在實踐上邁出了教育改革的步伐
(教師提問)洋務派在培養洋務人才方面作了哪些努力?
(學生回答)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洋務派為適應中外交涉和洋務運動的需要,開始興辦新式學堂。1862年成立了京師同館,這是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它以培養外語翻譯和外交人才為宗旨。隨著洋務運動的開展,洋務派在各地相繼辦了一些科技學堂和軍事學堂。新式學堂培養了一批近代外交、軍事和科技人才。
2、維新派創辦新式學堂(開辦京師大學堂)
3、洋務派和維新派為什么要創辦新式學堂?(教師拓展)
(學生回答)為了培養洋務人才和維新人才,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㈡新式教育的開端
1、京師大學堂的辦學方針:中西并用
2、京師大學堂的辦學宗旨:廣育人才、講求時務
3、京師大學堂的程設置:以經學為主,后逐步增加了科學、商務、藝術等程。
4、京師大學堂改名為北京大學,之后成為新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發地
㈢科舉制度廢除
1、科舉制度對社會的發展有什么危害?(教師引導學生閱讀128中的第二段內容)
(學生回答)由于科舉考試一直是清朝選官的主要途徑在新式學堂學習的學生在學習西學的同時,還要學習四書五經、八股,嚴重住足礙了教育的進步和人才的培養。
2、科舉制度的廢除的時間:1905年,歷時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廢除。
3、科舉制度廢除的作用
。ǹ婆e制度的廢除,斷絕了人們對科舉功名的追求,使得學校制度在中國最終確立。)
。ń處熯^渡)向西方學習,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與思想化的基本走向;愛國主義則是激勵人們奮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二、詹天佑與京張鐵路
。ńM織學生閱讀教材128-130中內容,自我提煉知識要點)
1、人物姓名:詹天佑(讓學生了解詹天佑的簡要生活經歷)
2、重要貢獻:自行設計和建成京張鐵路[干線]
3、修筑京張鐵路年代:1905——1909年
4、詹天佑在主持修建京張鐵路時遇到了哪些艱難險阻呢?他又是怎樣解決的?
。ㄖ笇W生閱讀書本129頁和130頁的有關內容,并讓學生一起探究)
師:(在學生探究過程中,老師說明幾點問題)
詹天佑的創造性成果主要表現在兩處:第一,在居庸關青龍橋地段采用折返線巧妙設計出了“人”字形走向的軌道,成功解決了坡度大、機車牽引力不足的問題。第二,八達嶺隧道長1091米,詹天佑創造性地用中距鑿井,同時打開四個作業面的方法,加快了速度,縮短了工期。京張鐵路雖然只有200多米,但詹天佑在筑路過程中所表現出的過人膽識和創造性智慧,是外國鐵路專家受到震撼,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5、成功原因:
A崇高的愛國精神(學成本領,報效祖國);B良好的道德品質(勤奮好學,克服困難,全力以赴);
C強烈的創新意識(設計“人”字形路軌)。
三、侯德榜與“侯氏制堿法”
1.候德榜的生平簡歷
通過老師介紹讓學生了解
2、候德榜的“紅三角”牌純堿和“侯氏制減法”
師:候德榜克服種種技術上的困難和挫折,戰勝外國技術封鎖和壓制,揭開制堿的奧秘那么侯德榜的貢獻是什么?
生:……
師:老師引導學生掌握候德榜主持研制的“紅三角”牌純堿和一種新的制減法——侯氏制減法,在中國和世界化學工業的地位,美國化學家稱贊這是“中國化學家對世界明所作的重大貢獻。
。▎l學生,自我提煉)
⑴成功時間: 20世紀20年代
⑵代表作:《制堿》
⑶成功原因:(他們有這些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
A崇高的愛國精神(學成歸,投身實踐,報效祖國);B良好的道德品質(刻苦鉆研,意志堅強); C強烈的創新意識(挑戰外國壟斷,探索新工藝,敢于超越西方)。
【教學小結】
從新式學堂的出現到科舉制度的廢除的基本事實;認識迫于形勢的壓力,晚清政府終于邁出了近代中國教育的第一步。為了民族的振興和祖國的富強,詹天佑帶領中國鐵路員工建成的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施工建造的第一條鐵路干線;候德榜將制堿奧秘公之于眾,打破歐美強國堿業的壟斷,又發明了“候氏制堿法”,為祖國爭得了榮譽。
【預習提綱】
1、教育變革原因:西方先進的科技化大量涌入,傳統教育與科舉制度的弊端,變革勢在必行。表現:洋務運動中創辦中國近代第一所新式學堂——京師同館(1862年)揭開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戊戌變法中1898年光緒帝在北京設立京師大學堂,開中國高等教育的先河。辛亥革命后京師同館并入京師大學堂。改名為北京大學。新化運動時期1917年蔡元培任校長,奉行“兼容并包”的辦學方針,使北京大學成為新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發地。1905年清政府廢除歷時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
2、科技:詹天佑,京張鐵路 ——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 。
侯德榜,《制堿》——“侯氏制堿法”
【堂小檢測】
1.洋務派創辦了中國近代第一所新式學堂____________________.戊戌變法期間,創辦了___________________,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學堂的辦學方針是___________________,宗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程分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兩類,教學內容最初以____________為主,后增加了科學,商務,藝術,外語等科目.辛亥 革命后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7年____________任校長,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的辦學方針,使北京大學成為新化運動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發地/
2._____________年清政府宣布廢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
3.1909年,由____________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為減緩坡度,他創造性地設計出__________字形折返線路.除了京張鐵路,他回國后還主持設計修建了外國工程師無法修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揭開制堿奧秘的侯德榜撰寫了______________一書,他的制堿法被命名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歷史上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是( )
A、京廣鐵路 B、京張鐵路 C、京滬鐵路 D、隴海鐵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40256.html
相關閱讀:辛亥革命
社區歷史小調查
左宗堂收復新疆和甲午中日戰爭
思想文化
八年級歷史與社會第三單元講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