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道空氣的組成及其各成分的體積分數,空氣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酸雨形成及其防治,溫室效應及其防治。
2.知道氧氣的主要性質和重要用途,初步學會氧氣的實驗室制取方法,了解氧氣的工業制法。
3.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質和主要用途,初步學會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了解二氧化碳的工業制法。
4.通過本專題學習,初步學會相關知識間的區別與聯系;構建此專題的知識結構體系。
【重點】構建本專題的知識結構體系。
【難點】分析所學本專題的知識的聯系(即規律性)。
【教學手段】多媒體、嘗試教學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流程】導入復習課→復習總結→構建知識體系→嘗試知識的遷移。
教 學 過 程
教學流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導
入
復
習
大
氣
資
源
和
大
氣
的
保
護
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性質、用途、和制法。此專題從我們身邊與人類息息相關的物質——空氣引入本專題知識的學習。從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探究為突破口,展開學習了空氣的成分,空氣的污染及其防治,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質、制法和用途等知識,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本專題所學知識。
1.是哪國的哪位科學家通過實驗驗證了空氣主要由氧氣和氮氣組成?
2.空氣中相對穩定的成分各有哪些及其體積比?
3.請列舉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
4.空氣的主要污染物、空氣污染的來源、空氣污染的防治方法?
5.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6.溫室效應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7.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循環如何?
8.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質、制法和用途的比較。1.法國化學家拉瓦錫通過實驗驗證了空氣主要由氮氣和氧氣組成。
2.空氣成分(按體積計):
氧氣O2占21%
氮氣N2占78%
稀有氣體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
其他氣體及雜質占0.03%
3.例:氮氣在常溫下化學性質比較穩定。稀有氣體在通常狀況下不與任何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氧氣是化學性質較活潑的物質,氧氣能支持燃燒。
因此a.氮氣、稀有氣體用于作保護氣;
b.氮氣可用于生產化肥、農藥、炸藥等;
c.稀有氣體用于制彩燈;
d.氧氣可用于煉鋼、急救病人等
4.(1)空氣主要污染物為
氣體
煙塵
氣體主要指:CO、NO2、SO2
(2)空氣污染物主要來自于:①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燒;②工業廢氣的任意排放。
(3)空氣污染的防治方法。
①減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燒;
②工業廢氣經凈化處理再排放;
③使用清潔能源,例:H2、乙醇、天然氣等;
④植樹造林。
復習空氣的相關知識,構建空氣知識的結構體系。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培養學生的對比、分析、歸納、總結能力。
5.(1)酸雨的形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燒向空氣中排放含氮氧化物、含硫氧化物,在降雨時,溶于水生成酸,產生酸雨。
(2)酸雨的危害:森林死亡,建筑物、金屬體腐蝕,土地酸化,農作物減產等。
(3)酸雨防治方法。同4(3)。
6.(1)溫室效應主要是由于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使地表溫度上升而致。引起溫度效應的氣體除了二氧化碳外,還有甲烷、臭氧和未完全燃燒的碳氫化合物等。
(2)溫室效應的危害:地表氣溫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土地加速沙漠化,農作物減產等。
(3)防治方法:
①植樹造林,栽花種草、增植綠地;
②使用綠色環保能源。
7.略。
8.讓學生完成下表的填寫。
氧氣二氧化碳備注
物理性質通常狀況下:無色、無味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通常狀況下:無色、無味氣體,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CO2固體叫“干冰”。
化學性質 點燃
C+O2 CO2
點燃
S+O2 SO2
點燃[來源:學§科§網]
P+O2 P2O5
點燃
Mg+O2 MgO
點燃
Fe+O2 Fe3O4
點燃
Al+O2 Al2O3
點燃
石蠟+O2 CO2+H2O
①CO2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②CO2通入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加熱變紅的試液,又變紫色。
CO2+H2O H2CO3
H2CO3 CO2↑+H2O
CO2+Ca(OH)2 CaCO3↓+H2O
用途支持燃燒和供給呼吸用于滅火,制汽水、尿素等,用于保藏食品,溫室內CO2肥料等
制備反應
藥品
高錳酸鉀、氯酸鉀或雙氧水
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鹽酸
反應原理 加熱
KMnO4 K2MnO4+MnO2+O2↑
MnO2
KClO3 KCl+O2↑
△
MnO2
H2O2 H2O+O2↑
CaCO3+HCl CaCl2+H2O+CO2↑
制
取
裝
置
圖
圖3-10 分解高錳酸
鉀制取氧氣
圖3-11 分解過氧化
氫制取氧氣
圖3-15 制取二氧化碳
檢驗方法
用帶火星木條伸到集氣瓶內,木條復燃,說明此氣體一定是氧氣。
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此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
驗滿方法帶火星的木條伸到集氣瓶口,帶火星木條復燃,說明氧氣已裝滿。用燃著的木條,伸到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已裝滿。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O2密度大于空氣)
排水法(O2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氣法(CO2密度比空氣大,易溶于水)
工業制法 工業上采用分離液態空氣制取氧氣的方法屬于物理變化。
高溫
工業上采用高溫煅燒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CaCO3 CaO+CO2↑
化學反應的類型
1.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化學反應,簡稱“多變一”的反應。
2.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的化學反應,簡稱“一變多”的反應。
3.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生的化學反應。
【板書設計】
專題3 利用大氣資源復習課
一.多組分的空氣
1.空氣成分
2.寶貴的空氣資源
3.空氣的污染及其防治
二.氧氣的性質、用途和制法
三.二氧化碳的性質、用途和制法
四.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
1.化合反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69187.html
相關閱讀:飲用水
物質組成的表示方法
元素
物質的變化
燃料和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