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第19課 春潮再起教學設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設計思路
本課講 述的是有關中國改革開放向縱深方向發展的情況。自從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開始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個偉大歷程中,1992年是一個十分引人注目的年頭,本課講述的就是改革開放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本課和學生們的日常生活聯系比較緊密,可以適當的播放視頻、出示圖片,使學生們更深刻、更直觀的了解所學的知識,也可以結合當今的時政熱點問題,適當組織學生討論,培養其分析、認識問題的能力,從而加深學生對本課知識的理解、掌握。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掌握鄧小平南方視察時講話的含義,這個講話對于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的重大歷史作用;國有企業改革的過程;有關“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其歷史地位。
【過程與方法】
利用教材有關鄧小平南巡活動的照片及其說明文字,強調他的愿望是“讓全國人民都發財”(體現了社會主義“共同富! 的基本特征)。
通過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怎樣形成的”培養學生從宏觀上把握歷史發展趨向的能力和動態歷史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鄧小平解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等一系列基本問題,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他的豐功偉績將永載史冊。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新發展,在中國歷史上具有深遠的影響,有志者應該沿著他所指引的道路前進,確立起為祖國 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做貢獻的人生理想。
中共十五大是一次承前 啟后、繼往開來的大會,主題是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
教學重點
鄧小平視察南方講話
教學難點
鄧小平視察南方講話
對鄧小平理論內涵的理解
教學方法
講解分析法
啟發式教學
教學媒體
多媒體教學設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結構與過程
【新課導入】
(放音頻《春天的故事》,講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 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喚醒了長城內外,春暉啊暖透了大江兩岸,……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征途上揚起浩浩風帆,春風啊吹綠了東方神州,春雨啊滋潤了華夏故園……”
同學們,伴隨著董文華婉轉動聽的歌聲,《春天的故事》像一縷春風吹遍了中華大地,拂人每一位華夏兒女的心房。那些閃光的詞句,跳動的音符,生動的呈現了改革開放的光輝歷程和人民對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像一聲春雷喚醒了長城內外,縷縷春暉暖透了大江兩岸,幾十年籠罩中華大地的陰霾被春風吹散。1979年成為祖國命運的轉折點。1992年,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南巡,發表了著名的南巡講話,從此神州大地蕩起了滾滾春潮,處處呈現出一片萬紫千紅。
1992年的中國發生了什么歷史性的事件呢?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當時的中國,學習一下當時的歷史。
【講授新課】
一、 鄧小平視察南方
(講述)唱著《春天的故事》,你會感到有一位慈眉善目的長者在輕輕地給我們講述一個個奇跡般的春天的故事,聽起來讓人感到十分親切。歌曲沒有把更多的贊美堆砌在鄧小平身上,而是把著眼點放在他的改革開放政策為中國帶來的翻天覆地變化上:“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聚起座座金山……” 深刻地描繪出鄧小平倡導的改革開放政策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物質生活的改善,精神生活和思想意識上的巨大變化。這些變化的出現,我們都要感謝鄧小平同志的偉大決策。那么歌聲中唱到的“1992年的春天”,鄧小平同志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事呢?
(回答)
(出示圖片,講述)1992年1月,已經88歲高齡的鄧小平視察南方。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教師介紹教材小字部分內容,重點介紹鄧小平在深圳考察的情況)在這次視察南方的過程中,鄧小平多次發表講話。這些講話的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發表的呢?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
(講述)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遇到姓“社”姓“資”等問題的困擾。這些問題如不及時解決,就會影響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在關鍵時刻,鄧小平1992年春天乘火車抵達深圳、珠海等地視察,并發表了舉世轟動的“南巡講話”,為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的步伐吹響了前進號角。
在當時那樣的背景下,鄧小平同志多次講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他想為中國的前進解決一個什么問題?
(學生結合教材,回答)“南巡講話”里提出的一些觀點,后來成為同年召開的中共十四大的指導原則。它不僅是中國改革開放過程中的一個新里程碑,對中國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也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概括起來,“南巡講話”的內容可以分成以下六個部分。一、堅持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一百年不變,關鍵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進行改革開放,促進經濟建設。二、改革開放膽子要更大一些,要敢于試驗,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三、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四、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打擊各種犯罪活動。這兩只手都要硬。五、正確的政治路線要靠正確的組織路線來保證。要把我們的軍隊教育好,把專政機構教育好,把共產黨員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六、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去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認識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社會主義經歷一個長過程發展后必然代替資本主義。這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但道路是曲折的。社會主義中國應該用實踐向世界表明,中國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永不稱霸。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要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上繼續前進。
從“南巡講話”的主要內容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次“南巡講話”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如此重要的講話,在中國歷史上、在中國近代的歷史上有什么樣的地位呢?
