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第八課 辛亥革命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八課 辛亥革命
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孫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動,掌握制作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
了解武昌起義和中華民國成立的情況,評價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過程和方法
制作大事年表,了解孫中山進行的主要革命活動。
巧設歷史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查找有關材料,了解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探討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孫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動和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學習一代偉人“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的革命精神;繼承他“喚起民眾”“振興中華”的偉業,使自己具有胸懷祖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全面振興而奮斗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
重點:是辛亥革命;
難點:是如何探討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深遠,如何通過史實總結出來,這需要運用分析歸納。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而這些能力對中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 1.導入:課前可布置學生到圖書館、紀念館或網站查找相關資料,對孫中山和辛亥革命形成一定的感性認識;課堂上用巧設問題情境、讀書指導法、討論法等方法進行授課。讓學生閱讀導言,導人新課。
一.[孫中山創立同盟會]
本目內容介紹了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的主要事跡。首先,教師用江澤民在紀念辛亥革命九十周
年上的講話創設情境。(內容為:辛亥革命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國人民為改變自己命運而歷經革命的一個偉大里程碑。孫中山先生是站在時代前列的歷史偉人,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是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他為追求民族獨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貢獻了畢生精力。孫中山的革命思想和實踐,對近現代中國產生了巨大的震撼和深遠的影響。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的先驅們為中華民族建立的歷史功績彪炳千秋!……他們的革命精神永遠是激勵中華民族奮發前進的強大力量!)。接著,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用制作大事年表的方式列舉出孫中山的主要革命事跡。
時 間 主要事跡
1894年創立興中會
1895年發動廣州起義
1900年發動惠州起義
1905年創立同盟會
1906年發表三民主義
14906?1911年革命黨人在其影響下發動了多次起義
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適當介紹有關讀書的方法,解釋同盟會的綱領與三民主義的聯系及內涵小結:
孫中山早期進行的革命活動有:第一個創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最先采取武裝斗爭的方式??資產階級革命,并領導了多次武裝起義;創建了第一個全國規模的統一的資產階級政黨??中國同盟會,提出了當時最先
進的資產階級革命綱領??三民主義。
二. [武昌起義]
本目主要講述武昌起義的背景、經過、結果及影。向。關于起義的背景,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強調在武昌起義之前,革命黨人在孫中山的影響下發動了多次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對武昌起義卻起了巨大的椎動作用。關于武昌起義的經過,利用人民英雄紀念碑關于武昌起義的浮雕圖片,進行講述,突出起義的時間、地點、領導人。利用課文中“武昌起義后形勢圖”,要求學生找出宣布獨立的省份并涂上紅色。教師指出,武昌起義成功后,不到半年的時間,全國大部分省已脫離清政府,標志著清政權已土崩瓦解。最后,講清辛亥革命與武昌起義的關系:從狹義上來說,武昌起義又稱辛亥革命;從廣義上來說,辛亥革命是指孫中山的早期革命及在其影響下的一系列革命活動,一直到中華民國的成立和《臨時約法》的頒布。
三.[中華民國的成立]
首先,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回答以下問題:①中華民國成立的時間與地點;②中華民國的臨時大總統是誰;③中華民國推翻了什么政權;④南京臨時政府是如何鞏固政權的。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接下來,引導學生探討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這是本課的難點。先讓學生討論,在此基礎上,向學生展示相關的材料進行補充說明。材料有:
江澤民在<紀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01年10月9日》人民日報社論(發揚辛亥革命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復興)《人民日報2001年10月10日》。金沖及《辛亥革命:二十一世紀中國第一次巨變》《人民日報2001年10月9日》。
要求學生根據這些材料找出有關辛亥革命歷史意義的共同點: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動統治,結束了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②辛亥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為中國先進分子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打開了新視野;③辛亥革命開始了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為中國的進步潮流打開了閘門,激勵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而更加勇敢地奮斗。為加深對辛亥革命歷史意義的進一步理解,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從不同的途徑查閱有關辛亥革命的史料。最后教師小結:辛亥革命已經有了九十多年的歷史,辛亥革命的先輩們為之奮斗、為之獻身的理想,今天已成為光輝的現實。辛亥革命的先輩們開創的偉大事業,正由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繼續推向前進,以此加強學生情感方面的教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70059.html

相關閱讀:社區歷史小調查
八年級歷史與社會第三單元講學稿
思想文化
左宗堂收復新疆和甲午中日戰爭
辛亥革命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