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化學與社會發展學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九章 化學與社會發展
第一節 化學與能源
第1課時
課前預習
1.常見的能源有: 、 、 、 、 、 等;
2.解決能源危機的一般方法有 、 、

3.燃燒燃料化石有哪些缺點: 。
4.電池是一種 的裝置;電池在充電時,電池內的物質在通電時進行化學反應,將 轉化為 。
5.生活中常見的電池有哪幾種? 、 、 、 等。
課堂練習
6.能量守恒是自然界的基本規律之一。下列能量轉化過程中,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是 ( )
A.用潮汐發電 B.用電燈照明
C.用干電池做電源 D.用電動機帶動水泵將水抽到高處
7.目前我國農村仍在大量地利用燃燒薪柴來獲取能量。從能量的轉化角度來看,這是 ( )
A.化學能轉化為熱能 B.太陽能轉化為熱能
C.化學能轉化為動能 D.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
8、根據課本第227頁的實驗回答問題:
①電流表指針為什么會發生偏轉?
②燒杯內有何現象? ;
③通過該實驗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
課后測試
一、選擇題
9.下列不屬于化石燃料的是 ( )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氣 D.醋酸
10.下列電池不是由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是 ( )
A.干電池 B.蓄電池 C.燃料電池 D.太陽能電池
11.燃料電池是一種將化學反應產生的能量直接轉換成電能的裝置。下列燃料電池比較適合宇宙飛船上使用的是 ( )
A.O2----CH4燃料電池 B.O2----C2H5OH燃料電池
C.O2----H2燃料電池 D.O2----CO燃料電池
二、非選擇題
12、現有下列能源:化石燃料、太陽能、煤氣、汽油、沼氣、氫能、生物燃料、水能、電能。請根據能源的類型填空:
能源類型定 義實 例
一次能源直接來自自然界而未經加工轉換的能源
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直接或間接轉化而來的能源
可再生能源不隨其本身的轉化或被人類利用而減少的能源
非再生能源隨其本身的轉化或被人類利用而減少的能源
13、據中央電視臺2001年4月15日的報道,我國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工作將全面啟動。車用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適量的乙醇形成的混合燃料。使用這種汽油不但不影響汽車的行駛性能,而且可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是一種改善環境的清潔能源。同時,燃料乙醇主要是以糧食作為原料,這對解決我國糧食過剩,促進農業生產良性循環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根據上述報道回答:
(1)乙醇能代替汽油作為燃料,是因為乙醇中含有 元素和 元素;
(2)燃燒乙醇比燃燒汽油減少了對大氣的污染,是因為乙醇中不含有 元素;
(3)乙醇是由糧食中的淀粉轉化而成的,淀粉是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由 和 兩種物質轉化而成的。
14、依據下列描述的內容,將能量轉化形式填在下列方框中。
A.奶牛吃草產出牛奶;
B.葡萄糖在小草內發生病復雜的化學反應轉化成纖維素;
C.小草在太陽光的作用下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氧氣和葡萄糖;
D.牛奶被人食用。

15、請依據下述一系列的能量形式的轉化,設計一個具體的方案來實施它。

16、化學反應都有 生成,同時,化學反應還伴隨著能量變化,通常表現為反應過程中的放熱或吸熱,這是由于反應物、生成物具有的能量不同;瘜W反應的過程,可以看成是“貯存”在物質內部的能量轉化為熱能等能量釋放出來的過程,或者是熱能等能量轉化為物質內部的能量而被“貯存”起來的過程。一定條件下,如果參加反應的反應物所具有的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該化學反應將向環境中釋放能量。
(1)木炭燃燒時,反應物包含的能量可轉化為 (至少寫出兩種);
