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8-2019學年常熟一中七年級歷史上期中試題(含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7~2018學年第一學期常熟市第一中學期中試卷
初一歷史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答案填在答題卡上)
1.《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教師教學用書》(2018年第1版)中寫到:“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遺址……考古發現包括:10萬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種野獸化石,還有大量灰燼……其中最厚的灰燼可達4米;覡a中有很多石頭、骨頭和樸樹子等。”材料說明北京人
①會制造石器     ②會種植粟    ③會使用火和保存火種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過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建造房屋       B.狩獵工具的改進    C.農業生產的發展    D.火的使用
3.圖片與文字一樣承載著歷史。下列圖片反映的歷史信息較為準確的是
    
石斧                        耒耜
 
 
A.聚族而居        B.原始農業         C.貧富分化          D.采集狩獵
4.文物是鮮活的歷史。司母戊鼎反映了商朝手工業發展水平,它是  
A.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銅器          B.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高的青銅器
C.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           D.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精美的青銅器
5.帝王世代沿襲的王位世襲制在中國延續了近四千年,父子相傳、兄終弟及……對中國社會影響深遠。這種制度開始于
A.舜傳位于禹     B.啟繼承父位     C.秦始皇統一六國    D.漢武帝大一統
6.右下圖是江蘇鎮江丹徒區出土的一件青銅器一宜侯矢
簋(gui)。簋內底有銘文120余字,大意為西周康王冊
封矢為宜侯,并賞賜他酒、銅器、弓箭和土田、山川、
奴隸等。而宜侯應對周王承擔的經濟方面的義務是
A.聽從周王命令       B.服從周王調兵
C.為周王鎮守疆土     D.向周王交納貢品
7.制作年代標尺是歷史學習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將復雜的歷史較直觀形象地展示出來。下面是一位同學在復習中國古代某一歷史時期政權更迭時制作的年代標尺,其中③處應是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東周
8.《國語》講“祀,國之大節”。有學者認為,青銅器在商周時期被視為“政治的權力”?赏茢,商周時期青銅器主要用作
A.農具          B.禮器          C.食具          D.貨幣
9.年5月17日,位于蘇州閶門內下塘街的泰伯廟修復一新,對游人免費開放。商朝末年,為了完成父親傳位給弟弟季歷的心愿,泰伯、促雍兄弟避居吳地,帶來了先進的中原文化。但他們還不可能做到的是
A.傳授鑄造鐵器的方法            B.帶來青銅禮器
C.帶來精美的彩陶器具            D.傳播甲骨文字
10.觀察戰國形勢圖,其中①、②、③、④四處分別為
A.燕、楚、齊、秦                B.齊、秦、楚、燕
C.燕、齊、秦、楚                D.楚、燕、齊、秦
11.我國古代,人們常以“牛、耕”作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馬耕,字子牛,這反映了牛耕在當時備受人們推崇。牛耕的使用開始于
A.春秋戰國時期    B.秦漢時期    C.隋唐時期    D.宋元時期
12.春秋戰國時期對民族融合起到了直接推動作用的是
A.兼并戰爭      B.各國的變法活動       C.鐵器的使用      D.商業興盛
13.胡適說:“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學可以說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學,將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張能突出體現孔子“將人看作是平等的”是
A.仁者愛人     B.因材施教     C.有教無類      D.溫故知新
14.秦朝修建的長城,最東和最西分別到達。
A.山海關  隴西郡   B.遼東   臨洮   C.臨洮   嘉峪關   D.臨洮  鴨綠江
15.自統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設置的太尉一職,曾“虛設其位”。對秦朝這一現象較為合理的解釋是
A.削弱中央軍事力量              B.增強地方軍事權力 
C.皇帝親自控制軍權              D.丞相、太尉職位合一
16.“臣(李斯)請非秦記皆燒。使……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后。”材料所述事件的主觀目的是
A.兼并六國,完成統一            B.統一思想,鞏固統治
C.鉗制思想,摧殘文化            D.整頓吏治,以德化民
17.反對戰爭,珍愛和平是人類的共同追求。我國戰國時期,提出“兼愛”“非攻”,反對侵略戰爭,支持正義戰爭的是
A.墨子         B.孟子         C.莊子           D.韓非
18.春秋墓葬蚌埠雙墩1號墓是“200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圖1是該墓出土的青銅編鐘,編鐘正面都刻有“惟王正月初吉丁亥”等19個字。這些字的字體應該是
A.甲骨文        B.金文          C.隸書            D.楷書
19.成語“破釜沉舟”表現楚霸王項羽勇往直前,決不后退的決心。該成語出自下列哪一戰役
A.涿鹿之戰      B.巨鹿之戰      C.牧野之戰        D.官渡之戰
20.貨幣制度的改革,是我國經濟發展史上的大事。漢武帝時期由中央政府統一鑄造的貨幣是
A.半兩錢        B.開元通寶      C.五銖錢          D.貨泉
二、判斷題:判斷正誤,正確的選“A”,錯誤的選“B”,(本大題共6小題,每題1分,共6分,請填涂在答題卡上。)
21.半坡人已經能夠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他們和北京人都處于新石器時代。
22.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等多種造字方法,其中象形最為原始。
23.傳說4000多年以前,黃河中下游地區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領。一位教民農耕,是農業生產的創始人,為了給人們尋找治病的草藥,“嘗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一毒”。他就是黃帝。
24.戰國初期,三家分晉的卿大夫是趙、魏、齊。
25.秦朝時開鑿了人工運河靈渠,溝通了長江與珠江兩大水系。
26.我國象棋上的“楚河”、“漢界”所對應的歷史人物是劉邦、項羽。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
27.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奴隸制王朝是          ,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是         。
28.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是          ,他對內整頓朝政,對外以“        ”為號召擴充疆界。
29.秦朝在中央設立            掌管監察事務;漢武帝建立        制度,代表朝廷監視地方官吏和豪強,加強統治。
四、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30.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總是引用堯和舜的話,因為他們不把帝國據為自己的世襲財產。雖然他們的政府名義上是君主專制的,但事實上卻是民主的,這就是孔子為什么要贊譽他們的原因。
  一一孫中山
材料二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做君王的還有什么不滿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一一孔子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
一一孟子
材料三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準則……法家思想中的變革精神,成為歷代進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圖治的理論武器。它們共同構造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鞍偌覡庿Q”對當時和日后社會發展,起了巨大推動作用。

