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學案:第5 艱苦創業的民族脊梁
[識記與理解]
1、知道各行業模范代表人物的名字
2、理解當時艱苦創業的背景
3、理 解“民族脊梁”的含義
[能力與方法]
1、通過對時代背景的探究和對王進喜、鄧稼先、焦裕祿工作環境和言行的共同點比較,培養學生歸納和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
2、根據教材內容和收集當時先進人物的圖片、字資 料,通過分組講述故事、辦歷史小報等方法, 培養學生互相合作、交流和表達能力。
3、說出王進喜、鄧稼先、焦裕祿的感人事跡和影響,進一步評價其中某個人,培養學生對歷史人物的評價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艱苦創業的歷史背景和先進人物的特殊經歷,進行愛國主義情感教育,并學習和繼承他們勇于艱苦創業的精神和為了祖國人民的利益不惜犧牲個人生命的崇高品格。
[重點 ]1、20世紀50、60年代艱苦創業的背景;
2、先進人物的事跡及其卓越貢獻。
[難點]20世紀50、60年代艱苦創業的條與創業精神的關系
[時]1時
[型]新授
[方式與方法]綜合 啟發式
[教具]教材、圖片
[預習新]做《探究》第5“隨堂作業”
[導入新]
新中國建立,廣大人民群眾政治上、經濟上徹底翻身成為國家的主人,生產資料所有制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標志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在初步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出現了 嚴重失誤,“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給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了嚴重危害。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廣大人民群眾懷著盡快改變我國“一窮二白”面貌的強烈愿望,忘我工作,積極投入社會主義建設的各項事業中去,表現了高度的社會主義勞動熱情,各行各業都涌現出許多先進人物。
[講授新]
一、“鐵人”王進喜
根據閱讀提綱閱讀:
1、背景補充:我國當時要花大量外匯從蘇聯進口石油,中蘇關系惡化后,石油進口形勢嚴峻。為改變我國石油主要靠進口的狀況,1960年春,國家在新發現的東北大慶油田開展一場石油大會戰。
2、 閱讀,堂討論:王進喜率領的石油工人們怎樣艱苦奮戰的?他為什么被群眾譽為“鐵人”?
3、堂討論:朗讀王進喜的豪言壯語,體會詩句中所表現的中國工人階級的什么精神?
4、小結:在王進喜的領導下,鉆井隊打出大慶的第一口油井。為把大慶建成我國最大的綜合性石油生產基地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兩彈元勛”鄧稼先
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爆炸成功,接著氫彈也爆炸成功,這兩項成就的取得令世界震 驚,有一位科學家為兩彈的研制做出卓越貢獻,你知道他是誰嗎?
人物資料:鄧稼先(1924—1986年),安徽懷寧縣人,核物理學家。1945年畢業于西南聯合大學,后赴美留學,1950年獲美國普度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時年26歲,人稱“娃娃博士”。1950年回國后成為中國核工業部研究員。在他的領導下,邁開了中國獨立研究設計核武器 的第一步。領導完成原子彈、氫彈的研制試驗工作。在他去世后,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追授鄧稼先金質“兩彈一星功勛獎”。
1、閱讀P30最后一段,了解我國自主開發“兩彈”的原因。
2、閱讀P31第一段,鄧稼先和他的戰友們是怎樣完成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方案的?
3、討論:鄧稼先和他的戰友們在怎樣艱苦的條下工作的?在他們身上體現了什么精神?
補充介紹錢學森:(1911—2009)1934年錢學森畢 業于交通大學,第二年留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后跟馮•卡門教授學習航空工程理論,獲博士學位后留校任教。后成 為美國有領導地位的第一流火箭專家。新中國成立后,他決心回國效力,并向美國政府提出回國要求。美國海關非法扣留 了他,并將他逮捕。美國海軍次長說:錢學森無論到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1956年在中國政府與美國政府的嚴正交涉下,他才終于成行回國。回國后 ,他領導了我國火箭、導彈的研制工作,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父”。
三、黨的好干 部焦裕祿
在這一時期也涌現出了許多優秀的黨員干部,他們在國家最困難的日子里,廉潔奉公,勤政為民,樹立起共產黨員的形象。有一位縣委書記就是他們的代表。
1.閱讀了解焦裕祿等優秀共產黨員出現的背景:在 建設失誤
災害等原因造成的困難面前,廣大干部堅持發揚黨的優良傳統:
。
2、閱讀了解第三段和小字部分,學習焦裕祿的感人事跡。說說蘭考人民為什么像悼念自己的親人一樣悼念焦裕祿?
[鞏固小結]
本學習的是20世紀50、60年代,特別是我國國民經濟嚴重困難時期,全黨全國人民同心同德、團結奮斗、共渡難關,王進喜、鄧稼先、焦裕祿 別是那個時代石油工人、知識分子、黨員干部的先進代表,他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是艱苦創業的民族脊梁。
[布置作業]做《探究》第5“后作業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40826.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歷史與社會第三單元講學稿
社區歷史小調查
辛亥革命
思想文化
左宗堂收復新疆和甲午中日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