(2)電解水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根據能量守恒原理,在通常情況下,電解水時,參加反應的水所具有的能量比生成的氫氣和氧氣所具有的能量之和
(選填“高”或“低”),理由是 。

第2課時
課前預習
1.氫氣作為新能源有哪些優點: 、 、

2.實驗室制取氫氣的反應原理是 。
3.實驗室制取氫氣的發生裝置與前面學習過的制取 相似。
課堂練習
4.實驗室制取氫氣時,不需要選擇的儀器是 ( )
A.試管 B.酒精燈 C.導管 D.集氣瓶
5.液氫可用做推進火箭的燃料,這是因為 ( )
A.氫氣難溶于水 B.氫氣沒有顏色
C.氫氣燃燒時放熱多 D.氫氣沒有氣味
6.國家決定推廣乙醇汽油的應用。所謂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適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種燃料。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A.乙醇汽油是一種新型化合物
B.汽車使用乙醇汽油能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
C.用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D.用玉米、高梁發酵可以制得乙醇
7.一種可作為綠色能源的物質X,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X+2O2 CO2+2H2O,根據質量守衡定律判斷X的化學式為 ( )
A.H2 B.CH4 C.CH3OH D.C2H5OH
課后測試
8.下列制取氫氣的操作順序正確的是 ( )
①注入稀硫酸②放入鋅粒③把儀器固定在鐵架臺和④塞好帶漏斗和導管的雙孔塞⑤收集氫氣⑥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①⑥④⑤ C.⑥②④③①⑤ D.⑥③②①④⑤
9.關于用水制取二級能源氫氣,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確的是 ( )
A.構成水的氫和氧都是可以燃燒的物質,因此可以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況下,使所含 的氫成為二級能源
B.設法使太陽光聚焦,產生高溫使水分解產生氫氣
C.尋找高效催化劑,使水分解產生氫氣
D.尋找特殊的化學物質,用于開發廉價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氫氣
10.下表是某城市空氣質量每周公報的部分內容,下列情況對表中三個空氣質量指標不會產生影響的是 ( )
項 目空氣污染指數空氣質量級別空氣質量描述
總懸浮顆粒52



二氧化硫7
二氧化氮24
A.用天然氣作燃料 B.焚燒垃圾 C.汽車排放的尾氣 D.用煤和石油作燃料
11.實驗室制取氫氣常用的藥品是 ,反應現象是 ,反應方程式為 ;還可用 代替稀硫酸,用 和
代替鋅,反應分別表示為 和 。
12.紐扣電池是一種常用的微型銀鋅電池,在電池內裝有氧化銀和鋅等物質。當電池工作時,主要是鋅與氧化銀反應生成一種單質和一種氧化物,從而產生電流,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13.一位同學在實驗室制取氫氣、驗證氫氣的可燃性和制取硫酸鋅固體等實驗時,采取以下操作步驟:
①取一支潔凈的40mL試管、帶導管的橡皮塞、橡皮管以及尖嘴玻璃管組成制氫氣的簡易裝置。
②往試管內裝入鋅粒。
③在試管內注入25mL濃H2S04,立即用帶導管的橡皮塞塞住試管口。
④待有氣體產生時,將尖嘴玻璃管移近酒精燈火焰上點燃氣體。
⑤待試管內反應完畢后,將試管內液體取出,加熱、蒸發、冷卻后得到硫酸鋅固體。
針對上述操作步驟回答:
(1)在進行氫氣制取和可燃性實驗中,缺少的步驟有(并要求指明這些步驟在何時進行) , ;
(2)指出步驟③操作有哪兩處錯了,并簡述理由;如果實驗室只有濃硫酸,該同學如何做才能完成實驗。

(3)步驟②的具體操作是 ;
(4)制取硫酸鋅這一步所用到的儀器是 。
14.氫氣的熱值為1.4×108 J/kg,燃燒產物不污染環境,是一種未來能源。我國于1980年成功地研制出國內第一輛以氫氣為動力的汽車。若這種汽車行駛l h需1.68×108 J的熱量,則每小時需要消耗氫氣 g(不計熱量損失)。
15.據報紙登載,深圳某商場開業慶典時,店外掛的氫氣球因人群擁擠而被擠破,遇上點燃的香煙,引起爆炸,并引發鄰近一串氫氣球爆炸。迅速掠過的火苗燒了一些顧客的頭發,并淺度灼傷20多人的皮膚。請簡要回答:
(1)以上事實說明氫氣具有什么化學性質 ,發生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 。
(2)某興趣小組在進行探究時,試驗用相對原子質量為4的稀有氣體氦氣,作為大型升空氣球的氣體,其原因是:
① 。② 。
第二節 化學與材料
課前預習
1.材料大致分為 、 、 、 四類;請各舉一
例 、 、 、 。
2.合成材料一般包括 、 、 三類。
3.人造纖維是以 和 為原料加工而成的;
合成纖維是以 、 、 、 和空氣為原料,經過一系列化
學反應制造而成的。
4.我國環境保護亟待解決的“白色污染”問題是指 造成的污染。用來包
裝食品的塑料是 。
課堂練習
5.納米材料被譽為2l世紀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納米碳管是一種由碳原子構成的直徑 為幾個納米(符號為nm,lnm=10-9m)的空心管。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納米碳管是一種新型的有機化合物
B.納米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燒,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C.納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積大,吸附能力強
D.納米碳管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
6.一種新興的金屬由于其密度小、延展性好、耐腐蝕性強,它和它的合金材料在航空、航 海和化學工業中正逐步取代鋁和鋁合金材料而被廣泛應用,該金屬是 ( )
A.鋅 B.鈦 C.鎂 D.錳
7.區別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的最佳方法是 ( )
A.顏色 B.硬度 C.溶解性 D.燃燒,聞氣體的氣味
8.美國和日本的三位科學家以導電有機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成果榮獲2000年度諾貝爾化學獎。他們用碘來摻雜聚合物,使其導電能力增強107倍,具有金屬般的導電能力。碘(I2)屬于 ( )
A.金屬單質 B.非金屬單質 C.化合物 D.混合物
課后測試
一、選擇題
9.用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和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為原料可生產耐高溫、高強度的陶瓷,可用來制造發動機零件。這種物質是 ( )
A.Si02 B.A12O3 C.A1N D.Fe2O3
10.下列各種材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 )
A.用于制作人造衛星天線的鈦~鎳形狀記憶合金
B.用于制作納米陶瓷材料的氮化硼
C.用于制作燈飾外殼材料的聚苯乙烯塑料
D.用于制作飛機機翼、火箭錐頭的碳纖維材料
11.在自然條件下難以破壞、分解,長期堆積會破壞土壤結構,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生存的“白色污染”是指 ( )
A.白色垃圾的污染 B.石灰窯生產生石灰造成的污染
C.廢舊塑料的污染 D.白色涂料的污染
12.單晶硅是制作電子集成電路的基礎材料。科學家預計,到2011年一個電腦芯片上將會 集成10億個晶體管,其功能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得多,這對硅的純度要求很高。用化學方法可制得高純硅,其化學方程式為:
①Si02+2C Si+2C0 ②Si+2Cl2 SiCl4 ③SiCl4+2H2 Si+4HCl
其中反應①③屬于 ( )
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
13.用羥基磷酸鈣為原料生產的陶瓷能夠制造人工骨、人工關節及人工假牙。已知其化學 式中除鈣離子外還含有3個PO43-離子、1個氫氧原子團,則其化學式是 ( )
A.Ca5(OH)(P04)3 B.Ca3(OH)(PO4)3 C.Ca2(OH)(PO4)3 D.Ca6(OH)(PO4)3
14.不粘鍋的內壁有一薄層聚四氟乙烯的涂料,它的化學式可表示為(CF2CF2)m(m為正整數)。下列關于聚四氟乙烯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該物質是由碳和氟氣(F2)組成的混合物
B.該物質分子中碳、氟(F)原子個數比為1:2
C.該物質中含氟的質量分數為76%