請回答:
(1)據材料一指出孔子贊譽堯舜統治的原因。堯舜時期通過哪一制度推選部落聯盟首領? (2分)


(2)孔子和孟子是哪個學派的代表人物?(1分)請概括材料二中兩人思想的共同之處。(2分)


(3)據材料三歸納百家爭鳴對中國發展的重要意義。(1分)


31.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商鞅開始變法。這一天,在咸陽城內,一名官員正在向下面圍觀的人群大聲宣讀變法法令:“一、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自由買賣。二、按照在前線殺敵的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應的耕地、住宅和官職;沒有軍功,就不能享受貴族特權。三、凡是努力從事農業生產、多繳租稅者,免其徭役。四、建立縣制,全國劃分為31個縣,由國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聽了這些法令,人群中議論紛紛。不同階層的人對法令褒貶不一。
材料二  商鞅一方面極力否認道德教化對人的勸導意義,主張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過的最好辦法。另一方面又背離了罪刑相應的原則,主張輕罪重刑,甚至罪及無辜。他的這種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韓非繼承并發展,對中國封建社會的刑法理論和實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至嚴刑峻罰、懲辦威嚇構成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刑法制度的一個重要特征,給廣大人民帶來了許多苦難。
 ——《商鞅刑法思想及變法實踐》

材料三   商鞅變法前,秦國各地度量衡不統一。為了保證國家的賦稅收入,商鞅制造了標準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還規范了進位制度,統一了斗、桶、權、衡、丈、尺,規定六尺為一步,二百四十步為一畝,五十畝為一畦。
——維基百科
請回答:
(1)如果你是人群中的舊貴族,你會對法令中的哪一條措施最為不滿?理由是什么?(2分)


(2)結合材料二,說明商鞅屬于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你如何看待他的“重刑”思想?(2分)


(3)材料三反映了商鞅變法的一項重要措施,請根據材料三的內容概括這項措施的名稱。在這項措施的基礎上,秦滅六國后又實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經濟文化措施?(2分)


32.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對我國社會影響深遠。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國幾千年來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權歸皇帝一人掌握;实劬哂兄粮邿o上的權力,表現為高度的中央集權,這是占主導地位的制度。
——張豈之《中國文明史十五講》
材料二  漢武帝執政時期,中國封建社會形成了輝煌的“西漢盛世”,漢武帝的偉大之處在于他的諸多首創精神和積極的治政態度……他兩次派遣使團出使西域,最終鑿通西域,建立起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豐富和充實了華夏文明。
材料三  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從產生之日起,其組織機構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統的性質,其職能就具有維護、推動、發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統國家的歷史任務。                                                           
——《鳳凰網》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誰首創?(1分)為加強對地方的統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1分)


(2)據材料二,指出漢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在政治、思想方面具有首創精神的措施。(2分)


(3)依據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權制度對我國歷史發展的積極作用。(2分)

 

【答案】
1-5   ACBCB  6-10   DBBAC  11-15  AACBC  16-20  BABBC
21-26  BABBAA
27、夏,秦朝 28、齊桓公、尊王攘夷 29、御史大夫、刺史

 30、(1)原因:不把帝國據為自己的世襲財產(民主)。(1分)制度:禪讓制(1分)
(2) 學派:儒家學派(1分)共同點:都主張以民為本,都強調“仁”(1分)
(3)意義:構造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推動了社會發展。(任答一點得1分)
31、(1)對“按軍功授予爵位”這一措施最為不滿。(1分)因為如果沒有軍功,就不能享受世襲的貴族特權,嚴重損害了奴隸主貴族的利益。能答到“觸犯了奴隸主貴族的利益”即可得分。(1分)
(2)法家。(1分)從重量刑,使百姓畏懼而不敢犯法,以此達到不用刑罰的效果,但是單純的威脅、恐嚇,絕不是好辦法。意思答到即可得分。(1分)
(3)統一度量衡(1分)統一貨幣、統一文字。回答到其中一點即可得分。(1分)
32、(1)秦始皇(嬴政)(1分);郡縣制(1分)
(2)推恩令(1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1分)
(3)推動、發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統國家(1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1114822.html

相關閱讀:重大發明與科技創新課堂同步訓練試題(含答案)
2012年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卷(有答案)
2013年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測試題(帶答案)
2018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測試題(附答
七年級歷史下冊3月月考檢測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