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滬教版九年級化學全冊導學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一 開啟化學之門
第1節 化學給我們帶什么
【我思我學】
議一議:研究化學在合理利用自然資方面有什么重要意義?

化學在保證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方面有哪些較突出的貢獻?

想一想:為什么說是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基礎?舉例說明。


查一查:仔細觀察本第8-9頁上的8張圖,結合相關資料,談談他們的主要用途。


【同步導學】
一、評價要點 
1.知道:中國古代化學工藝著名成就:青銅器、鋼鐵冶煉、火藥、瓷器。
2.知道:碳酸氫銨具有受熱易分解的性質。
3.知道:鋼鐵年產量的1/10因銹蝕而損失掉。
4.理解:探究鐵生銹消耗氧氣實驗的原理。
5.了解:驗證含硫火柴燃燒產生二氧化硫的實驗方法。
6.知道:佛萊明發現青霉素、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我國首先研制出結晶牛胰島素、門捷列夫創制周期表、居里夫婦發現釙和鐳、諾貝爾研究炸藥、2000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研究導電塑料。
二、方法指引
1.我國在化學工藝方面的顯著成就有哪些?
我國是世界上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對人類作出過重大的貢獻。像商朝的司母戊大方鼎重875公斤,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大青銅器、春秋時期生鐵冶煉技術的發明,比歐洲早1900年,戰國時期,掌握了煉鋼工藝,大大提高了鐵器的實用的性能,為戰國中期以后的鐵器大量應用于軍事和農業生產創造了技術條。
我們祖先的四大發明中的造紙和制火藥這兩大的發明和運用,分別比歐洲早10個世紀和5-6個世紀,也是我國成為明古國的標志,兩項發明和運用推動了世界明的進程。另外瓷器制造技術也遠遠領先于世界各國。
在近、現代化學史上,我國的化學家也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特別是建國后,我國在化學工業上成果顯著。例如:我國的化學家同生物學家合作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有生物活力的結晶牛胰島素;瘜W科學與化學工業上的成就保證了我國原子彈研制中有關化學的部分。我國化學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化學結構與天然物相同的核糖核酸,為人工合成生命物質邁出了新的一步.
2.簡述研究化學在合理利用自然資方面有什么重要意義?
縱觀歷史,從使用火到水、木材、煤、石油、天然氣等資,人類能的全部都是從自然界中得到,其中的大多數資屬于不可再生的有限資。僅僅注重資開發是遠遠不夠的,人類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做到合理開發資、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資,還要保護好環境。而化學不僅在資開發上能發揮重要作用,在資的綜合利用以及環境保護方面同樣大有用武之地。
3.化學在人類社會發展和造福人類生活起著重要的作用?
化學是自然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側重于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和性能的關系,以及物質轉化的規律和調控手段。當今化學已發展成為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和能科學的重要基礎,成為推進現代社會明和科學技術進步的重要力量,并正在為解決人類面臨的一系列危機,如能危機、環境危機和糧食危機等,做出積極的貢獻。
【隨堂檢學】
1.我國是世界上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對人類作出過重大的貢獻。像制作青銅器、冶鐵、煉鋼都是我國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化工工藝,它們最早出現的朝代依次是( )
A.商代,宋代,春秋 B.商代,春秋,戰國
C.春秋,戰國,商代 D.宋代,商代,戰國
2.下列說法沒有科學尤其是化學依據的是( 。
 A.點石成金  B.變廢為寶 C.塑料回收 D.資再生
3.化學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請你分析下列四個選項中化學學科不涉及的研究領域是( )
A.開發新的能 B.合成新的物質
C.研究物體運動規律 D.防治環境污染
4.化學肥料碳酸氫銨在加熱時尤其容易分解(見本第三頁——“觀察與思考”),為保存該化肥,通常應采取的措施是( )
A.儲存倉庫要注意通風 B.倉庫要盡量密封,保持低溫
C.要經常翻動包裝袋,防止結塊 D.如果受潮要放在太陽下曬干
5.從本圖1-9實驗中可知,和鐵生銹相關的主要因素是( )
A.空氣和水 B.太陽光 C.鹽酸 D.紅墨水
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化學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關鍵 B.學習化學會使你生活得更健康、更明
C.用化學方法可以合成“長生不老”藥 D.使用無硫火柴可減少大氣污染
7.聯合國衛生組織經過嚴密的科學分析,認為我國的鐵鍋是最理想的炊具,并向全世界大力推廣。其最主要原因是( )
A.價格便宜 B.烹飪的食物中留有人體必需的鐵元素
C.保溫性能好 D.生鐵導熱性能最好
8.化學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 結構的發現,打開了分子生物學的大門;瘜W與 相結合,促進了基因工程的發展,產生了 技術;科學家佛萊明發現了 ,進而進行合成和應用,挽救了許多垂危的病人;材料是 、 的物質基礎。21世紀的“材料之星”是 材料。
【活用所學】
9.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確認,長期或大量攝入鋁元素會對人體的大腦和神經系統將造成損害,建議限制導致人體攝入鋁元素的各種應用。如在生活中盡量少用鋁鍋,根據你的生活經驗,這些受限制的應用還可能包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列舉三項當代社會面臨的三大問題。


