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2屆中考化學考點生命之源——水提綱復習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
一、水資源與保護
1.地球上總水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資源很少。
2.自然界的水包括海洋水(占全球球儲水量的 ,且海水蘊藏著豐富的化學資源,按目前測定,海水中含有化學元素 多種)、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氣水、生物水等。
3.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面臨缺水危機的原因是:
淡水資源不充裕,淡水只約占全球儲量的 ,可利用的只約占其中的 ,
不足總水量的1%,而且分布不均勻,污染越來越嚴重。
我國水資源總量2.8X1012m3,居世界第 位。但人均水量只有2300m3左右,約為世界人均水量的 ,居世界第 位。
4.水體污染的主要來源:工業生產中廢水未達標排放;農業上化肥、農藥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5.保護水資源的措施一方面節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要防止水體污染。
6.預防和消除水體污染的措施有:
(1)減少污染物的產生。
(2)對被污染的水進行處理使之符合排放標準。
(3)農業上提倡使用農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
(4)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后再排放。
二、水的凈化與純化
1.過濾是一種從液體中分離出不溶性固體的方法,利用它可將不溶于水的固體雜質與水分離開。
⑴過濾操作中要做到“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不要留有氣泡
二低:a.漏斗內濾紙邊緣低于漏斗口邊緣
b.漏斗內液面低于濾紙邊緣
三靠:a.傾倒液體時,燒杯與玻璃棒接觸
b.玻璃棒末端與漏斗內三層濾紙處接觸
c.漏斗下端與承接濾液的燒杯內壁接觸
⑵通過過濾濾液仍然渾濁可能的原因:①濾紙破損;②濾液邊緣高于濾紙邊緣;③儀器不干凈等。對仍渾濁的濾液應再過濾一次,直到澄清為止。
日常生活中可采用下列物品代替實驗室中的過濾器來過濾液體。如砂石過濾層、活性炭層、蓬松棉、紗布等。
2.活性炭既能濾去液體中的不溶性物質,還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雜質。
3.凈化水的方法有: 等方法。
若單一操作,相對凈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順序是:
4.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叫 水;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叫 水。
⑴硬水和軟水的區分方法:
①加熱或長久放置后有水垢產生的水是 水。
②向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很少的水是 水,有大量泡沫出現的水是 水。
⑵硬水給生活和生產帶來的危害:
①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費肥皂,也洗不凈衣物,時間長了會使衣物變硬。
②燒鍋爐,用硬水易使鍋爐內結水垢,不僅浪費燃料,嚴重時可能引起爆炸。
⑶硬水軟化的方法:
①生活中通過將水煮沸或暴曬。
②實驗室里用制取蒸餾水的方法。
三、化學式與化合價
1.化學式。用元素符號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叫化學式。
(1)化學式的意義(以H2O為例):
分類意義實例
宏觀①表示一種物質水
①表該示物質組成元素水是由H、O兩種元素組成的
微觀①表示物質的一個分子一個水分子
②表示物質的分子構成每個水分于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如:
寫出下列符號的意義:
3Fe ,5Al2O3 ,2H2 .
寫出下列化學語的符號:4個鈉離子: ,2個氯氣分子: ,氮氣 , 4個硫酸分子: ,氧元素: ,3個碳酸鈉分子:
2.化學式的書寫根據。
(1)因為物質的組成是通過實驗測定的,因此化學式的書寫必須依據實驗結果。
(2)還可以應用元素的化合價來推求。
3.化合價。
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組成,即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個數比,化學上用“化合價”表示原子間相互化合的數目。
(1)化合價的一般規律:
①化合價有正價和負價。
a.氧元素通常顯 價;
b.氫元素通常顯 價;
c.金屬元素跟非金屬元素化合時,金屬元素顯 價,非金屬元素顯 價;
d.一些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顯不同的化合價。
②在化合物里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 。
③元素的化合價是元素的原子在相互形成化合物時表現出來的一種性質,因此,在單質分子里,元素的化合價為 。
(2)常見元素及原子團的化合價:
+1價K、Na、H、Ag、NH4+2價Ca、Mg、Ba、Zn、Cu
-1價F、Cl、I、OH、NO3-2價O、S、SO4、CO3
4.化合價與離子符號的書寫有一定的區別:
化合價離子
表示方法用+1、+2、-1、-2……表示標在元素符號的正上方(“1”不省)用+、2+、-、2-……表示標在元素符號右上角(“1”省去)
實例+1 -1-1 +2
Na、Cl、OH、CaNa+、Mg2+、Al3+、Cl-、SO42-
聯系與區別同種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和離子電荷通常在數值上相等,位置不同,正、負號的寫法不同。
5.化學式的書寫
(1)氧化物的化學式書寫: 在右,例如,二氧化碳: ,氧化鎂: ,
(2)一般化合物書寫:金屬元素的符號在 ,非金屬元素的符號在 。
例如,氯化鈉: ,氧化鐵: ,硫酸鋁: ,氯化鋅
(3)用化合價原則書寫:一般正價在 ,負價在 。
例如:氯化氫: ,氧化汞: ,碳酸鎂: ,過氧化氫:
6.化學式的讀法:從右至左讀作“某化某”。如CuO: , H2S
若含酸根的化合物,讀作“某酸某”。如:CuSO4 ,KMnO4
(NH4)2CO3 , AgNO3
若含氫氧根的化合物,讀作“氫氧化某”。如:NaOH
Ca(OH)2 ,Cu(OH)2
7.相對分子質量及其計算:
(1)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例:CaCO3的相對分子質量=
CO(NH2)2的相對分子質量=
(2)計算物質組成元素的質量比:
例:H2O中各元素的質量比=
NH4NO3中N、H、O各元素的質量比=
(3)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
例:NH4HCO3中氮的質量分數=
KClO3中氧的質量分數=
CuSO4?5H2O中氧的質量分數=
四、質量守恒定律與化學方程式
(一)質量守恒定律
1.質量守恒定律: 。這個規律就叫做質量守恒定律。
2.質量守恒的原因:化學反應是反應物的原子重新組合轉變成生成物的過程。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 沒有改變,原子的 沒有增減,原子的 沒有改變。
3.理解和運用質量守恒定律時應注意:
(1)質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一個普遍規律,因此它是一切化學反應必然遵守的一個定律。而物理變化不屬于此定律研究的范疇。
(2)質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內容僅是指“質量”,不能推廣到其他物理量。
(3)強調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這里“參加反應的”不是各物質質量的簡單相加。是指真正參與了反應的那一部分質量,反應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沒有參加反應(反應剩余的)。
4.質量守恒定律可理解為“五個不變”,“兩個一定改變”,“兩個可能改變”。