D.該物質應該是一種化學穩定性很強的物質
二、非選擇題
15.認真回想自家廚房里的鍋、碗、瓢、盆及各種炊事用具的名稱,按材料所屬類別填入下表(至少舉一例):
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合成材料復合材料

16.請寫出燃料法區別聚乙烯、聚氯乙烯的實驗現象:
是否有火焰是否有煙氣 味
聚乙烯
聚氯乙烯
17.鈦(Ti)因為具有許多神奇的性能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常溫下鈦不和非金屬、強酸反應,紅熱時,卻可與許多常見非金屬單質反應,鈦是航空、軍工、電力等方面的必需原料,地殼中含鈦礦石之一種稱為金紅石(TiO2)礦石。目前大規模生產鈦的方法是:
第一步:金紅石、炭粉混合在高溫條件下通入氯氣制得TiCl4和一種可燃性氣體,該步反應發生的化學方程式是 。
第二步:在氬氣的保護下,用過量的鎂在加熱條件下與TiCl4反應制得金屬鈦。
(1)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如何由上述所得產物中獲得純凈金屬鈦?簡述主要步驟并寫出有關化學方程式。
第三節 化學與環境
第1課時
課前預習
1.目前空氣污染物較多,危害較為嚴重的主要有: 、 、 和 。
2.一氧化碳對人體有毒,是因為 。
3.空氣污染嚴重損害了 ,影響 ,破壞 。
4.空氣中二氧化硫主要來自于 ;
一氧化碳主要來自于 ;
二氧化氮主要來自于 ;
可吸入顆粒主要來自于 ;
5.酸雨是指PH值 的降水。
課堂練習
6.硫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有: 、 、 ;
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有: 、 、 ;
酸雨的形成過程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
、 或 。
7.厄爾尼諾現象產生的原因之一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劇增。為減緩此現象,最理想的燃料是 ( )
A.優質煤 B.天然氣 C.汽油 D.氫氣
8.據環保部門監測,造成大氣污染物的主要物質是:總懸浮顆粒(粉塵)、二氧化硫及氮和碳的氧化物,你認為造成大氣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 ( )
①煤燃燒排放的煙塵和氣體 ②汽車排放的尾氣 ③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所釋放的氣體 ④空氣與土壤、水長期接觸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酸雨、臭氧層破壞、溫室效應和土地荒漠化是當今人類面臨的嚴重環境問題。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在冰箱中使用含氟致冷劑,會破壞臭氧層
B.大量使用礦物燃料會導致溫室效應
C.大量含硫燃料的燃燒會導致酸雨的增多
D.氣候變暖是導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課后測試
一、選擇題
10.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
A、氮的固定 B、光合作用 C、酸雨的形成 D、保險絲的熔斷
11. 用I2O5可以測定空氣受CO污染的程度,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I2O5+5CO==I2+5CO2,根據生成C02的多少,可以判斷CO的含量。關于這個反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參加反應的I2O5的質量等于生成的I2的質量
B.參加反應的各物質中的氧原子總數等于生成的CO2中的氧原子總數
C.反應物所含元素種類與生成物所含元素種類不一定相同
D.參加反應的I2O5和CO的質量比等于生成的I2和CO2的質量比
12.據報道,國家有關部門對家庭裝飾材料進行抽查,發現具有毒氣污染的材料占68%,它們會釋放出300多種能引發三十幾種疾病的有害物質;三氯乙烯就是其中的一種,它的化學式(分子式)為C2HCl3,下面對三氯乙烯的敘述正確的是 ( )
①該物質由碳、氫、氯三種元素組成;②該物質是由多種原子構成的純凈物;③該物質中碳、氫、氯元素的質量比為2:1:3;④該物質是由三氯乙烯分子構成的化合物;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二、非選擇題
13.酸雨有哪些危害?

