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北師大版九年級歷史下冊第一單元復習學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北師大版九年級歷史下冊第一單元復習學案
班級 姓名
1、1917年11月,列寧領導 武裝起義取得勝利。結果成立了
十月革命的性質是世界歷史上 的革命。
2、國內戰爭時期蘇俄被迫實行 政策。列寧在社會主義建設方面進行了探索,1921年蘇俄開始實行了 政策,其作用
3、1937年,蘇聯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 、世界 。從一個經濟落后的 發展成為世界一流的 。
4、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標志是 ,也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蘇聯的建立。其利: ,其弊 。
5、1919年巴黎和會召開。結果戰勝國與 國簽署了 。1922年與會九國在華盛頓會議上簽署了 ,其內容: 、 、其影響: 、 。列強建立起 ,
確立了一戰后世界新秩序。
6、 年,經濟危機首先在 爆發,形成了持續最久的世界經濟大危機。經濟危機從而引發政治危機。各國紛紛尋找出路擺脫危機。美國以“ ”救治經濟危機。
7、1933年, 就任美國總統,立即以“ ”救治經濟危機。其核心和基礎是 ,其特點:
其結果:
一、單項選擇
1.俄國十月革命的性質是( )。
A.無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 B.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
C.民族解放運動 D.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2.對“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評價不正確的是( )。
A.是一種為贏得戰爭而采取的非常經濟措施
B.使蘇俄經濟中社會主義成分完全鞏固
C.有利于打敗國內反革命勢力的聯合反撲
D.不利于社會生產力的迅速提高
3.蘇維埃俄國實行新經濟政策是在( )。
A.十月革命奪取政權后 B.三年國內戰爭結束后
C.革命導師列寧逝世后 D.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后
4.1929—1933年,當資本主義世界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時,蘇聯的經濟狀況是
A.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化全面加速
B.工業總產值已經躍居世界第二位
C.社會主義的經濟成分已經取得了完全的勝利
D.新經濟政策繼續推行,經濟恢復迅速
5.巴黎和會召開的時間是( )。
A.1981年11月 B.1919年1月 C.1919年6月 D.1921年11月
6.《凡爾賽和約》中,最能體現巴黎和會分贓性質的規定是( )。
A.德國邊界問題 B.成立國聯 C.殖民地問題 D.軍備問題
7.《凡爾賽和約》規定德國必須支付大量戰爭賠款,所起到的作用是( )。
A.使德國認識到發動戰爭是錯誤的 B.使德國人痛恨《凡爾賽和約》
C.從根本上消滅了德國發動戰爭的能力 D.為英美經濟的恢復發展提供了大量資金
8.戰后建立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 )。
A.消除了協約國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
B.使不同社會制度的矛盾得到緩和
C.暫時協調了協議國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
D.緩和了殖民地與宗主國之間的矛盾
9.美、日、英等九國代表在1921—1922年召開華盛頓會議是基于( )。
A.美、日兩國在歐洲矛盾尖銳
B.美、日兩國在非洲矛盾尖銳
C.美、日兩國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矛盾尖銳
D.美、日兩國在美洲矛盾尖銳
10.在以下年代中,被稱為“資本主義短暫繁榮”的時期是( )。
A.1918—1923年 B.1924—1929年
C.1929—1933年 D.1933—1939年
11.1929年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首先開始于美國的( )。
A.工業部門 B.商業部門 C.金融部門 D.農業部門
12.1929年經濟大危機對資本主義的影響不包括( )。
A.結束了一戰資本主義世界的相對穩定時期
B.激化了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的矛盾,引起了資本主義各國的政局動蕩
C.根本上動搖了資本主義經濟基礎
D.各資本主義國家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造成戰爭危險
13.羅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在農業方面 B.國家對工業的調整
C.整頓銀行 D.興建公共工程
二、材料解析
1.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
1921年3月8日,蘇俄潘非洛弗鄉的農民在給列寧的一封信中寫道:
“在這封信中,我們向你敘述以下一些情況,F在幾乎把我們鄉的農民的一切東西——糧食、牲畜、種子、原料都拿走了。給每一個農民留下的糧食每個月只有18到30俄鎊!
(1)農民在信中向列寧反映了對哪兩種經濟政策措施的不同態度?

(2)實行“新經濟政策”前,蘇俄的首要任務是什么?

(3)新經濟政策開始實行的時間?新經濟政策的作用是什么?


2.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
第一條 除中國外,締結各國協定:
(一)尊重中國之主權和獨立,及領土與行政之完整;
(二)給予中國完全無礙之機會,以發展并維持一有力鞏固之政府;
(三)施用各種之權勢,以期切實設立并維持各國在中國全境之商務實業機會均等之原則;
(四)不得因中國狀況,乘機營謀特別權利,而減少友邦人民權利,并不得獎許有害友邦安全之舉動。
(1)以上材料出自什么國際條約?它是在什么會議上簽訂的?

(2)該條約中所說的“友邦”實際上是些怎樣的國家?

(3)該條約的實質是什么?以上材料中最能體現其實質的是哪幾條?

(4)該條約簽訂后對中國造成了什么影響?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35829.html

相關閱讀:九年級歷史(上)第四單元構建文化的圣殿復習學案
第1課 俄國十月革命教案
第11課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學案
第9課 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二)
第5課 中古歐洲社會導學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