(二)化學方程式
1.化學方程式: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叫化學方程式。
2.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1)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
(2)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各物質的質量比。
(3)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分子或原子個數比。
3.化學方程式的讀法:
例如 2H2+O2 2H2O的讀法:
(1)氫氣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水。
(2)每 份質量的氫氣和 份質量的氧氣反應生成 份質量的水。
(3)每 個氫分子和 個氧 反應生成 個 。
4.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
(1)以客觀事實為基礎;(2)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5.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
(1)寫:根據實驗事實寫出 的 。
(2)配:配平化學方程式,在化學式前面添上適當的化學計量數,使各種元素的原子個數反應前后相等。
(3) 等:將短線(或箭頭線)改為等號。
(4) 注:注明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的狀態,氣體用“↑”,沉淀物用“↓”。
6.化學方程式常用的配平方法:
(1)最小公倍數法:先找出反應前后同種元素原子在不同種分子中的個數,然后求其最小公倍數,進而確定化學方程式左、右兩邊的化學式前面的化學計量數,使化學方程式配平。
(2)奇數配偶數法:先找出次數較多,且式子兩邊的原子個數一奇一偶的元素,將奇數配成偶數,然后,以該化學式和所配化學計量數為依據,找出其他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使化學方程式配平。
(3)觀察法:由反應中組成比較復雜的化學式(原子數目多)為起點,求出化學式中易配平原子的化學計量數,然后依據原子守恒確定其他物質的化學計量數。
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標明反應基本類型,并配平:
磷在空氣中燃燒:
鐵在氧氣中燃燒:
用碳還原氧化銅:
用金屬置換出酸中的氫:
用鐵置換出硫酸銅的銅: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原理:
甲烷的燃燒:
二氧化碳的檢驗原理:
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原理: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反應:
(三)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1.對計算步驟和方法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幾點:
(1)計算過程必須規范,步驟可概括為“一設、二寫、三列、四解、五答”。
(2)各代入量均指純凈物的質量。若物質不純必須換算成純凈物的質量才能代入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
(3)計算中所用的質量必須是實際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
(4)計算過程中各物理量單位必須對應統一,單位要帶入計算過程。
2.常見基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類型:
(1)已知反應物的質量求生成物的質量。
(2)已知生成物的質量求反應物的質量。
3.計算過程中可能用到的公式:

