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民族工業
【目標】
1、識記與理解:記住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產生的時間和主要的民族工業企業,掌握民族工業出現“短暫春天”的原因和概況,掌握實業家張謇。
2、能力與方法:通過學習和思考本所敘述的中國近代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過程,使學生掌握從洋務運動至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發展的各個階段,培養學生歸納歷史發展階段的能力;通過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短暫發展原因及其特點的研究,培養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原因與結果、現象與本質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本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到張謇等興辦實業、實業救國的愛國情懷,增強學生強烈的愛國情感;通過了解近代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曲折歷程,培養學生的挫折意識,讓學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有可能遭受挫折,只要持之以恒,付出自己的辛勤勞動,終將實現自己的目標。
【重點難點】
重點:民族工業“短暫春天”, 張謇。
難點: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原因。
【教學方法】講述法、討論法、啟發式教學法、問題探究法多法結合。
【教學過程】
【引入新】
同學們,在1899年5月23日有這樣一則轟動一時的新聞:坐落在南通唐家閘的大生紗廠開工試車了。創辦一家普通的紗廠為什么這樣引人注目呢?因為紗廠的創辦人張謇,是5年前奪魁的狀元。一個狀元竟然“舍本逐末”,這在歷史上還從沒有過,怎能不引起轟動呢?更使人感到疑惑的是當時投資辦廠的風險是非常大的。許多人都賠了血本,不敢再提辦廠之事,張謇卻反其道而行之,難道這個狀元在辦實業方面也比別人技高一籌嗎?人們將信將疑。我們也看一看當時的具體情況。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
一、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
1.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產生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看本目內容,思考以下問題并作答
a.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產生原因是什么?
①內因: 鴉片戰爭以前,中國封建社會已經孕育的資本主義萌芽;
②外因: 鴉片戰爭以后,外國資本主義的侵入。
b.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產生什么時候? (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 )
c.主要創辦者有哪些人? (官僚、地主、商人)
d.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主要分布在那些地區地區? (上海、廣東、天津等沿海地區 )
e.著名代表企業有哪些? (繼昌隆繅絲廠、發昌機器廠、同書局等 )
f.近代民族工業的特點
(學生結合民族工業的概況作答,教師歸納總結)第一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決定了中國民族工業必然具備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第二發展不平衡,集中在輕工業和沿海地區;第三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第四發展短暫且曲折艱難;第五受中國社會性質的制約,整體水平落后。
2.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教師引導)辛亥革命后, 各種實業團體如雨后春筍,紛紛出現。海外華僑也竟相投資國內近代工業。特別是一戰期間,中國的民族工業發展最快。
一戰期間是民族工業發展的“黃金時代”,F請同學們考慮的是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的民族工業能得到發展?
。ㄉY合書上介紹作答)第一、一戰期間,帝國主義國家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對華輸出的資本和商品都有所減少。這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第二、辛亥革命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了一系列保護、鼓勵工商業發展的政策,推動了民族工業的發展,這是內因; 第三、辛亥革命前后,資產階級提倡的“實業救國”和群眾性的反帝斗爭彼起此伏,也有力地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特別是1915年因反對“二十一條”而掀起的抵制日貨、提倡國貨運動,作用尤大。“抵制外貨”“發展實業”和“實業救國”,不僅是民族資產階級的口號,也成為各階層人民愛國的共同要求。
(教師引導)正是這樣,中國民族工業才有了“短暫的春天”,這期間民族工業發展的情況如何呢(生看書歸納)企業增多,資本增加,發展最快的是紡織業和面粉業,著名的實業家有張謇、周學熙和榮崇敬、榮德生兄弟等。
(教師引導過渡)小字介紹榮氏兄弟在什么時候發展成最大的紡織業資本家?(一戰期間)什么時候有開始陷入困境?(九一八事變以后)事實上在一戰結束后,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就開始遭受挫折。
3.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日益萎縮(板書)
(師提問)為什么一戰結束后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就開始遭受挫折?(生看書回答)一是,一戰后,帝國主義經濟侵略卷土重,特別是1938年后日本的侵略,使民族工業遭到扼殺;二是,抗戰勝利后,內戰的影響和美貨的泛濫,民族工業發展更加艱難。
二、實業家張謇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看“狀元實業家張謇”一目內容,從中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張謇人生道路轉變的原因是什么?
2.為了實現“實業救國”的理想,張謇先后創辦了哪些實業?在教育上他又有何突出貢獻?從他身上你看到了那些精神品質?