(學生結合教材回答)
(講述)當時的中國,雖然已經改革開放10多年了,但是人們的思想仍然保守的、循序漸進的發展著,可是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國家的經濟卻在飛速發展,如此相比,中國實際上就是在落后。在當時,解決思想上的問題,解決人們觀念的問題,啟迪人們去開創新的事業,這就是繼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又一次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宣言書,從而再一次掀起了改革開放的大潮。是在中國改革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
(出示有關“今天深圳”的圖片)
二、國有企業改革
(講述)思想上的問題解決了以后,人們就可以放開手腳進行經濟建 設了。各種經濟形式,不論是國有的還是私有的,也不論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在如此寬松的政策環境下,都準備好了要大干一場。我們首先就來看看我們國民經濟的支柱——國有企業,是如何借著這陣東風來發展自己的。國有企業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進行的 改革?
(學生思考)
(講述)一九九二年以前,城市企業擴權試點、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兩個階段,雖然企業在放權讓利中實行了利潤包干、利改稅、承包經營責任制等不同改革,但仍然未能從根本上擺脫政府附屬物的地位,是外部“政策調整型”改革。這時在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前的進行的改革,突出表現為改革只是針對個別現象進行的。而在“南巡講話”以后,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1992年,在什么會議上明確提出有關我國國企改革的問題了?
(回答)
(講述)中共十四大的召開,對于國有企業改革是具有承上啟下關鍵作用的一件大事。在這次大會上,為今后國企改革定下了一個新的目標,那就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一九九二年鄧小平南巡和中共十四大召開后,改革進入了新的階段——企業制度創新,觸及企業產權結構,這是企業內在的“企業制度創新型”改革。盡管這場攻堅戰打得十分艱苦,但國有企業改革已經處于第三階段,走向上升時期。這次大會目標的確定有什么重要意義呢?
(回答)
(講述)這個“新”字如何理解呢?
(回答)
(講述)這就說明,我國的改革由之前的只針對于表面問題的改革,轉為從根本制度上進行改革,從改革的目標上進行修改,從之前的“調整式”的改革。進入了真正意義上的“改革”。
1993年,我國召開了十 四屆三中全會,這次會議對于國企改革的目標又提出了什么樣的要求?
(回答)
(講述)這次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是,要進一步轉換國有企業的競爭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教師可結合教材,略為補充:現代企業制度就是公司制,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個人資產與企業資產,所有權與經營權高度、規范化的分離;由董事會聘請職業經理行使企業的財產經營權,實行全面的委托代理制,由一批高薪的高中級管理階層實施公司的管理;建立健全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實施全面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形成一個由管理技術和官僚控制的制度體系。)
經過多年的實踐的發展,國有企業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中有哪些企業成為先進典型事例?
(回答)
(出示圖片,講述)邯鄲鋼鐵公司接著這次改革的春風,充 分發揮了企業的自主權,實現了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一躍成為國企改革的典型。在它的帶領下,陸續又有許多企業邁出了改革的新一步。
三、時代的旗幟
(講述)戰爭時期,中共在1943年7月,在《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民族解放道路》一文中,王稼祥第一次提出毛澤東思想這個概念。之后在中共“七大”會議上,又把毛澤東思想正式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同樣在中國的建設時期,也出現了一種指導性的理論,是什么理論呢?
(回答)
(出示圖片,講述)1997年9月,中國共 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江澤民作《高舉鄧小平理淪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世紀》的報告。大會以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為主題,這次大會上首次使用了“鄧小平理論”這個概念,并且指出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所產生的歷史性理論成果。那么“鄧小平理論”主要回答了什么重大問題?
(回答)
(講述)江澤民在報告中指出:鄧小平理論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是 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 段。大會進一步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提出并論述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政治、文化綱領及其相互關系。大會規劃了跨世紀發展的戰略部署,指出調整和完善所有制結構,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任務。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明確規定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指出:“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鄧小平了理論成為指引我國改革開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繼續前進的光輝旗幟。
時代仍在不斷發展,“鄧小平理論”也是一種與時俱進的、不斷完善的理論體系,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理論知識,深刻體會“鄧小平理論”關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努力為早日實現這個目標而努力。
【課堂小結】
本課講述的主要內容是關于中國的改革開放自1978年實行以來,向縱深發展的過程。中國的改革開放一步步走向完善,中國也一步步走向繁榮富強。通過學習本課,要培養學生的榮譽感,讓學生更好的認識當今中國總體的發展現狀,有助于學生更好的了解當今時政。
板書設計
第五單元 昂首邁入新世紀
第19課 春潮再起
一、鄧小平視察南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69462.html

相關閱讀:思想文化
八年級歷史與社會第三單元講學稿
辛亥革命
左宗堂收復新疆和甲午中日戰爭
社區歷史小調查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