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金屬的化學性質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八章 金屬材料
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
目標:
知道鐵、鋁、銅等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鹽酸、硫酸的置換反應以及與化合物的溶液的反應。
通過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學習,能對有關的置換反應進行簡單的判斷,并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通過活動與探究,培養學生細致觀察實驗現象的良好行為習慣、從細微實驗現象差別分析得出實驗結論的能力,形成科學、嚴謹的治學精神。
重點和難點:
金屬與氧氣反應;金屬活動性順序;置換反應的判斷
實驗準備:
教師:鎂條、鋅片、鐵片、銅片、稀鹽酸、稀硫酸、鋁絲、鐵絲、硫酸銅溶液、硝酸銀溶液和多媒體課件。
學生:鑷子、試管夾、試管架、試管、砂紙、火柴、酒精燈、小木條。
課時安排:
2課時
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意圖
(第一課時)
創設情境引入
多媒體展示下列實物照片:黃金項鏈、銀戒指、鐵匠鋪剛打制出的鐮刀、鎂條。
從學生熟悉的裝飾品入手,有力地激發了學生尋求“金屬為什么會變色”的欲望。
問題
是否為各種金屬的本質顏色?
不是本質顏色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活動
①學生討論并填寫下列表格并交流:(任選兩種)
②猜想鎂條、鐮刀變色的原因。
③鏈接民間諺語:“真金不怕火煉”的具體含義是什么?
學生討論、小結:有的金屬能與氧氣發生反應,有的不能。如(化學方程式):3Fe+2O2 Fe3O4

從生活中的普通現象得到金屬能與酸反應這一性質,無生硬感和灌輸感,可謂水到渠成。
銜接生活小知識
綠豆在鐵鍋中煮熟后為何會變黑?
在生活中有這樣一個現象:綠豆在鐵鍋中煮了以后會變黑;蘋果、梨子用鐵刀切了以后,表面也會變黑。請同學們想一想這是為什么呢?
教師講解:這是因為綠豆、蘋果、梨子與多種水果的細胞里,都含有鞣酸,鞣酸能和鐵反應,生成黑色的鞣酸鐵。綠豆在鐵鍋里煮,會生成一些黑色的鞣酸鐵,所以會變黑。
問題:從剛才的生活小常識中你有什么啟示?

由生活常識創設情境,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比平淡的言語過渡更具“挑逗性”,學生也覺得“學習化學真有用”。
活動與探究:探究金屬能否與酸反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觀察)學生猜想:金屬與酸可能會發生反應。

學生完成表格,討論、交流。通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猜想→探究→交流→分析歸納→小結,使學生覺得金屬活動性順序好像是自己剛發現的,既有所獲,又體驗了成功感。
知識情景再現
①觀察漫畫。
②補充素材:多媒體展示銀戒指、鉛、白金戒指與硫酸反應的現象。
問題:從你的探究和情景素材中你有何發現或有哪些收獲?
問題1:根據與酸反應的快慢或劇烈程度,能否判斷出上述金屬中哪種最易與酸反應,即它們的金屬活動性如何?
問題2:①上述反應是否是我們學過的化合反應、分解反應?②上述幾個反應有何共同點?學生回答:
①不是所有的金屬都可與酸發生反應。
②金屬種類不同,與酸反應的劇烈程度不一樣。
③產生的氣體能燃燒,經檢驗是氫氣。
學生書寫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板演)(教師指導)
①Mg+2HCl=MgCl2+H2↑
②Zn+2HCl=ZnCl2+H2↑
③Fe+2HCl=FeCl2+H2↑

借助教學的輔助手段,讓知識再現,有利于突破難點,掃清障礙。
聯想與運用:
1.多媒體展示:下列反應是否都是置換反應?
a.CO+CuO=Cu+CO2
b.Fe+CuSO4=FeSO4+Cu
c.NH4HCO3=NH3↑+CO2↑+H2O↑
2.活動與探究:黃金飾品中的假貨常常魚目混珠,社會上有些不法分子常以黃銅冒充黃金,進行詐騙活動。因為單純從顏色、外形上看,黃銅(銅鋅合金)與黃金極為相似,所以很難區分,F請你設計兩種實驗方案鑒別真假黃金,要求寫出實驗方法、現象和結論。學生討論、歸納
反思小結:
①Mg、Fe、Zn、Cu的金屬活動性依次減弱。
②置換反應的定義。
反思小結
①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金屬的哪些化學性質?
②你還有哪些收獲或疑惑不解的地方?
鞏固與練習
①課本P14 1、3、4。
②課后小實驗:Sn、Pb、Ag與稀鹽酸反應?此凭毩暎瑢崬榉P,為下節課進一步得出金屬活動性順序搭臺階。
第 二 課 時
復習鞏固:
你知道了金屬的哪些化學性質,并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①能與O2反應:4Al+3O2=2Al2O3。
②能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
Mg+2HCl=MgCl2+H2↑ Fe+H2SO4=FeSO4+H2↑
質疑激趣(小故事)
奇怪的天平:趣味化學小組的張同學,從實驗室借來一臺天平,在天平兩端秤盤里各放兩只大小和重量都相等的燒杯,再在兩只燒杯中分別倒入等質量的硫酸銅溶液和硫酸鎂溶液,使天平保持平衡。接著他又拿兩個質量相等的鋁球,并同時將這兩個鋁球分別放入兩個燒杯之中,這時天平兩端繼續保持平衡。過一會兒,將鋁球取出,天平慢慢地傾斜了。是天平出了毛病,還是其他什么原因?
問題:為什么把鋁球放入兩燒杯中天平不能平衡?導致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能否猜一猜?
學生猜想:可能是鋁與其中的一種溶液發生了反應,而另一種沒有。
學生驗證猜想:
①教師展示:鋁絲、硫酸銅溶液、硫酸鎂溶液。
②學生探究,完成下表:
藥品實驗現象結論
鋁與硫酸銅溶液
鋁與硫酸鎂溶液
③教師補充:鐵絲、銅絲、硝酸銀溶液、硫酸銅溶液、硫酸鋁溶液。
④學生實驗“自助餐”,完成下表中的任意兩個。
反應物質實驗現象結論