14.從污染源的角度考慮,我們應該如何防治和減少大氣污染?

15.閱讀下列短文,回答問題。
汽車作為曾經推動人類文明向前躍進的現代社會的產物,在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便捷舒適 的同時,對自然生態環境的惡化也有難以推卸的責任。據2002年6月5日某市政府發布的 “2000年環境狀況公報”稱:該市大氣污染主要來源于工業污染和汽車尾氣,99%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排放來源于汽車尾氣,去年的降雨中有90%是酸雨。該市近幾年來汽車擁有量的增長達20%。
另據報道:將氫氣應用于汽車發動機的技術已在我國研制成功;以酒精為燃料的汽車已在北京市、河南省使用;該市也有一部分汽車改用液化氣作為燃料。
試回答:新課標第一網
(1)汽車尾氣中的大氣污染物有(寫化學式): 、 ;
(2)該市將部分汽車排氣管加裝三效轉換器,促使一氧化碳在排氣管內與空氣作用轉化為二氧化碳,其反應方程式為 。
(3)就目前的情況看,氫氣作燃料的汽車要投入使用前,你認為還要研究解決的問題有:
。
(4)若實驗用氫氣汽車行駛lkm,需要2858kJ能量,F這輛車行駛30km,需 g氫 氣(已知每克氫氣燃燒放出142.9 kJ能量)。
第2課時
課前預習
1.造成水體污染的途徑有: ,
, 。
2.一般垃圾的處理措施有 、 和 。
3.指出下列徽標的名稱:

課堂練習
4.北京在申辦2008年奧運會時提出了“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綠色奧運”的口號。為了使2008年北京奧運會辦成綠色奧運會,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
A.關閉所有的化工企業 B.用天然氣逐步取代民用燃煤
C.提高污水處理率 D.降低機動車輛的尾氣污染
5.“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應該分類回收。生活中廢棄的鐵鍋、鋁制易拉罐、銅導線
等可以歸為一類加以回收,它們屬于 ( )
A.氧化物 B.鹽 C.金屬或合金 D.堿
6.不會加劇酸雨、臭氧層空洞、溫室效應等環境問題的是 ( )
A.使用太陽能淋浴器 B.燃燒煤
C.超音速飛機尾氣排放 D.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劑
7.水污染在全球相當普遍,下列采取的措施可以減少水污染的是 ( )
①工業生產中的廢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經過處理再排放;②農業上控制化肥和農藥的使用; ③減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等氣體的排放;④提倡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②④ D.全部
8.太湖水體富營養化,原因之一是太湖周圍居民使用的洗衣粉中含有的一種元素,造成水生植物繁殖迅速,水質被污染。該元素是 ( )
A.Na B.S C.P D.O
課后測試xkb1.cn
一、選擇題
9.近年來,我國近海不斷發現有“赤潮”現象,而且大量魚類死亡,導致魚類死亡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①生活用水或某些工業廢水中含有比較豐富的營養物質,排放人海后,造成海洋中的藻類過度繁殖,使水中缺氧;②養殖業本身投放了過剩餌料,使海水富營養化,藻類過度繁殖,水中缺氧;③有些藻類本身有毒,被魚類吸食,中毒而死;④藻類被魚鰓吸附,使魚類呼吸困難,窒息而死。
A.①②③④ B.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我國三峽工程所提供的水電,相當于每年燃燒3000萬噸原煤的火力發電廠產生的電能,因此三峽工程有助于控制 ( )
A.溫室效應和酸雨的產生 B.白色污染
C.臭氧層空洞 D.農藥、化肥的污染
11.生態旅游是指:以大自然為基礎,涉及自然環境的教育、解釋與管理,使之在生態上可持續的旅游。對于如何將傳統旅游向生態旅游轉化,使之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新增長點,下列建議或認識不合理的是 ( )
A.要求旅客將垃圾分類放置
B.重點古建筑和自然景觀要適當控制日接待游客量
C.提供使用以電力或太陽能為動力的汽車來取代傳統燃油汽車
D.將收集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倒入河流,以減輕當地的污染
二、非選擇題
