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單元題3《有機合成材料》
設計
【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了解有機物的概念,能區分有機物和無機物;
2. 知道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是重要的有機合成材料及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認識“白色污染”及其危害、解決方法。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塑料性質的探究及鑒別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的實驗,發展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
2. 通過合成材料在生產和生活中有著重要作用的學習,認識化學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培養學習化學的興趣;
3.了解有機合成材料的特點、用途和對環境的危害,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認識有機合成材料對人類社會進步所起的重要作用,體會學習化學的價值;
2. 培養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人類生存環境的情感。
【重點難點】
1.知道什么是有機物,了解有機高分子材料的分類和用途。
2.了解有機合成材料的種類和用途以及塑料對環境的影響,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教學方法】討論法、實驗法
【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 我們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一類物質是什么?請舉例說明。
[提出問題]什么是有機化合物?請同學們完成本P97活動與探究。
[學生活動] 討論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的區別
[提出問題]什么是有機合成材料?請同學們閱讀本P98
[歸納總結]有些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較大,通常稱它們為有機高分子,用有機高分子制成的材料稱為有機高分子材料,它又分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和有機合成材料,合成材料的用途很廣,下面一起研究:有機合成材料
[板書]三大有機合成材料
1、塑料
[學生實驗] 探究塑料的一些性質:聚乙烯為例
實驗內容加熱冷卻加熱
實驗記錄
【歸納總結】按受熱時的表現,塑料可以分為熱塑性塑料和熱固性塑料。加熱后又可以熔化的塑料稱為熱塑性塑料;一經加工成型就不會受熱熔化的塑料稱為熱固性塑料。
【應用】根據剛才的實驗和生活經驗,討論下列問題:
①雨衣
②根據你到書店或超市買東西的生活經驗,談談用于包裝的塑料袋是如何封口的?它們是熱塑性塑料還是熱固性塑料?
③手電筒的外殼
④炒菜用的鍋的手柄是熱塑性塑料還是熱固性塑料?
2、合成纖維
[提出問題]買衣服時,怎樣知道面料的種類呢?穿不同布料的服裝時,你有什么不同的感覺?學生收集衣服標簽,通過查看標簽,了解纖維的種類,并根據生活經驗,區分天然纖維與合成纖維。
[學生實驗]:燃燒棉花、純羊毛線與滌綸、錦綸
實驗內容棉花純羊毛滌綸錦綸
燃燒現象
[得到結論] 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的區別
3、合成橡膠
【圖片投影】橡膠樹→天然橡膠
【介紹】介紹合成橡膠的優點。
【引導交流】引導學生交流合成橡膠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
[幻燈片展示]塑料垃圾對大自然的污染。
[提出問題]什么叫 “白色污染”? 廢棄塑料帶的污染叫“白色污染”
[學生討論]使用塑料的利與弊。
[得到結論]防止“白色污染”的措施
1.減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2.重復使用某些塑料制品
3.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
4.回收各種廢棄塑料
[小結]合成材料在人類社會進步中起著巨大的作用,但是不合理的使用也會給人類帶危害。所以我們要合理使用、科學使用合成材料。
【板書設計】 題3 有機合成材料
一、三大有機合成材料
1、塑料:熱塑性塑料和熱固性塑料。
加熱后又可以熔化的塑料稱為熱塑性塑料;一經加工成型就不會受熱熔化的塑料稱為熱固性塑料。
2、合成纖維
3、合成橡膠
二、“白色污染”
1、概念: 廢棄塑料帶的污染
2、防止“白色污染”的措施:
①減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②重復使用某些塑料制品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
④回收各種廢棄塑料
【后練習】
1.下列物質屬于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是(C )
A.甲烷 B.二氧化碳 C.淀粉 D.金剛石
2.以下不屬于高分子材料的是(D )
A、塑料 B、合成纖維 C、合成橡膠 D、合金
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C )
A.電木插座破裂后可以熱修補
B.滌綸、羊毛、絲綢都屬于天然纖維
C.合成橡膠具有高彈性、絕緣性等優良性能
D.合成材料給人類帶了更多的污染,所以要禁止生產和使用
4.下圖表示塑料包裝制品回收標志的是( A )
5.解決”白色污染”問題,下列做法不宜提倡的是(D )
A.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 B、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C.回收廢棄塑料 D、焚燒廢棄塑料
6.三大合成材料是塑料 、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它們的應用大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7.隨著計算機的日益普及和不斷更新,廢電腦中材料的回收利用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寫出電腦配中兩種常用材料的類別(填“金屬材料”、“礦物質材料”、“高分子材料”):
材料銅塑料
類別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
8.商場出售的服裝都掛有面料成分及洗滌說明的標簽。下圖為某服裝的標簽:
(1)面料中的天然纖維是 絲 ,合成纖維是 錦綸、滌綸 。
(2)檢驗其主要成分為絲的簡單方法是 灼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36477.html
相關閱讀:飲用水
物質的變化
燃料和熱量
物質組成的表示方法
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