⑤學生交流。
問題:同學們剛才吃“自助餐”的時候有什么發現?
學生1:我發現鋁能與硫酸銅溶液反應而不能與硫酸鎂溶液反應,知道了天平不平衡的原因。
學生2:我發現鐵能置換出銅、銀,不能置換出鋁。
學生3:我發現鐵、銅不能置換出鋁,但能置換出銀。
問題:根據你的發現,你能分析一下原因嗎?
學生分析:
①鋁能置換出銅、銀,說明鋁的活動性比銅、銀強。
②鐵能置換出銅、銀,說明鐵的活動性比銅、銀強。
③鐵、銅不能置換出鋁,說明鋁的活動性比鐵、銅強。
學生歸納:
Fe、Cu、Al、Ag的活動性順序從強到弱是Al、Fe、Cu、Ag。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
金屬活動性順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問題與啟示:
問題:①是不是所有的金屬都能與酸反應?
②是不是所有的金屬都能相互從其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換出來?
啟示:①金屬與酸發生反應的條件。
②金屬與金屬化合物溶液反應的條件。
反思小結:
①歸納金屬的化學性質:與氧氣反應、與酸反應、與金屬化合物溶液反應。
②金屬活動性順序應用:置換反應的條件。
練習與鞏固:
1、教材P14 5、6、7、8
2、下列物質能由金屬與酸直接反應生成的是( 。
(A)CuCl2 (B)?FeCl3 (C)?ZnCl2 (D)?AgCl
3、下表是某種常見的金屬的部分性質:
顏色、狀態硬度密度(g/cm)熔點(℃)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
銀白色固體較軟2.70660.4良好良好良好
將該金屬投入稀鹽酸中,可產生大量的無色氣體。根據上述信息回答以下問題:
①試推斷該金屬可能的一種用途。
②該金屬的活動性比銅。(填“強”或“弱”)
③請自選試劑、設計實驗探究該金屬與鐵的活動性強弱,并完成下表:
你的一種猜想驗證方法現象結論

④若這種金屬就是鋁,而有些不法商販為了牟取暴利,用鋁等一些其他金屬摻雜甚至代替純銀飾品賣給不知情的顧客,請你利用家中已有的條件設計一個方案,幫助鑒別這些飾品的真偽。
教學反思:
新課程標準下化學課堂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傳授必要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在本課題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小故事等多種形式創設了真實的教學情景,誘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通過提出問題、猜想、驗證、分析、歸納、小結等過程引導學生開動腦筋,敢于和善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新方法,讓學生初步掌握了科學探究的方法和思維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創新精神。
背景資料:
金屬鑄幣收藏中的化學常識
曾經有報刊發表了《黃金與白銀不宜“同居”》的文章,從金屬的物理性質上論證了黃金與白銀不宜存放在一起。它講的是純銀的硬度比純金軟,金、銀放在一起純銀會附在純金上,黃金飾物就會發白。白金(鉑金)的硬度大于黃金2至3倍,兩者也不宜放在一起。
古今金屬鑄幣,它們的金屬材質一般是金、銀、銅、鐵、鋁、鎳、鉛、錫等等。首先我們要明白“金屬的化學活性”。金屬的化學活性就是不同的金屬與其他化合物發生化學反應的難易程度是不同的。其化學活動性排序是: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排序越靠前的金屬化學活動性越強,反之惰性越強。所以金、鉑、銀等材質做成的錢幣與氧化劑發生緩慢氧化的程度比起銅、鋁、鐵等材質做成的錢幣要慢得多。所以天長日久,金幣往往還是金光閃閃,銀幣還是銀光閃閃,而銅幣和鐵幣往往就有銅綠、鐵銹斑斑。
還要明白一個化學原理就是“金屬的置換反應原理”。它指的是,化學活性強的金屬能夠把含有化學活性比它弱的金屬的化合物在離子狀態下分離出來。從一個通俗易懂的實驗上講吧。如果你拿一根紅色的銅棒,放入硝酸銀的溶液中,那么紅色的銅棒上幾分鐘時間就會出現一層銀附在銅棒上,就是說,銅把銀的化合物中的銀分離置換出來了。另外,化學活性不同的金屬相互接觸形成“原電池”,從氧化和還原的角度講,“原電池原理”與置換反應的化學本質是相同的。
那么,這些金屬典型的化學性質方面的常識給收藏者們在收藏保存金屬鑄幣上有什么啟示和要求呢?
第一,為防止緩慢氧化,不宜將原封金屬幣上的那層保護油或者包裝去掉。對于已經打磨或者清洗以后的金屬錢幣,最好涂一層薄薄的黃油將表面保護起來。
第二,存放金屬幣的環境要干燥防潮,選用干燥劑要講究,不宜選堿性干燥劑,要選中性干燥劑。如果存放環境受潮或者是酸堿性不平衡,則容易在金屬幣表面產生“溶液環境”而使金屬表面附著的無機鹽化合物處于離子狀態,更容易腐蝕。
第三,存放金屬幣的環境溫度不能太高,金屬幣怕熱。因為金屬的溫度越高,它的化學活動性就越強。實驗表明,將一根銅絲放在常溫下與放在酒精燈火焰上,與氧發生化學反應的速度是相差迥異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73784.html

相關閱讀:物質的變化
元素
燃料和熱量
飲用水
物質組成的表示方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