4.利用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易發生的幾個錯誤:
(1)題意理解不清,答非所問。
(2)化學方程式書寫錯誤,使計算失去正確的依據。
(3)單位不統一,有時把體積直接代人進行計算。
(4)把不純物質的量當作純凈物的量代入。
(5)粗心大意,求算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時出現錯誤。
練習題:
1、人體中鈣元素存在于骨骼、牙齒中,以羥基磷酸鈣晶體[Ca10(PO4)6(OH)2]形式存在.牛奶中含鈣豐富又易吸收,且牛奶中鈣和磷的比例合適,是健骨的理想食品.下圖是某純牛奶包裝標簽的部分文字.仔細閱讀后回答下列問題:
純牛奶
配料:鮮牛奶
保質期:8個月
凈含量:250 mL
營養成分:(每100 mL)
鈣≥0.11 g
脂肪≥3.3 g
蛋白質≥2.9 g
(1)Ca10(PO4)6(OH)2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
(2)包裝標簽上脂肪≥3.3 g,是指100 mL牛奶中含脂肪至少為3.3 g.那么一盒(250 mL)牛奶中至少含鈣    g(精確至0.01 g).
(3)求羥基磷酸鈣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
(4)若人體每天至少需0.6 克鈣,且這些鈣有90%來自牛奶,則1人每天至少要喝幾盒該種純牛奶
2、2010年初,我國大部分地區抗擊冰雪中融雪劑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其中一種融雪效果好、無污染的融雪劑的主要成份是醋酸鉀(CH3COOK)。請回答:
(1)醋酸鉀中C、H、O元素的質量比為
(2)醋酸鉀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鉀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保留一位小數)。
3、為分析某可燃物的成分,將可燃物2.3克與足量的氧氣反應,經測定生成物中只有4.4克二氧化碳和2.7克水,此可燃物中一定含有哪些元素?

4.要制取1.6克氧氣,需分解高錳酸鉀的質量是多少?

5.用10克含碳酸鈣80%的石灰石跟足量的稀鹽酸完全反應,可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是
6、為了測定某銅鋅合金的組成,王華稱取10 g該合金粉末,在粉末中連續三次加入稀鹽酸反應。每加一次鹽酸,王華記錄所得氣體的質量,測得實驗數據如下: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連續加入鹽酸的體積(ml)101010
生成氫氣的質量(g)0.080.080.04
求出該合金中銅的質量分數。

7、某課外活動小組為測定當地石灰石中含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取來了一些礦石,并取稀鹽酸200g,平均分成4份,進行實驗,結果如下:
實驗1234
加入樣品的質量/g5101520
生成CO2的質量/g1.543.084.4m
⑴哪幾項反應中鹽酸有剩余______________;⑵ m= ______________;
⑶試計算這種石灰石礦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8、、實驗室取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15.5g,加熱制取氧氣,待充分反應后,冷卻,稱得固體殘渣的質量為10.7g。為節約藥品,將固體殘渣放入足量的蒸餾水中,充分溶解后過濾,回收二氧化錳和濾液。計算:
①生成氧氣的質量是多少,
②回收得到二氧化錳的質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59893.html

相關閱讀:飲用水
燃料和熱量
物質的變化
元素
物質組成的表示方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