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原子的結構學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
題2 原子的結構
九年級 班 姓名 時間:2012年 月 日

【學習目標】
1.能說出原子的構成粒子及電性,并在此基礎上能通過分析、推理得出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及核電荷數與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的關系。
2.了解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會查閱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理解相對原子質量與質子數、中子數的關系。
3.了解離子的形成過程,認識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
4.體會世界的物質性、物質的可分性。
5.逐步提高抽象思維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學習重點】原子的內部結構;了解離子形成的過程,認識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相對原子質量。
【學習難點】對“原子不顯電性”的理解;原子核外電子分層運動的想象。
【前預習】
通過預習完成下列空白或問題
一、原子的構成 原子的定義: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
1、原子的構成
——— (帶1個單位———)
———
原子 ———(不帶電)
————(帶1個單位———)
2、原子為什么不顯電性?

3、不同種類的原子,核內的質子數 ,核外的電子數 。
4、原子核居于原子的 ,在原子中占的體積 ,電子繞著原子核 。
二、相對原子質量
1、概念
以 為標準,其它原子的 跟它相比較所得到的比,作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符號為Ar)。
2、表達式
Ar= ————————————
2、與構成原子的粒子數之間的關系
在原子中,電子的質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 上,又因質子和中子的質量跟相對原子質量標準相比較 ,所以相對原子質量≈            。
【堂探究】
一、原子的結構
二、閱讀“原子的結構”的內容,交流討論以下問題:
問題一:原子是由哪些粒子構成的?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帶 電的 和核外帶 電的 構成的
問題二:原子核又是由哪些粒子構成的?
帶 電荷
原子核
(帶電情況)
問題三:看本53頁表3-1,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從何而?質子數與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數(即核電荷數)有何關系? 質子數與核外電子數有何關系?質子數與中子數有何關系?
1、核電荷數= =
2、原子中質子數 等于中子數
3、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 ,一般的氫原子無
問題四:原子核和核外電子都帶電,為什么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原子核帶 電,核外電子帶 電,它們所帶的電荷 ,電性 ,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問題五:不同類原子的內部構成有什么不同?
也就是原子的種類由 決定。

知識拓展:一個質子的質量和一個中子的質量大約相等,一個電子的質量大約是一個質子質量的1/1836
問題:決定原子質量的主要是______數和_______數。
觀察表3-1幾種原子的構成,你能獲得那些信息?


二、相對原子質量
1、思考原子的質量和相對原子質量有何區別?

2、根據相對原子質量的表達式進行計算
已知1個氫原子的質量為1.67×10-27 kg,1個氧原子的質量為2.657×10-26 kg,作為標準碳原子質量的1/12為1.66×10-27 kg,分別計算氫原子和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結果保留正整數)。
3、我們查閱如下幾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磷 、鋁、 氮、 碳、 鈉、 硫、 鎂、 鈣


你的收獲:  


【有效訓練】
1、下列關于原子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一切物質都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
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
D、原子核內的質子數一定等于核外的電子數
2、由我國著名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青教授主持測定了銦、銥、銻、銪等幾中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新值,其中他測定核電荷數為63的銪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為
15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銪元素原子的質子數為63
B、銪元素原子的中子數為63
C、銪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152
D、銪元素原子的質量為152
3、在原子結構中不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
A 、質子 B、中子 C 、電子 D、.原子核
4、某些花崗石材料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種氡原子質子數為86,中子數為136,這種氡原子核外電子數為( )
A、50 B、86 C、136 D、222
5、決定原子種類的是( )
A、質子數 B、中子數 C、電子數 D、原子核
6、不顯電性的一組粒子是( )
A.質子、中子、電子 B.原子核、原子、分子
C.中子、電子、原子 D.中子、原子、分子
7、已知每個電子的質量約為每個質子(或中子)質量的1/1836倍,通過下表,可總結出“在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還能總結出:
原子種類質子數中子數核外電子數相對原子質量
氫1011
碳66612
氧88816
鈉11121123
氯17181735
(1)            。ǎ玻  
——————————————    —————————————
(3)            。ǎ矗
   ——————————————    —————————————
8、在分子、原子、質子、中子、電子、原子核這些粒子中選擇填空:
(1)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粒子是 ;
(2)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
(3)能直接構成物質的粒子是 ;
(4)構成原子核的粒子是 ;
(5)帶正電的粒子是 ;
(6)帶負電的粒子是 ;
(7)不帶電的粒子是 ;
(8)質量與氫原子質量近似相等的粒子是 ;
(9)質量最小的的是 ;
(10)在同一原子中數目相等的是 。
【后提升】
1、人們為揭示原子結構的奧秘,經歷了漫長的探究過程。1897年湯姆生發現電子并提出類似“西瓜”的原子模型;1911年盧瑟福等人為探索原子的內部結構又進行了下面的實驗:用一束帶正電的、質量比電子大得多的高速運動的α粒子轟擊金箔,發現:①大多數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的運動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的運動方向;③有極少數α粒子被彈了回。
請你根據對原子結構的認識,分析出現以上現象的原因:
(1)現象①:
      —————————???????????????????????
(2)現象②:
      ????????????????????????????
(3)現象③:
      ????????????????????????????
2、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結構”為題,寫一篇科普小論。


反思(學生或老師)
學習本節,你的收獲是什么?有哪些成功的做法,存在什么樣的問題,你準備如何解決?哪些同學的表現值得學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43261.html

相關閱讀:飲用水
物質的變化
物質組成的表示方法
元素
燃料和熱量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