12.根據6月5日(世界環境日)某市公布的2001年環境質量公報,與2000年相比,該市空氣中二氧化硫含量上升6.9%,全市酸雨總發生頻率為30.8%,比上一年升高7.5個百分點,全市降雨平均酸性略強于上一年。
(1)二氧化硫主要來自 ;
(2)測定雨水的酸堿度可以采用 試紙;
(3)下列控制酸雨的措施合理的是(填序號) 。
a.使用脫硫煤 b.加高工廠的煙囪 c.用廢堿液吸收煙氣中的二氧化硫
13.二氧化硫是大氣污染物之一。我國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對空氣中二氧化硫的最高濃度(單位體積的空氣中所含二氧化硫的質量)限值如下表所示:
濃度限值(mg/m3)
一級標準二級標準三級標準
0.150.500.70
為測定某地空氣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某中學環保小組按右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如下實驗:向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含碘(I2)1.27 mg的碘溶液,再加入2—3滴淀粉溶液(淀粉遇I2變藍色),通過抽氣裝置抽氣,使空氣由導氣管進入試管與碘溶液充分接觸,當溶液由藍色變為無色時,恰好完全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S02+I2+2H20=H2S04+2HI。實驗過程中進入試管內的空氣的總體積為1000 L。請通過計算判斷出此空氣中二氧化硫的濃度級別。
第九章達標測試
一、選擇題
1.宣傳科學知識,揭露偽科學是中學生的義務。下列說法中屬于偽科學的是達( )
A.用液態氫作燃料發射火箭 B.用熟石灰降低土壤酸性
C.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 D.吸煙、飲酒能夠預防“非典”
2.為了增加汽車輪胎的耐磨性,常在制輪胎的橡膠中加入的耐磨物質是 ( )
A.石墨粉 B.活性炭 C.木炭粉 D.炭黑
3.新能源應具有原料易得、燃燒時產生熱量多、且不會污染環境的特點。這種前途廣闊的能源是 ( )
A.煤 B.石油 C.煤氣 D.氫氣
4.水可以造福人類,但水被污染卻給人類造成災難。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面①~⑤項
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 ( )
①控制水中所有動植物的生長;②不任意排放工業廢水;③禁止使用農藥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經過凈化處理后再排放;⑤控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防止酸雨的形成。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5.S02和C02的大量排放分別是造成酸雨和溫室效應的直接原因。S02與C02比較,在性質上有一些共同點,如:密度都比空氣大,均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等;也有不同點,如:SO2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且有毒,S02可使品紅溶液褪色。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可用品紅溶液區別SO2和CO2
B.SO2和CO2分子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不相同新 課標 第一 網
C.某無色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該氣體一定是CO2
D.某無色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該氣體不一定是CO2
6.“綠色化學”是21世紀化學發展的主導方面。“綠色化學”要求從根本上消除污染,包括“綠色生產”和“綠色銷毀”等內容。以下做法屬于“綠色化學”的是 ( )
A.將垃圾廢物澆上汽油焚燒 B.開發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
C.讓工業廢水直接排入長江中 D.杜絕污染源
7.下列有關環境問題的認識中,錯誤的是 ( )
A.機動車尾氣的排放不會污染大氣
B.大量燃燒礦物燃料會導致“溫室效應”
C.植樹造林有利于遏制沙塵暴的發生
D.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會污染水源
