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與能力
簡述九一八事變的史實,認識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妄圖滅亡中國的重要步驟,是中國局部抗戰的開始。
知道《義勇軍進行曲》是抗日救亡運動中最杰出的音樂代表作品,結合其產生的歷史背景,說出作品所反映的時代主題。
了解西安事變發生和解決的過程,簡要評說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歷史作用。
過程與方法
多渠道收集有關九一八事變和西安事變的歷史資料,通過聲像等材料直觀、全面地了解歷史發展的原貌。
學唱《九一八小調》和《義勇軍進行曲》,了解東北三省淪亡的原因和抗日救亡的呼聲。
圍繞“張學良、楊虎城為什么要發動西安事變”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等問題展開討論,認識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歷史作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九一八事變,了解日軍對東北的蓄意侵略和肆意踐踏行徑,認識侵略戰爭的罪惡。
結合歷史背景,演唱《義勇軍進行曲》,感受這首歌曲的巨大震撼力,激發學生真摯的愛國情感。
本課歷史資料相對較多,學生有一定的感性認識,這是開展活動性的課堂
過程
[盧溝橋事變]
本目的重點是理解它在抗日戰爭中的歷史地位。因此,建議教學中以史實為載體,從事變的意義和影響兩個角度突破。
首先,通過歷史圖片或幻燈片向學生展示盧溝橋事變的過程,并讓學生結合自己對盧溝橋事變的了解向其他學生進行講述,鼓勵其他同學補充發言,形成較為全面的歷史認識。其次,對比盧溝橋事變和“九一八事變”,提問“為什么盧溝橋事變標志全面抗戰的爆發”,加強學生對盧溝橋事變的歷史地位的認識。在這里,教師可以點撥學生從日本侵略活動的目的、規模,以及中國抗擊的歷史背景、力量組成等方面加以探討。第三,利用課文中的“盧溝橋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形勢圖”,要求學生分析日本侵略的路線、范圍,知道日本這一時期依仗軍事實力,企圖速戰速決、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企圖,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第四,利用課文中的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歷史照片和小字引導學生認識,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共同抗敵。最后,總結前面的學習、認識,得出結論,盧溝橋事變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起點和標志。
教學中可以配合學生的探究活動,從日本侵略、中國抗戰兩方面演示板書,勾畫線索,理清思路,啟發學生的思維。
[南京大屠殺]
本目的重點在于揭露日本法西斯的兇殘本質。建議教學過程中要立足于課文提供的歷史照片和文字資料,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活動。首先,結合“盧溝橋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形勢圖”,講明日軍占領南京的時間,并幫助學生形成南京的空間位置印象。其次,就“南京大屠殺”設計第一個問題: “當前在日本國內有一批右翼分子否認南京大屠殺,認為這是中國人捏造的?你是怎看的?”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請學生大聲朗讀課文的小字部分,指出歷史是不容篡改的,日本國內的右翼勢力是別有用心。第三,設計第二個問題: “日軍為什么會在南京制造駭人聽聞的大屠殺?”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通過點撥,最終要達成這樣的共識,日軍發動南京大屠殺是為了“罐揚國威”,是要
滅亡中國的最本質的暴露。
[共赴國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71846.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歷史與社會第三單元講學稿
思想文化
辛亥革命
社區歷史小調查
左宗堂收復新疆和甲午中日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