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在大陸統治的覆滅
【目標】
1、識記與理解 :記住三大戰役的名稱、參戰部隊、戰果及意義;掌握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的時間和意義;了解解放區土地改和國統區的愛國民主運動。
2、能力與方法 :通過看圖說史,培養學生閱讀歷史地圖和運用歷史地圖的能力;通過討論人民解放軍迅速勝利的原因,培養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討論人民解放戰爭迅速歷史的原因,使學生認識 “得 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重點難點】
重點:三大戰役、渡江戰役。
難點:人民解放軍迅速取得勝利的原因。
【方法】
教師引導下學生主動參與,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過程】
【導入新】
圖片: 這是中國北方一個平凡普通的小村——西柏坡村,它位于河北省平縣。
其實它并不平凡。有人說:“中國命運,定于此村”。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在這個世界上最小的指揮部里指揮了世界上最大的解放戰爭,最終推翻了國民黨反動政權,從而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22年的反動統治。國民黨反動統治是怎樣崩潰的呢?今天我們一起探討。(學生觀看圖片,感受歷史,產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
一、解放區的土地改革——取勝可靠保證
本目為閱讀內容,教學簡約處理,教師提出閱讀提綱,重點引導分析土地改革同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關系。
1.怎樣進行土地改革?
2.土地改革同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有什么關系?
3.為什么把國統區人民的愛國民主運動稱為反對國民黨統治的“第二條戰線”
學生活動: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依據閱讀提綱,重點思考第2問、第3問。
展示圖片: 土改后農民面帶喜悅;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中支援前線等。
聯系現實: 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當今“三農問題”(農民負擔,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理解當今我國政府處理農
村問題的方針政策。
教師引導總結:
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取得全國勝利的原因:
1.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2.人民解放軍的英勇奮戰; 3.到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 4.制定了正確的作戰方針; 5.國統區人民不斷 掀起愛國民主運動。
得出啟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二、三大戰役的勝利
1、學生根據106頁《三大戰役示意圖》與教師在黑板上手書的草圖比對,通過認識地理范圍加深理解各個戰役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在書上做標記:
A、東北——遼沈戰役——“關門打狗”——解放東北全境
B、以徐州為中心的廣大地區——淮海戰役——“猛虎掏心”——奠定解放江南的基礎
C、北平、天津、張家口等地——平津戰役——“分而取之”——華北全境基本解放 )
2、繼續探討:為什么要用和平手段解放北平?(繼續用“分層法”啟發引導——
A、和平民主是當時大勢所趨、民心所向;
B、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傷亡,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保護古跡和物、保護環境不受破壞;
C、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兵家所推崇的上策,有利于進一步瓦解敵人。)
3、填《三大戰役》表
戰役名稱發起時間共計殲敵人數歷史意義
遼沈戰役1948年9~11月殲滅和改編敵軍150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大大地加速了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淮海戰役1948.11~1949.1
平津戰役1948.11~1949.1
教師補充、過渡:三大戰役后,人民解放軍打到長江邊,國民黨妄想依靠天險“劃江而治”,要求和平談判,當時國際上也都認為中國將重現歷史上的“南北對峙”格局。黨中央仍然以和平民主為重,同國民黨談判,擬出了“懲辦戰犯”等和平協議。但是,在蔣介石的“遙控”下,國民黨代表拒絕簽字。于是,黨中央決定發動渡江戰役。
三、百萬雄師過大江
1、百萬雄師過大江的目的是什么?(徹底消滅敵軍,解放全中國,捍衛國家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
2、解放南京意味著什么?(提醒學生:A、反動勢力方面:統治全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臺了。 B、革命力量方面:共產黨代表勞動人民接管了國家領導權,勞動人民的地位發生了根本變化。)
3、“活動與探究”,小組討論:共產黨為什么在三年內就能以弱勝強?(從五個層面進行啟發)
1)力量對比(數字隨著戰爭進程發生劇烈變化的)
2)軍隊士氣、人心向背
3)政權性質、國家職能(國民黨政權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對內壓迫和鎮壓人民,對外成了帝國主義的走狗,是舊社會三座大的總代表,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
4)戰爭指揮者的素質
5)歷史發展趨勢(國民黨發動內戰,違背了抗日戰爭勝利后和平民主的歷史發展趨勢,也違背了全國人民的利益和意愿,不得人心,必然走向失敗。共產黨代表全國人民的利益和要求,順應了抗戰后和平民主的歷史發展趨勢,所進行的事業是正義的、進步的,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必然取得最后的勝利。)
板書設計:
【預習提綱】
一、解放區的土地改革——取勝可靠保證
1.土地改革?
