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5年初三歷史三模試題(帶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重慶一中初2015級14—15學年度下期三?荚
歷 史 試 卷  2015.6
(開卷 本卷共五個大題,滿分50分,與思想品德學科共用90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l5小題,每小題l分,共15分。在備選答案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你認為正確的答案的英文字母代號涂到答題卡相應的方框中。
1.化石是研究人類起源的主要證據。下圖是根據化石復原的原始人頭像示意圖,這種猿人曾經居住于現在的:
A.云南境內B.北京境內
C.陜西境內D.浙江境內
2.《天工開物》被外國學者譽為“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它反映了明代:
 ①醫學的發展狀況 ②農業生產技術的發展狀況
③手工業簡單生產技術的發展狀況   ④航海業的發展盛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下列有關我國古代文化成就的搭配,不正確的是:
A.李春??趙州橋     B.顧愷之??《洛神賦圖》
C.宋應星??活字印刷術   D.李時珍??《本草綱目》
4.秦滅巴國 后,為管轄原巴國之地,公元前314年張儀設置了:
A.蜀郡      B.巴郡     C.涪陵郡     D.巴東郡
5.秦始皇、漢武帝都是我國歷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們采取的共同統治措施是:
A.“罷黜百家,獨尊儒術”B.在長安設立太學
C.抵御匈奴,鞏固邊防D.統一度量衡
6.張曉惠在 《哭泣的圓明園》中寫道: “一直以為,圓明園是哭泣的……沖天大火燃燒的是一個民族的自尊! 這一劫難的制造者是:
A.英法聯軍         B.英國軍隊         C.八國聯軍D.法國軍隊
7. 對下列歷史事件的時間,按照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馬關條約》的簽訂②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③太平軍在浙江慈溪激戰洋槍隊④張德成率軍攻入紫竹林租界 。
A.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 ②③④①
8.提示歷史事件、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搭配不正確的是:
A.都江堰修筑----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
B.張騫出使西域----海上絲綢之路開辟
C.《辛丑條約》簽訂----北京東交民巷設使館界
D.法國啟蒙運動興起----自由、平等思想得到傳播
9.1939年,在重慶擔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的是:
A.周恩來 B.鄧小平C.林伯渠D.葉劍英
10.屮國共產黨開始獨立領導革命軍隊進行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的標志是:
A. 南昌起義 B.秋收起義 C. 井岡山會師 D.進行長征
11.下 列對西安事變歷史背景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日本正加緊侵略屮國B.國抗日救亡運動高漲
C.國民黨內部不斷分化D.國共合作抗日局面形成
12.“保證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蔽覈r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影響是:  ①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②土地成為農民的私有財產 
③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④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列20世紀上半期召開的國際會議中,把縱容法西斯侵略的綏靖政策推向頂點的是:
A.巴黎和會     B.華盛頓會議   C.慕尼黑會議   D.雅爾塔會議
14.二戰期間,中國是世界上主要的反法西斯國家之一,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 出了沉重代價。下列史實不能證明這個觀點的是:
A.南京大屠殺 B.六五大隧道窒息慘案 C.五三、五四大轟炸 D.西安事變
15.20世紀上半期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深刻影響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以下關于它們共同點的表述,正確的是:①都是帝國主義爭奪殖民霸權的非正義戰爭②都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③兩次大戰中國都是戰勝國④戰后都形成了新的國際關系格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判斷題:每項l分,本大題共5分。
閱讀以下材料后判斷: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是我國封建社會基本的政治制度和政權組織形式。戰國時期韓非子的理論和秦國的實踐是其萌芽,秦朝統一后正式建立;西漢時期通過解決王國問題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及“大一統”思想,使之進一步鞏固并定型。
具體而言,它包括專制主義和中央集權兩個概念,二者既有所區別又有聯系。專制主義是就中央的決策方式而言的,主要體現在皇位終身制和世襲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個人專斷獨裁,集國家最高權力于一身;而中央集權則相對于地方分權而言的,其特點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沒有獨立性,一切受制于中央。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生產方式發展的必然結果,客觀上適應了地主階級在政治、經濟的需要。它的建立,有利于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有利于抵御外族入侵和大規模水利工程的修建。但也有明顯的弊端:加強了對人民的控制和統治,皇帝個人作用對政局影響大,容易產生腐敗和專權。特別是在封建社會末期,其積極意義日益減少,弊端日益加重。
以下表述是從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請在答題卡對應題號后涂“A”;違背了以上材料所的意思,請在答題卡對應題號后涂“B”;是以上材料沒有涉及的,請在答題卡對應題號后涂“C”。
16.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正式建立于秦國,在西漢進一步鞏固并定型。       (    )
1 7.“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和“大一統”思想是西漢董仲舒提出的。    ()
18.在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下,地方一切受制于中央;在中央最高權力集于皇帝一身。()
19.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適應了時代的需要,適應了封建生產方式的發展。(   )
20.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既有積極意義也有消極意義,到封建社會末端其對社會發展的阻礙作用更為明顯。       (    )
三、填圖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21題2分.第22題3分,共5分。

           圖 一                              圖 二
21.(1)觀察圖一,請將下列地區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答題卡(卷)圖中對應的方框內。(2分)A.大運河最北邊一段:永濟渠          B.大運河最短一段:邗溝
(2)據圖指出,大運河的修建有何作用。(1分)