8.CO2氣體排放過多會造成地球溫度升高,引起許多生態問題。1997年聯合國各成員國就如何減少CO2等的排放量達成一項《京都議定書》,但作為世界上最大的CO2排放國的美國卻拒不執行,這是對世界環保事業的重大破壞。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控制CO2排放的是( )
A.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提高核電在電力生產中的份額
B.積極開發利用氫能源、太陽能、地熱能和潮汐能等新能源
C.鼓勵家庭購買轎車,適當限制公共交通的發展
D.積極開展綠化國土的行動,建立綠色家園
9.電線外面的塑料層是由聚氯乙烯(PVC)制作的,其化學式可表示為(CH2CHCl)n,(n為正整數)。下列關于聚氯乙烯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該物質是由碳、氫、氯三種元素組成的 B.該物質燃燒時有刺激性氣味產生
C.該物質具有較好的絕緣性能 D.該物質的薄膜可用于包裝食品
10.實驗制取H2一般有以下五個步驟:①檢查裝置氣密性;②向長頸漏斗中注入鹽酸;③
按要求裝配好儀器;④收集氣體;⑤向反應容器中放入鋅粒。其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
A.①③②⑤④ B.③①②⑤④ C.③①⑤②④ D.①③⑤④②
二、填空題
11.請寫出區別下列各組物質所用試劑或方法
①葡萄糖粉末和可溶性淀粉 ;
②棉紗和純羊毛線 ;
③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塑料 ;
12.從氧氣、鐵、碳酸氫銨、鋅粒、鹽酸、稀硫酸、石灰石等七種物質中選擇反應物,按下列要求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每種物質限選用一次)
(1)沒有固體生成的分解反應: 。
(2)有黑色固體生成的化合反應: 。
(3)有氣體生成的置換反應: 。
(4)有氣體生成的復分解反應: 。
13.我們生活的地球表面有一層厚厚的空氣,它不僅起著調節氣候的作用,同時還是人類和一切動植物的生命支柱,此外,空氣還是人類進行生產活動的重要的、廉價的自然資源。試回答:
(1)潔凈的空氣按體積分數計算,大約是:氮氣占 ,氧氣占 ,稀有氣體占0.94%,二氧化碳占 ,其他氣體和雜質占O.03%。
(2)在18世紀70年代,科學家 通過實驗得出了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結論。
(3)隨著現代化工業的發展,人類在進行生活、生產活動中,改變了部分地區空氣的成分,損害了人體健康,影響了作物的生長,造成對自然資源以及建筑物的破壞。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① ,② ,③ ,④ 。
(4)寫出兩條防止空氣污染,發展生產改善環境的建議
① ;
② 。
14.“納米材料”特指粒徑在lnm---100nm(1nm=10-9m)的顆粒,納米材料和納米技術的應用幾乎涉及現代工業的各個領域。用納米級的某種氧化物作催化劑,使汽車尾氣中的CO跟NO反應轉化為兩種氣體,其中一種可參與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種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這兩種氣體是 ,寫出CO與N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三、探究題
15.嚴聰等同學以“串場河水污染情況調查”為研究性課題,請你參與他們的研究,回答下列小問題。
(1)為較準確地測定河水樣品的酸堿度,你建議使用 (填序號)。
A.紫色石蕊試液 B.藍色石蕊試液 C.無色酚酞試液 D.pH試紙
(2)通過網上查詢得知,用于測定磷含量的試劑是鉬酸銨[化學式為(NH4)2MoO4],請問鉬酸銨中鉬(Mo)元素的化合價是 。
(3)以下幾種研究方案中,你認為不恰當的是 (填序號)。
A.請教專家、老師后,進行氮、磷、鉀等元素含量的測定
B.考慮到沿河建有硫酸廠,擬用氯化鋇和稀硝酸檢驗河水中是否含有硫酸根離子
C.只到串場河上游取水樣進行研究
D.調查沿河生活污水、工廠廢水及化肥農藥的使用情況
(4)研究報告里提出了以下設想,你認為不合理的是 (填序號)。
A.禁止沿河工廠將未經處理的污水向河流中直接排放
B.城市生活污水要經凈化處理達標后才能排放
C.指導農民科學合理地使用化肥、農藥
D.在河流中投放化學試劑使氮、磷、鉀轉化為不溶物沉降
