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蓓佳
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熟讀課文,能復述故事情節,理清思路,找出文中的主要矛盾沖突。
學習本文運用心理描寫,通過展示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來塑造人物形象的寫法。
2.情感與態度目標:理解作者以“心聲”為標題的深刻含義,培養愛心和平等待人的美好品質。
重點與難點
本文重點是弄清“心聲”含義,在熟識小說情節的基礎上,分析小說人物形象進行歸納。小說在塑造人物時主要運用心理描寫,這是本課的難點;初次接觸小說,側重引導他們體會心理描寫的特點和作用。
方法:教學角度:自主閱讀—一將閱讀的自主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讀、自說、自理、自評等活動完成對課文的感知、理解和把握并掌握自主閱讀的方法和基本技能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設計:
一、導入:教師配樂朗誦;選取幾篇有代表性的表達學生心聲的作品,讀出同學面對生活、學習的煩惱。
教師小結:有一些淡淡的憂愁流露,面對人生,成長中的我們有太多的話要說,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小說《心聲》,去聽聽主人公的心聲。
二、整體性閱讀
(課前熱身:小說的三要素;本課的教學目標)
1.學生標示段序并疏解疑難字詞,自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
沙啞( ) 發窘( ) 抽噎( ) 恍惚( )( )
????( )( ) 妒忌( ) 簪子( ) 撒嬌( )
2.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提取故事主要情節進行復述。
提示:兩步走:課文變換了幾個場景?
在這幾個場景中哪些人具體發生了什么事?
(學生在回答了這幾個問題之后,基本上掌握了故事情節,并能完整地復述故事)
3.在復述的基礎上,進一步梳理故事情節把握文章內容。
故事的開端:李京京朗讀課文的請求遭到拒絕。
故事的發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獨特的體驗朗讀課文。
(1)李京京在樹林子里的朗讀、體會和回憶。
(2)李京京糾正同學的朗讀遭到嘲笑。
故事的高潮和結局:李京京勇敢舉手,在公開課上朗讀了課文。
三、突破性閱讀
1.學生自主閱讀(重在體驗感悟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變化),教師引導學生調動自己的生活經歷和生活體驗進行個性化解讀,并設計話題讓學:討論。
出示話題并進行討論:
小說著重刻畫了幾個人物形象?文中的李京京有著怎樣的生活經歷?你喜歡這個人物形象嗎?結合小說內容談你的看法和理由。
教師引導學生所應把握的基本點:李京是一個樸實真誠、善良而寬容、自信而勇敢、對生活有著美好愿望、執著追求真善美的少年。
2.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閱讀全文,討論:李京京的心聲是什么?(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結合小說中具體的語句,表情朗讀心理描寫的句子或段落談談自己的依據或感悟)
設計原則:在多數同學能夠提出“想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深入揣摩,根據關鍵語句或段落,了解李京京的經歷和情感體驗,把握李京京情感傾訴的需求。
預期成果所包含的實質:李京京渴望得到鍛煉機會,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諧,家庭溫暖;渴望親情和友誼而想念爺爺和兒時玩伴;渴望情感的傾訴與宣泄。
這些愿望都建構在“想朗讀課文”這一表白上而動人心魄?偠灾,李京京的心聲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這也體現了他作為成長中的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
四、探究性閱讀
1.作者以“心聲”為標題,究竟要表達什么深刻含義呢?(對主題的理解與把握)
2.《萬卡》為什么那樣打動李京京?你認為李京京糾正同學趙小楨的朗讀這一行為做得對嗎?為什么?你從中得到有關小說閱讀和欣賞方面的哪些啟示?
提示:《萬卡》之所以打動李京京,是因為李京京有與萬卡相似的經歷,相似的情感體驗,相似的傾訴需求,他的心與作品中的萬卡的心產生了強烈的共鳴,萬卡的心聲似乎也就成了他的心聲。“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風頭,是心里有種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來,吐出來。”
啟示一:要融進小說中去,與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才能深入理解作品。
啟示二:要從小說中出來,從生活中發現小說,從小說中理解生活
五、拓展閱讀
如果你是李京京,在老師第一次拒絕讀課文之后,你會怎么做?
如果你是程老師,在了解了京京地情況后,你會怎么做?
小結:
(結合拓展閱讀總結)有一部電視劇題目叫做《靠近你,溫暖我》,今天,借這節課,老師也想告訴大家,其實,靠近彼此,溫暖大家!
六、布置作業:
每個人都有內心的強烈愿望并渴望實現,也許實現它不會一帆風順,會遇到一番曲折,但你會不斷爭取下去,請把你追求的這一過程記錄下來吧,那是你成長的足跡。
板書設計:
心聲
李京京:1渴望親情友情2渴望表達內心情感3呼吁教育工作者尊重關愛每個學生. 淳樸\執著\有勇氣
程老師:認真\自信\負責
靠近彼此,溫暖大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68321.html
相關閱讀:飛紅滴翠記黃山
一雙手
雨說教學設計
東營區二中九年級(上)語文《陳涉世家》導學案
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