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一、基本考點
考點1.單質與化合物
(1)單質與化合物的區別及聯系(見表3-8 -1):
表3-8-1
]單 質化 合 物
概念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舉例氫氣(H2)、氧氣(O2)、鋁(Al)水(H2O)、二氧化碳(CO2)
區別同種元素組成不同種元素組成
聯系 均屬于純凈物,單質發生化合反應可以生成化合物
(2)物質的分類:
考點2.水的組成、性質及應用
(1)電解水實驗。主要裝置 :水電解器和直流電源。實驗現象:通電后,電極上有氣泡產生,通電一段時間后,兩個玻璃管內匯集了一些氣體,與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的氣體體積小,與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的氣體體積大,體積比約為1:2。檢驗氣體;體積小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體積大的氣體能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且罩在火焰上的冷而 干燥的燒杯內壁出現小水珠,證明是氫氣。實驗結論: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2)水的性質。物理性質:純凈的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液體,在壓強為101kPa時,水的凝固點是0℃,沸點100℃,在4℃時密度最大,為1g/cm3。水結冰時體積膨脹,所以冰的密度比水小,能浮在水面上;瘜W性質: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可分解為氫氣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水的用途。水在工農業生產及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沒有水就沒有豐富多彩的世界。
考點3.水的凈化
(1)天然水的凈化原理:自然界中的天然水,由于含有許多可溶性和不溶性雜質,因此常呈渾濁狀態。天然水中還含有病菌與病毒和其他一些有毒有害物質等。人們常在自來水中加入明礬凈水,目的是除去水體中不溶于水的固體雜質,家用飲水機中用活性炭凈水,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水中一些可溶于水的有毒、有氣味、有顏色的物質,最后投藥消毒,這樣凈化后的水變澄清但仍然不是純水。
(2)過濾:過濾是把不溶于液體的固體物質跟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過濾是分離混合物的一種方法,是一個基本操作,進行過濾操作時要注意“三靠、兩低、一貼”,三靠是指:燒杯 緊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一端要斜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漏斗 的下端要 緊靠燒杯內壁;兩低是:濾紙的邊緣要低于漏斗的邊緣,漏斗里液面要低于濾紙的邊緣;一貼是:濾紙緊貼漏斗內壁,用無氣泡。
(3)水的凈化過程:通常水的凈化過程有如下幾個步驟:靜置沉淀、過濾、吸附和蒸餾。對這幾個步驟的分析見表3-8-2:
表3-8-2
過 程作 用
靜置沉淀能除去水中一些比較大的固體顆粒,對于質量較小的 固體顆粒,則靜置沉淀的方法就無能為力了
過濾[凈化程度高于沉淀,可以除去已沉淀下來的雜質,還可以除去質量較小但體積較大的固體顆粒,對一些能溶于水的雜質不能除去
吸附相對于過濾而言,吸附凈化水的程度要高些,它不僅能除去水中漂浮的固體雜質,還可以除去溶解在水中的一些物質,如有顏色和具有特殊氣味的物質,但它也不能除去一些能溶于水的離子雜質。:Zxxk.Com]
蒸餾是一個比較全面綜合的凈化水的過程,不僅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雜質,也可以除去水中的一些顏色與氣味,還能降低水的硬度,通過蒸餾出來的水基本上是純凈的水,但成本較高,只能適用于少數比較特殊的地方,如醫療上的蒸餾水等。
考點4.水資源狀況及水的污染與防治
(1)水資源狀況:地球表面約71%被水覆蓋 著,但人類可以使用的淡水不足總水量的1%,淡水資源很少,而且分布也不均勻。
(2)水的污染與防治。水污染的原因:①工業生產中的“三廢”一廢渣、廢氣、廢水的任意排放;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農業中農藥、化肥的任意施用。
防治辦法:①加強對水質的監測;②工業上的“三廢”經過綜合利用和處理后再排放;③農業上合理使用農藥、化肥。
(3)污染水的危害:由于受到污染的水一般有毒 、有害;水體中有病毒、病菌;水體含氧少;含有豐富的有機物等,所以影響工農業生產、漁業生產、破壞水生生態系統,直接危害人體健康。
(4)愛護水資源:為了人類生存,為了美好的明天,我們要愛護水資源,消除水污染,做好防治水污染的工作,節約用水。
二、能力與綜合考點
考點5.氫氣的性質和用途(拓展考點)
(1)氫氣的物理性質:通常狀況下,氫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是最輕的氣體。
(2)氫氣的化學性質。①可燃性: 純凈的氫氣在空氣(或氧氣)中安靜燃燒, 火焰呈淡藍色;而不純的氫氣(空氣中混入氫氣的體積達到體積總量的4.0%~74.2%)遇明火發生爆炸,因此點燃氫氣前必須要驗純。檢驗氫氣純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試管氫氣,用拇指堵住管口,使管口始終向下,移近火焰,移開拇指點火,如果聽到尖銳的爆鳴聲,就表明氫氣不純,需再檢驗,直到響聲很小,證明已純。如果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氫氣,經檢驗不純而需再檢驗時,應用拇指堵住試管口一會兒,再收集氫氣檢驗。②還原性: 實驗裝置特點:a.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水倒流炸裂試管);b.導管伸到試管底部(盡快全部排出空氣,使H2與CUO充分接觸);c.試管口不加橡皮塞(便于試管中氣體導出,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實驗操作步驟:實驗開始時,先通入經過驗純的氫氣,然后加熱(否則易發生爆炸)。實驗結束時應先撤酒精燈,繼續通氫氣至試管冷卻為止(否則會使生成的銅重新被氧化成氧化銅)。可簡記為:先通氫,后點燈;先撤燈,后停氫。實驗現象:黑色氧化銅逐漸變成紅色,試管口出現小水滴。
(3)氫氣的用途。①充灌探空氣球;②冶煉金屬;③作高能燃燒;④作化工原料。
考點6.通 過氫氣還原氧化銅測定水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學科內綜合考點)
所用藥品為H2、CuO和無水硫酸銅或CaCl2,反應原理是讓H2與CuO反應,生成的水被吸收裝置吸 收,通過盛CuO的玻璃管反應前后的質量差來計算出參加反應的氧元素的質量;再通過吸收裝置反應前后的質量差求出生成H2O的質量,從而計算出水中氫元素的質量,再通過計算確定水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
三、創新考點
考點7.硬水和軟水(滲透新課標理念考點)
(1)硬水:水壺長時間燒水后,內壁形成一層水垢,這是因為水中溶有較多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這 樣的水叫硬水。(2)軟水: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叫做軟水。(3)鑒別硬水和軟水的方法:肥皂水加到軟水中產生較多的泡沫,加到硬水中產生的泡沫很少,且有較多的浮渣。(4)使用硬水給生活帶來的麻煩:①洗衣服時,不但浪費肥皂,也洗不干凈衣服,長時間使用硬水洗衣會使衣服變硬。②鍋爐用硬水形成鍋垢,浪費燃料,使鍋爐局部過熱,引起變形,甚至引起爆炸。(5)硬水軟化的方法: 硬水分暫時硬水和永久硬水。暫時硬水主要含有的鈣、鎂化合物為Ca(HCO3)2和Mg(HCO3)2,通過加熱燒開即可使其軟化,而永久硬水主要含有CaCl2、MgCl2 等鈣、鎂化合物,不易軟化,需進行更高一級的操作才可軟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55484.html
相關閱讀:飲用水
物質組成的表示方法
元素
燃料和熱量
物質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