16.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等各種形式的大氣降水。它主要是由含硫燃料(煤和石油)燃燒和金屬冶煉廠釋放的二氧化硫氣體造成的。酸雨的危害極大,減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對保護環境是非常重要的。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取剛降到地面的酸雨水樣,每隔一定時間測定其pH,數據如下:
測定時間(分鐘)0124
pH4.734.624.564.55
(1)由測定的數據可知,在測定的4分鐘內的酸雨水樣的酸性 (選填“減弱”或“增強”);
(2)在測定的時間內,酸雨水樣pH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酸雨中的亞硫酸(化學式是
H2SO3)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為硫酸的緣故。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7.去年12月11日廣西金秀縣境內發生一起私運砒霜(As2O3)翻車事故,二十多噸劇毒物散落在山坡和溪流中,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砒霜除劇毒性外還有與二氧化碳相似的化學性質。緊急關頭政府采取兩條應急措施:其一將溪流改道,控制污染擴散;其二在劇毒物散落區域撒大量生石灰,將劇毒物轉化為難溶于水的低毒物亞砷酸鈣[Ca3(AsO3)2]。應急措施中的部分化學原理是:
(1)砒霜與水反應主要生成亞砷酸,其化學方程式是(配平):
As203 + H20 —— H3AsO3
(2)用生石灰消毒時發生了一系列化學反應,請寫出其中兩個化學方程式:
① ;
② 。
18.請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為了保護人體健康,預防和控制室內空氣污染,2003年7月1日,國家將實施新的《室內空氣質量標準》,該標準對室內空氣質量做了明確規定,部分指標如下:
序 號參數類別參 數單 位標準值
物質名稱化學式
5化學指標二氧化硫略mg/m30.50
6二氧化氮略mg/m30.24
7一氧化碳略mg/m310
8二氧化碳略%0.10
9氨氣NH3mg/m30.20
10臭氧O3mg/m30.16
11甲醛CH2Omg/m30.10
12苯C6H6mg/m30.11
16可吸入顆粒mg/m30.15
材料2:2002年9月19日《中國環境報》以“教室空氣污染不容忽視”為題,報道了新學期北京一些中小學教室因假期裝修而引起甲醛(化學式為CH20)、苯(音ben、化學式為C6H6)、氨氣等氣體污染的問題。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在材料l的表中,除16項外,屬于無機物的有(寫化學式) ,屬于有機物的有(寫化學式) ;
(2)冬天,農村中小學教室內常用燃煤爐子取暖。煤燃燒所產生的污染空氣的物質主要有 ,其中導致煤氣中毒的氣體是 。
(3)研究表明,非典病毒“SARS”的大小(1.5×10-7m)與我國空氣中的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顆粒物的大小 (10-5--10-7m)相仿,“SARS”病毒易附著、存活在可吸入顆粒物上,并隨著可吸入顆粒物進入人體內。為了減少“SARS”病毒借助空氣污染物傳播的機會,你認為采取哪些措施可減少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的含量?

19. 美國《科學美國人》雜志在1971年7月刊登的“地球的能量資源”一文中提供了如下數據: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能的幾條主要去路:
①直接反射52,000×109 kJ/s
②以熱能方式離開地球81,000×109 kJ/s
③水循環40,000×109 kJ/s
④大氣流動 370×109 kJ/s
⑤光合作用 40×109 kJ/s
請選用以上數據計算:
(1)地球對太陽能的利用率約為 ;
(2)通過光合作用,每年有 kJ的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每年按365天計);
(3)每年由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02)為我們生存的環境除去二氧化碳的質量為A。試根據能量關系列出A的計算式。設每生成一分子葡萄糖(C6H1206)消耗能為Q kJ。 A= g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56626.html

相關閱讀:物質組成的表示方法
飲用水
元素
燃料和熱量
物質的變化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