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 戊戌變法
一 內容與分析
本節要學的內容戊戌變法,指的是公車上書,百日維新。其核心公車上書百日維新,理解它關鍵就是要了解公車上書、百日維新、戊戌政變和戊戌六君等史實。學生已經學過變法,本節的內容戊戌變法就是在此基礎上的發展的,由于它還與政治有一定的聯系 ,所以在本學科有重要的地位,的重點是公車上書、“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解決重點的關鍵是利用已有的教材內容、圖片等直觀手段,從康、梁的活動入手,講清公車上書的情況。通過分析、理解、歸納等方法掌握百日維新的內容。
二目標與分析
1.目標:掌握公車上書及維新變法運動的展開,分析戊戌變法失敗原因,記住百日維新的變法內容。
2、分析:了解康有為、梁啟超變法一事對社會各界的影響,加深對變法運動失敗的理解。掌握維新變法運動發生的原因、經過和結果。知道戊戌變法是資產階級維新派挽救民族危亡和發展資本主義的改良運動,是愛國的、進步的。就是指公車上書、百日維新、戊戌政變和戊戌六君子等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
三問題診斷分析
在本節的中,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是對百日維新的作用和戊戌變法失敗原因的理解與掌握有一定的難度。產生這一問題的困難的原因是初二的學生理解分析能力較差。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通過分析百日維新詔書的內容,哪些觸及頑固派利益,哪些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進一步分析支持維新變法的人有哪些,其中關鍵是要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主動參與堂教學。
四教學過程設計
先復習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簽訂,帝國主義瓜分狂潮及情況介紹。
現在我們做一個假設:我們都生活于19世紀末這個動蕩的年代,我們都是熱愛祖國、關心中國前途命運的知識分子、愛國青年,你如何看待當前的時局?如何拯救中華民族于水火之中?談一談你的看法、想法。
我認為首先推翻清朝統治;必須改革;要發展科學技術;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必須實行革命行動。
總結:和大家一樣,當時中國的各界人士為挽救民族危亡進行了不同方式不同形式的探索,今天我們就介紹當時最著名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戊戌變法。
問題一:公車上書
設計意圖:通過此目使學生了解公車上書是怎么一回事及原因、經過、結果。
師生活動:學生閱讀教材內容,找出要點。教師講解并適當補充,提出問題學生回答。
問題1:戊戌變法是在什么情況進行的?
甲午戰爭后,西方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民族危機日益加重。
問題2:你知道代表人物是誰?誰能介紹他們的情況?
康有為、梁啟超是維新變法的主要代表,他們為推動變法進行了大量的活動。
問題3: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序幕的事是什么?
公車上書。請一位同學介紹公車上書的內容。
問題4:公車上書由于頑固派的阻撓沒有傳到皇帝手中,但在社會上產生巨大的反響,公車上書失敗后,康、梁等人還進行了哪些維新變法活動?
①創辦《萬國公報》后改為《中外紀聞》
②組織強學會
③維新派團體形成
④創辦《時務報》《國聞報》各地組織學會、學堂等。
例題一:使康有為等中國先進知識分子警醒并要求變法的事情是 ( B )
A、洋務運動的失敗 B、甲午中日戰爭后,簽訂《馬關條約》
C、鴉片戰爭的失敗 D、譚嗣同等六人被殺害
變式練習:揭開維新變法序幕的是 ( A )
A、公車上書 B、成立強學會
C、成立保國會 D、《中外紀聞》的發行
過渡:公車上書后,康有為又三次上書光緒帝,指出形勢危急,惟一途徑就是變法。
問題二:百日維新
設計意圖:通過此題使學生掌握百日維新詔書的內容和變法失敗的原因。
師生活動:學生看此目內容,分析百日維新詔書的內容,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
頑固派大臣竭力阻撓,康有為與頑固派大臣進行了論戰。
補充材料:德國強占膠州灣,內憂外患,康有為再次上書,要求變法,于是康有為被請到總理衙門“問話”,出席“問話”的有李鴻、榮祿、翁同?等五位大臣。
榮:(盛氣凌人):你老是變法、變法呀,你知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變的,變則背天理,必然禍亂天下。
康(反駁):世事萬物皆變化,祖宗之法為什么不能變呢?祖宗之法治國之本,只有變祖宗之法中陳腐之處,國家才能富強。
李(拍桌子叫道):住嘴,此不忠不孝之論,不可寬容。
榮:祖宗之法千真萬確,只能遵行不能變更。
康:今天祖宗留下的疆土都保不住了,還談什么祖宗之法。就拿總理衙門說吧,祖宗法里沒有,是最近跟洋人打交道才新設立的,時代變了,祖宗之法也非變不可。
榮祿等一時無言可答,拂袖而去。
翁:年紀輕輕,就有如此見解,難得難得,我會盡最大努力把他引見給皇帝的。
旁白:這次問話后,光緒帝對康有為極為欣賞,下令康有為籌劃變法。
問題1:具體的變法措施,變法從政治、經濟、化和軍事方面有哪些內容?
問題2:討論:變法有利于哪個階級的利益?得到哪些人的擁護?變法觸動了哪些人的利益?
①有利于資產階級利益。
②得到民族資產階級、開明地主、愛國知識分子擁護。
③觸動頑固派利益。
問題3:變法結果怎么樣呢?
①慈禧為首的頑固派發動政變。
②譚嗣同等六人為變法獻身。
③百日維新。(103天)
問題4:戊戌變法失敗了,讓我們從當時的現實出發:探討: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①維新派力量小。 ②頑固派勢力強大。
③改良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問題5:動腦筋
閱讀譚嗣同的絕命詞:“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請回答:(1)“有心殺賊”的賊指的是誰?
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
(2)維新派為什么“無力回天”?
維新派力量軟弱,沒有軍隊,變法失敗
(3)我們應該向譚嗣同學習什么?
學習他為進步事業,為挽救國家命運而不怕流血犧牲的獻身精神。
例題二:在戊戌變法的法令中,屬于政治方面的內容是 ( D )
A、 訓練新式軍隊
B、 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
C、 開辦新式學堂,翻譯西方書籍,創辦報刊,開放言論
D、 改革政府機構,裁轍冗官,任用維新人士
變式練習:某學堂因廢八股,設西學而受到當地官員傳訊,他們抗辯道:“此乃當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這個皇上指的是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緒帝 D、宣統帝
五 、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戊戌變法,變法雖然失敗了,但康有為、梁啟超等資產階級維新派為挽救民族危亡和發展資本主義所進行的改良運動,是愛國的、進步的,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是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巨大進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52423.html
相關閱讀:辛亥革命
左宗堂收復新疆和甲午中日戰爭
社區歷史小調查
思想文化
八年級歷史與社會第三單元講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