第2節 化學研究些什么
【我思我學】
想一想:在初二物理中我們已經知道什么是物質的熔點、密度、沸點以及物質的三態變化,請舉例加以說明。

初二生物中我們在研究呼吸作用時用到了澄清石灰水,你知道用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什么?


查一查:什么是化學?化學研究些什么? 例舉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事例加以說明。


【同步導學】
一、評價要點 
1.知道:化學研究的對象是物質的性質、變化、組成、結構、用途、制法。
2.知道:金剛石的有關組成和性質(硬度、可燃性、元素組成)。
3.了解:性質、變化、組成、結構、用途、制法等要素之間的決定關系。
4.學會:對蠟燭燃燒過程中所發生的物理、化學變化進行分析。
5.學會:探究面粉等有機物是否含碳元素的實驗方法(燒焦)
6.學會:判斷常見變化的屬性。
7.學會:對物質常見物理、化學性質進行描述。
8.知道:“煙”和“霧”的區別。
9.學會:能舉例說明化學變化過程中通常伴隨能量的吸收或釋放。
二、方法指引
1.如何理解化學研究的對象和任務?
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基礎自然科學。
化學研究的對象是物質。鐮刀、斧頭、鐵錘、鐵鍋等是形狀和用途各不相同的物體,但是構成它們的主要成分都是鐵這種物質;冰、雪、露、水蒸氣是不同的物體,但是它們都是水的不同形態。構成物體的鐵、水等即為物質。同一種物質可以構成不同的物體,一個物體也可以由幾種物質構成,可見“物質”與“物體”不是同一概念。物質是宏觀概念,而物體是一個具體的事物。世界上所有的物體,包括生物和非生物以及人體都是由物質構成的,所以說世界是物質的。
2.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與現象之間的聯系與區別是什么?
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往往伴隨著出現發光、吸熱或發熱(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常通過這種方法獲取能量)、變色、氣體的放出或吸收、生成沉淀等現象。這些現象常?梢詭椭覀兣袛嘤袥]有化學變化發生。但是,發生上述某些現象的變化,并不一定是化學變化。例如,白熾燈泡中的鎢絲通電發光、發熱就是物理變化;同樣,沒有明顯伴隨上述現象的變化,不一定不是化學變化。判斷某一變化是否是化學變化,歸根結底在于是否生成了其它物質;而發生物理變化時沒有其他物質生成,只是外形狀態等發生了改變。
3.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相互關系是什么?
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的同時,一定發生物理變化。例如,在發生石蠟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這一化學變化的同時,伴隨著發生了石蠟的熔化、氣化等物理變化。但是,物質在發生物理變化的過程中,不一定發生化學變化。例如,將石蠟放在試管中慢慢加熱,石蠟熔化,然后再冷卻,石蠟又凝固,在這個變化的全過程中,就只有物理變化而沒有化學變化。
4.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的區別是什么?
物質的化學性質,一定要在化學變化中才能表現出。例如石蠟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鎂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鐵在潮濕的空氣中生成鐵銹等性質。
物質的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即能表現出。例如顏色、狀態、氣味、味道、熔點、沸點、硬度、密度、導電性、傳熱性等。
【隨堂檢學】
1.化學變化的主要特征是(  。
A.有顏色變化   B.生成其它物質  
C.有發光發熱現象  D.有氣、液、固三態變化
2.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汽油易燃燒    B.鋼鐵生銹     C.木材燃燒     D.水結成冰
3.成語被譽為中華民族語言的瑰寶。下列成語中,其本意主要為化學變化的是
A.磨杵成針 B.死灰復燃 C.木已成舟 D.積土成
4.有關物質性質的下列敘述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A.標準狀況下氧氣的密度是1.429g•L-1
B.二氧化硫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C.堿式碳酸銅受熱后,綠色粉末會變成黑色
D.液氧降溫加壓能變成淡藍色雪花狀的固態氧
5.下列物質的性質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
A.鎂帶能在氧氣中燃燒,也能在空氣中燃燒
