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水的分解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水的分解
一、目標:
1.掌握電解水的實驗現象和反應原理,認識分解反應的特征。
2.能夠對水分解反應進行微觀解釋,認識化學反應的實質。
3.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和性質,能說出由分子、原子構成的物質種類。
二、重點:
1.電解水的實驗分析與反應原理。
2.水分解的微觀解釋。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電解水的實驗裝置、酒精燈、火柴、木條。
四、教學過程:
教學程序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知識歸納設計意圖
知識回顧問題1.分子具有哪些基本性質?

問題2.你能用分子的觀點解釋水受熱蒸發變成水蒸氣這一現象嗎?


思考、回答。


小組內交流,展示完整的答案。

1.分子很小
2.分子不斷運動
3.分子間有間隔

水分子獲得能量,運動速度加快,分子間隔變大,分子掙脫了原之間的束縛,自由擴散到空氣中


為學習原子的性質鋪墊。

為比較理解水分解的微觀實質鋪墊。
問題情境1引起思考與猜測:
如果在水中插入電極通直流電后會是什么情況?
演示電解水實驗。

學生觀察現象

激發探究學習的興趣。
自主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組織教室后排同學到講臺觀察現象。
演示實驗:檢驗水分解后的氣體。
多媒體展示:“氧正氫負,氫二氧一”閱讀教材完成學案中設計的題目。
各組的同學到黑板上板書展示。
觀察并歸納現象。1.兩個電極上產生氣泡,負極產生的氣體體積約為正極產生氣體體積的2倍。
2.負極氣體能被點燃,正極氣體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
引導學生閱讀本,熟悉教材內容,讓低層次的同學達到識記的目的。
交流點撥結合學生板書引導分析:
1.字表達式的意義。
2.分解反應的特征。
3.水的元素組成。理解、掌握


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并積極回答。1.字表達式中的三要素: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字表達式的讀法。
2.分解反應是一種“一變多”的化學反應。
3.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初步掌握化學反應的表示方法,認識化學反應的分類思想。
問題情境2提出問題引發思考:
為什么產生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

思考
產生認知沖突,激發思考積極性。
自主探究多媒體呈現:
反應的微觀示意圖。理解、觀察、結合自主學習內容思考。提示在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與分子的數目有關。
擴展視野。
交流釋疑[ 巡視指導

提問:化學變化的實質是什么?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思想。
在全班進行展示。1.在通電的條下,水分子分為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兩兩結合分別構成氫分子和氧分子,大量的氫分子和氧分子分別構成了氫氣和氧氣。
2.化學變化實質是分子破壞成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從微觀的角度認識化學變化的實質。
點撥提升1.:
比較水蒸發和水電解兩個微觀示意圖,你認為它們有什么不同?
板書分子、原子的概念。
2.呈現問題:
下列現象說明了原子具有什么性質?
①報紙上的一個墨點含有1018個碳原子。
②長期放置一起的金和鉛會相互融合。
③溫度計中的水銀體積會受熱增大。思考、回答

理解,做筆記。

思考回答。1.水蒸發分子本身結構不變,水電解分子結構發生了變化。

2.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原子時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3.原子體積質量很小,是不斷運動的,原子之間有間隔。


通過比較認識分子、原子的概念,在具體情境中體會原子的性質。
拓展應用播放視頻:
氧化汞受熱分解的實驗
問題1.寫出這一反應的字表達式。
問題2.從微觀的角度分析這一反應的實質學生觀看。

板書

分析回答

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氣。
鞏固應用所學的知識,同時體會原子也可直接聚集構成物質。
本節內容需要記憶的知識較多,以后要注意鞏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43618.html

相關閱讀:飲用水
元素
燃料和熱量
物質組成的表示方法
物質的變化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