2.統區人民的愛國民主運動稱為反對國民黨統治的“第二條戰線”
二、三大戰役的勝利:
影響:A國民黨主力基本被消滅。B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1)遼沈戰役:林彪,羅榮桓率東北人民解放軍,首先占錦州,截斷敵人向關內的退路!饔茫航夥帕藮|北全境。
(2)淮海戰役: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等率領華東解放軍和中原解放軍!饔茫簽榻夥砰L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礎。
(3)平津戰役:華北和東北人民解放軍合力進行平津戰役。→作用:使華北全境基本解放。(見書118頁《三大戰役示意圖》)。
三、百萬雄師過大江〈渡江戰役〉:
(1)意義:A埋藏了蔣家王朝。B它捍衛了國家領土和主權的獨立和完整,維護了國家的統一。(2)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標志著統治中國22年之久的南京國民政府的垮臺。
★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
A中共中央制定了正確的戰略戰術。
B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
C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英勇殺敵。
如中共的正確戰略戰術:首先在遼沈打響,為平津戰役做準備;劉鄧大軍挺進大別為淮海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淮海戰役為渡江戰役作鋪墊。
★如何看待傅作義在平津戰役中的行為?
△在人民解放軍強大的軍事力量面前,在中共政策的感召下,國民黨軍隊總司令傅作義接受了中共主張,棄暗投明,接受和平改編,北平得到和平解放。在歷史的關鍵時刻,傅作義的行為,使北平人民避免了戰火的摧殘,又較好的保存了歷史名城北平的古跡和物,是有利于人民,值得歷史充分肯定的行為。
【堂小檢測】
1、人民解放戰爭中,最激動人心的戰略大決戰是( )
A、孟良崮戰役 B、挺進大別 C、三大戰役 D、渡江戰役
2、入戰略大決戰時期,首先展開的是( )
A、遼沈戰役 B、淮海戰役 C、平津戰役 D、渡江戰役
3、遼沈戰役中 的攻克,就能封閉國黨軍進出東北的大門( )
A、長春 B、沈陽 C、錦州 D、營口
4、三大戰役中,“關門打狗”的戰役是指( )
A、渡江戰役 B、淮海戰役 C、遼沈戰役 D、平津戰役
5、三大戰役中,基本上解放了華北全境的戰役是( )
A、遼沈戰役 B、平津戰役 C、淮海戰役 D、渡江戰役
6、三大戰役中,采取“先打兩頭,后取中間”的戰術的戰役是( )
A、平津戰役 B、遼沈戰役 C、渡江戰役 D、淮海戰役
374、1949年1月,北平國民黨守軍將領 在人民解放軍的強大壓力和耐心爭取下,率領部隊接受和平改編,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
A、顧祝同 B、傅作義 C、李宗仁 D、衛立煌
7、下列軍事行動中,為渡江戰役直接奠定基礎的是( )
A、挺進大別 B、遼沈戰役 C、淮海戰役 D、平津戰役
376、下列對淮海戰役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是由中原野戰軍和東北野戰軍合力進行的戰役 B、是以徐州為中心展開的戰役
C、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的戰役 D、為人民解放軍解放長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礎
8、下列戰役中,被陳毅稱為“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的”的戰役是指( )
A、遼沈戰役 B、淮海戰役 C、平津戰役 D、渡江戰役
9、淮海戰役中的指揮將領不包括( )
A、劉伯承 B、陳毅 C、羅榮桓 D、鄧小平
10、1949年,為推翻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的戰役是( )
A、淮海戰役 B、挺進大別 C、平津戰役 D、渡江戰役
11、國民黨軍隊主力基本上被消滅,是在 之后( )
A、遼沈戰役 B、三大戰役 C、渡江戰役 D、平津戰役
12、國民黨政府被徹底打垮的戰役是( )
A、淮海戰役 B、平津戰役 C、遼沈戰役 D、渡江戰役
13、國民黨政府統治覆滅的標志是( )
A、解放軍占領南京 B、北平和平解放 C、三大戰役的勝利 D、人民解放軍進軍全國
14、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權統治中國人民達( )
A、12年 B、25年 C、22年 D、30年
15、人民解放戰爭時期,下列歷史事發生的先后順序是 ( )
①渡江戰役 ②挺進大別 ③三大戰役 ④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A、①④②③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16、人民解放戰爭取得勝利的原因有( )
①人民解放軍英勇作戰 ②共產黨人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 ③國民黨力量小 ④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47214.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歷史與社會第三單元講學稿
思想文化
社區歷史小調查
辛亥革命
左宗堂收復新疆和甲午中日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