B.加熱堿式碳酸銅生成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
C.氧氣在通常狀況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它不易溶于水
D.面粉在燃燒匙中點燃時也會燃燒
6.蠟燭燃燒之所以是化學變化,是由于蠟燭在燃燒時( )
A.先熔化 B.再發出黃光
C.放出大量的熱 D.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7.葡萄糖和面粉在燃燒匙中燒焦后都得到一種黑色的殘渣——碳,由此說明( )
A.兩者的組成有相似之處 B.兩者的物理性質完全相同
C.兩者的化學性質完全相同 D.兩者的用途相同
8.下列是對物質的一些性質和變化的描述:
①銅在空氣中加熱能跟氧氣反應;②堿式碳酸銅是綠色的固體;③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產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白色的固體;④鐵礦石被粉碎;⑤膽礬是藍色的固體。其中,描述物理性質的是 ,描述物理變化的是 ,描述化學變化的是 ,描述化學性質的是 (用序號填寫)。  
【活用所學】
9.古詩詞是古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下列詩句只涉及物理變化的是( )
A.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B.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C.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D.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10.生活中常見的下列現象,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
A.用防蛀的衛生球消失B.生米煮成熟飯
C.敞口久置的白酒沒有酒味 D.自行車胎炸裂
11.下列社會問題,與化學有關的是(  。
①泡沫快餐盒與白色污染 、跓o氟冰箱與臭氧空洞 ③溫室效應的產生與危害、芷囆履堠と剂想姵氐拈_發
A.①②   B.①②④      C.①        D.①②③④
12.化學研究的對象與物理、生物、數學、地理等其它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不同,它主要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規律,取一塊食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研究,以下不是化學研究領域的是
A.食鹽由什么成分組成 B.食鹽的產地在哪里
C.食鹽有什么性質和用途 D.食鹽的微觀結構如何
13.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是 ;瘜W反應往往伴隨著能量的變化,如用木柴燃燒取暖,就是把 能轉化為 能和 能。
14.如何鑒別下列物質(寫出利用的具體性質)
(1)酒精和水________, (2)廚房中的白糖和食鹽______(3)醬油和醋__________, (4)銅絲和鋁絲__________(5)鐵塊和鋁塊(同體積的)__________(6)晴綸衣服與純羊毛衣服_________其中,必須利用化學性質不同加以區分開的一組是 ____(填序號)。
15.2001年中國消協對部分裝修后的室內環境狀況抽樣測試后發現,近半數存在苯污染。國際衛生組織已把苯定為強烈致癌物質。苯是一種沒有顏色帶有特殊氣味的液體,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點是80.1℃,熔點是5.5℃。苯的化學式為C6H6,在一定條下,苯分別能跟氫氣、溴、濃硝酸、濃硫酸等物質發生化學反應,苯還能在空氣里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苯的物理性質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苯的化學性質有: ________________ __
16.觀察是學好化學的一個重要方法。點燃一支蠟燭,觀察蠟燭(主要成分石蠟)有哪些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剛點燃時的現象 ;點燃一分鐘時的現象 ;用白瓷板壓在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以觀察到      ;蠟燭剛熄滅時的現象 ;熄滅一分鐘后的現象 ;根據以上實驗現象,通過分析與判斷,你的結論是:           ;依據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51547.html

相關閱讀:元素
燃料和熱量
物質的變化
物質組成的表示方法
飲用水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