3.以大生紗廠為例說說這些實業的主要經歷,并談談你從中得到的認識。
(學生回答,教師適當補充)
①甲午中日戰爭后,清政府簽定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之后外國資本的大量涌入,中國民族工業受到威脅,張謇產生了“實業救國”的思想,并開始創辦企業。
②張謇先后創辦實業有:1899年創辦大生紗廠, 1901年辦了面粉廠和通海墾牧公司,1903年創辦輪船公司、榨油廠、酒廠等。19世紀末20世紀初,他先后創辦了18個企業,參加9個公司的投資。在教育上: 張謇主張在不損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進外資。并提出了“父教育而母實業”的口號,及張謇以實業所得興辦教育和用教育改進實業的主張。他用大生紗廠的小部分盈余及勸募所得,在本地舉辦了一些教育化事業。如創辦了國內第一所師范——南通師范和第一座博物館——南通博物苑。從中看到張謇的精神品質有:有強烈的愛國之心,希望通過興辦實業抵御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有不懼世俗的勇氣,在“士、農、工、商”等級森嚴的社會里,身為狀元和翰林院修撰的張謇能“舍本逐末”,確實有常人所不具備的勇氣:有較高的經營管理才能,他能創辦大生紗廠并使之自成系統,這在當時也屬于不多見的情況;有不同凡響的遠見卓識,他看到教育的重要性,他以實業所得辦教育,他用教育改進實業;有百折不撓的精神……
、鄞笊啅S經歷曲折:1899年大生紗廠剛剛創辦時,由于清政府的不重視,發展十分困難;在一戰期間,由于帝國主義暫時放松了對中國民族資本的壓迫,張謇的大生紗廠等企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一戰以后,帝國主義又一次在中國大量傾銷棉花和棉織品,紗廠的產品被迫削價銷售,收不抵支,負債累累,最后被吞并。
(教師過渡)從大生廠發展的一波三折,我們能得出認識是中國近代的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的發展受到內部和外因素影響很大。特別是外因素,當帝國主義列強放松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時,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就能得到較快的發展。當帝國主義加緊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時,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企業就會舉步維艱,發展緩慢、甚至破產。大生紗廠可以說是舊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堂小結】
通過本的學習,我們可發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雙重壓迫下,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緩慢,舉步維艱。但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給整個社會帶了巨大影響:政治上,民族資產階級在甲午戰后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在政治領域里開展了以設國會、選議員為目的的救亡圖存的維新變法和推翻滿清專制政府、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為目標的辛亥革命;經濟上,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出現和發展幾乎影響了經濟生活的各方面,一些原有的社會結構被破壞;人們的生存方式也變了不少。在“實業救國”的旗號下,造就了一大批知名的近代實業家;另外,在社會生活方面,交通、通訊、電影、電話等開始對人們的生活發生影響,關于這一點我們在下一節將要學到。
【預習提綱】
1.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洋務運動到清朝末年出現民族工業的萌芽、一戰期間的民族工業“黃金時代”、一戰后至新中國建立前民族工業的凋謝、萎縮。
但“黃金時代”是非常短暫的,第一,日本和美國的資本始終沒有停止對中國的經濟侵略;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戰一結束,戰勝的歐洲資本主義國家便馬上卷土重,加緊對中國的經濟侵略,這樣中國剛剛有了發展的民族工業又陷入了停滯狀態。榮氏企業的興衰便是明顯的一個例證。
中國近代的民族工業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的夾縫中求生存、圖發展,總的說是比較落后的。而且從行業上看,主要集中在輕工業部門。地區之間的發展也很不平衡,大體是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業比較發達,而在廣大內地卻非常薄弱
2.狀元實業家張謇創辦的大生紗廠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縮影. 張謇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他的“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的主張和實踐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他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為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毛澤東同志在談到中國民族工業時曾說:“輕工業不能忘記張謇”。
3. 1897年在上海創辦的商務印書館,是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化出版機構,當時使用的刻板和字典很多都是由它出版的。
【堂小檢測】
1、在近代,被稱為狀元實業家的是( )
A.張謇 B.周學熙 C.榮宗敬 D.榮德生
2、一戰期間民族工業得以發展的主要原因是( )
A.辛亥革命沖擊了封建制度 B.日本給北京政府貸款
C.北洋軍閥的分裂 D.帝國主義忙于戰爭,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3、民族資產階級認為:“所謂產業革命者,今也其時矣!薄捌鋾r”指的是( )
A.一戰期間 B.辛亥革命成功后 C.抗日戰爭勝利后 D.洋務運動興起后
4、中國近代史上“事業救國”之所以行不通,主要是因為( )
A.“事業救國”實質上是走資本主義老路 B.實業往往被反動政權所壟斷
C.社會性質所決定 D.科學技術滯后,資產階級力量弱小
5、19世紀__________________,中國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投資于近代新式企業,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產生了.民族工業主要分布在上海廣東天津等______________地區.當時著名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辛亥革命后.民族工業進一步得到發展,一戰期間,外國列強放松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民族工業出現了________________.當時著名的實業家有________________,周學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兄弟等.期中發展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業 .
6、狀元實業家__________________,在《馬關條約》簽訂后,中華民族面臨嚴重民族危機情況下,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口號,創辦實業并興辦教育。他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師范學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中國第一座博物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51859.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歷史與社會第三單元講學稿
社區歷史小調查
思想文化
辛亥革命
左宗堂收復新疆和甲午中日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