22.(1)觀察下圖, 請將下列地點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答題卡圖中對應的方框內。(2分)
A.張學良、楊虎城派兵逮捕蔣介石的地點:華清池         
B.張學良、楊虎城囚禁國民黨軍政要員的地方:西安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23題7分,第24題6分,共13分。
2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丘吉爾在談到中國遠征軍入緬(甸)作戰時說: 如果日本進軍西印度洋,必然會導致我方在中東的全部陣地崩潰,能防止上述局勢出現的只有中國。蘇聯元帥扎哈羅夫說:日本之所以沒有立即對蘇聯開戰,是因為它的大量軍隊被牽制在中國。軍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為幸的是,日本既沒有足夠的兵力占領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戰略要點,也沒有足夠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戰,這正是中國抗戰對二戰的進程和結局產生重大影響的結果。
材料二:盟軍(1944年6月)在該戰役中得到了相當于15個師的法國內地軍的配合支援,巴黎人民解放了自己的首都……意 大利“自由義勇軍”解放了米蘭、都靈、熱那亞等城市,并處決了 企圖逃亡瑞士的墨索里尼……馬來西亞“人民抗日軍”舉起象征馬、華、印三個主要民族團結合作的三星旗,解放了全國半數以上的農村地區。
材料三: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議會下院)1995年通過法令將5月9日衛國戰爭勝利日確定為永久紀念勝利日;另一種是以總統令形式,比如美國總統奧巴馬2011年簽署總統令,宣布將12月7日命名為珍珠港事件紀念日……2 014 年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2015年5月13日,國務院下發通知,全國人民廣泛參與中央及各地區各部門舉行的紀念活動,2015年9月3日全國放假1天。
(1)根據材 料一概括中國的抗日戰爭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的歷史貢獻,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抗日戰爭開始的標志。(2分)

 

(2)根據材料二概括指出二戰勝利的原因,結合所學回答材料中“該戰役”是指什么戰役?該戰役有何歷史意義?(3分)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俄、美、中設立相關的反法西斯紀念日的共同原因。(2分)

 

24.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很失望,《巴黎和會》最高委員會無視中國人民的存在,出賣了作為戰勝國的中國,你們憑什么把中國的山東省送給日本?……6月28日,中國代表沒有出現在簽約現場。  
                                                      ——《顧維鈞回憶錄》
材料二:到抗日戰爭后期,特別是國際社會規劃戰后世界格局的時候,情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中國以大國身份積極參與籌劃當時以及戰后的重大國際事務。在計劃、籌備成立聯合國的過程中,中國成為主要的發起國和創始國。這種變化,是中國人民在抗戰中經過長期浴血奮戰獲得的,是中華民族團結起來反抗日本侵略的結果。
                               ——《抗日戰爭勝利65周年團結抗戰改變中國國際地位》
(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由于巴黎和會對中國的“出賣”引發了中國國內的什么運動?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代表沒有簽約的原因?(3分)

 

(2)根據材料二,總結中華民族團結抗戰使得中國在國際社會發揮了什么作用?(2分)


(3)根據兩則材料,概括中國國際地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1分)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25.文明曾經歷史變遷,但始終一脈相承,積淀著國家民族最深層次的精神標識,為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壯大提供著豐厚滋養,結合所學知識,請回答:
(1)有人說:“原始農耕文明奠定了中國幾千年農耕文化的基礎”請列舉相關文明遺存予以說明?(2分)


(2)巴渝文明塑造了特色的重慶文化,漢代巴郡的文化主要表現在什么方面?抗戰時期,重慶文化表現的突出特點是什么?(2分)


(3)歷史學家湯因比說:“羅斯福在經濟領域的這一創舉,為世界資本主義文明的發展樹立了前所未有的典范”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2分)

 

26.從1840年至今,中華民族歷經了屈辱、抗爭至今日的發展及崛起。 請回答:
(1)《天朝的崩潰》一書中寫道:“這場戰爭把中國拖入世界。從此,中國開始遭受了列強的百般蹂躪!逼渲,“這場戰爭把中國拖入世界”的內涵是什么?(2分)


(2)一戰后,華盛頓會議中關于中國問題的條約簽訂于何時,對中國最大的危害是什么?(2分)


(3)右圖所示場景是什么國策的成功實踐?中國最終能夠成功收復港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三    模   答   案
選擇題:BBCBC    ACBAA   DCCDD
判斷題:BCAAA
填圖題:21、上A下B
22、左B右A  作用:溝通了南北交通
23、(1)貢獻:牽制了日本大量軍隊
標志: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
(2)原因:盟軍的配合支援
戰役:諾曼底登陸
意義:開辟了德國法西斯第二戰場,使德軍陷入蘇軍和英美盟軍東西夾擊的鐵鉗之中,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
(3)警告世人和平來之不易,應該好好珍惜;對部分試圖光復法西斯的國家予以警告。
24、(1)運動:五四運動
原因:無視中國人民的存在,出賣了作為戰勝國的利益;把德國在中國攫取的一切權利轉交給日本。
(2)中國以大國身份積極參與籌劃當時以及戰后的重大國際事務;
在計劃、籌備成立聯合國的過程中,中國成為主要的發起國和創始國。
(3)從落 后被其他國家欺負到以大國身份參加國際事務。
25、(1)河姆渡居民從事原始農業生產,種植水稻,在遺址內發現了大量碳化稻谷、稻葉和稻桿的堆積。
(2)巴郡文化主要表現:民歌興盛方面
重慶文化突出特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
(3)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使美國的的經濟擺脫危機,為資本主義國家提供范例。
26、(1)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1921年,《九國公約》的簽訂,讓中國回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一國兩制”;綜合國力的增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313494.html

相關閱讀: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2012年中考歷史題歸總(有答案)
2013年中考歷史柳州市二模試題(帶答案)
2012年淄博市歷史中考題(含答案)
2016屆高三語文上學期期初摸底考試試卷(附答案)
2018.1初三歷史期末試卷(海淀區附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