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8年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考試題(帶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8~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
七年級歷史試卷
題 號  一 二 總  分
  26 27 
得 分 
   
一、單項選擇題 (每小題3分,共75分。)  
1、下列有關古代原始居民北京 人生活情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制作磨制石器     B.將石珠鉆孔做成飾品
C.使用天然火燒烤食物     D.用骨針縫衣服
2、下列原始人類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
①半坡遺址    ②元謀人    ③北京人    ④河姆渡遺址
A.②③①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④①   D.④①②③
3、過上農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經會建造房屋。如右圖所示,居住
在該樣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     )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4、毛澤東曾寫道:“赫赫始祖,吾華肇造;……”這里的“始祖”是指(     )
A.禹      B.舜       C.堯       D.黃帝
5、人們常將山東稱作齊魯大地,將河北稱作燕趙大地。這源于西周實行的(     )
    A.行省制      B.郡縣制      C.科舉制      D.分封制
6、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它的建立者是(     )
A.炎帝   B.黃帝   C.啟    D.禹
7、右圖顯示了商朝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這件文物是(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四羊方尊  D.毛公鼎
8、郭沫若說:“一片甲骨驚天下”主要因為甲骨文是(     )
A.目前我國發現的最早的比較成熟文字      B.商代文字
C.字母文字的起源                    D.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
9、2018年8月16日1時40分,我國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的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下列屬于我國古代思想家墨子的主張的是(     )
A.“兼愛”和“非攻”   B.“無為而治”  C.實行“仁政”    D.實行“法治”
10、商鞅的下列變法措施,旨在提高軍隊戰斗力的是(     )
A.改革土地制度    B.獎勵軍功     C.重視農業     D.鼓勵耕織
11、“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斬浮云,諸侯盡西來!痹撛娰濏灹饲赝踮A政哪項歷史功績(     )
A.建立中央集權制度           B.修筑萬里長城
C.兼并六國,完成統一         D.統一文字和度量衡
12、在古羅馬,絲綢的價值等同于同等重量的黃金,古羅馬人以能穿上中國絲綢為榮。中國的絲綢通過絲綢之路傳到歐洲。下列事件與絲綢之路的開辟有關的是(     )
A.玄奘西行    B.鑒真東渡     C.張騫出使西域      D.鄭和下西洋
13、右圖所示為“秦朝行政系統簡表”,它直觀地展示了秦朝中央和地方各級行政機構之間的關系,形象地說明了秦朝政治體制的本質。這一政治體制是(     )
A.皇帝制  B.郡縣制  C.中央集權制  D.三省六部制
14、中國歷史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它的領導人是(     )
A.陳勝、吳廣         B.陳勝、項羽   
C.項羽、劉備         D.吳廣、劉備
15、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是(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周
16、漢武帝采取的利于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的措施是(     )
A.統一文字     B.開通大運河   C.統一鑄造五銖錢     D.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17、“高祖興、漢業建,至孝平、王莽篡”高祖建的政權稱西漢。被稱作高祖的是(     )
A.劉邦    B.劉秀       C.劉備       D.項羽
18、x疆地區是我國領土 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該地區正式歸屬中央政府統轄開始于(     )
A.張騫出使西域    B.絲綢之路的開通
C.宣政院的設置   D.西域都護的設置
19、工藝流程與生產水平密切相關。觀察右圖,它反映了我國漢代
哪一生產活動的工藝流程?(     )
A.制瓷  B.煉鐵  C.紡織  D.造紙
20、在醫學界影響深遠,被譽為“醫圣”的是(     )
A.李時珍     B.張仲景     C.華佗     D.扁鵲
21、《史記》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可以從書中查閱的史實有(     )
①商湯滅夏      ②大禹治水      ③齊桓公稱霸      ④淝水之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2、《三國演義》里的“借東風”、“草船借箭”、“連環計”的故事為人們津津樂道,而它們都與三國
鼎立局面形成的關鍵戰役有關。這場戰役是(     )
A.牧野之戰       B.官渡之戰       C.赤壁之戰       D.巨鹿之戰
23、如果我們要學習農作物種植、家禽家畜飼養等知識,可以參考北朝時期的農學著作(     )
A.《本草綱目》 B.《齊民要術》     C.《天 工開物》     D.《水經注》
24、被后人尊稱為“書圣”的是(     )
A.關漢卿        B.蘇軾        C.王羲之        D.曹雪 芹
25、李冰主持修筑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
A.都江堰        B.長城        C.大運河       D.靈渠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 2小題,26小題12分, 27小題13分,共25分)
26、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 期偉大的思想家,儒家學派創始人。提出“以德治國”的政治主張。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禮”為核心。
材料二:為了加強思想控制,秦始皇“焚書坑儒”,下令除朝廷外民間只許收藏秦史、醫藥、占卜、種樹的書,其他書籍一律銷毀;秦始皇還把指責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而漢武帝則采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重視教育,在中央興辦太學,在地方興辦國學。
材料三:現代國家固然需要強調依法治國, 但也要強調以德治國。法治與德治必須結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堅持德治和法治統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會才能穩定有序。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張分別是什么?(2分)

 

(2)概述材料二秦始皇和漢武帝對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態度?他們的共同目的又是什么?(6分)
 


(3)材料三告訴我們現代國家治國的方略是什么?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中國傳統思想文化?(4分)

 


27、材料一:舊貴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損害,他們與太子串通一氣,誹謗他!徽_陷“謀反”,慘遭“車裂”而死。他雖遭不幸,但新法順應了歷史潮流,仍繼續推行,秦的國勢日趨強盛。
材料二:高祖曰:“……今欲斷(禁止)諸北語(鮮卑語等)……三十(歲)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降爵黜官!
——《魏書•咸陽王禧傳》
請回答:
(1)材料一是中國古代哪次改革?材料中的哪句話說明這次變法取得了成功?(4分)
 


(2)材料二是中國古代哪次改革?材料反映了這次改革的哪項內容?這一改革還有哪些措施?
請再列舉兩項。(5分)

 


(3)材料二提到的改革有何積極意義?(2分)

 

 

(4)結合材料,說說這兩個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018~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
七年 級歷史試卷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75分。題目見第2頁,請把答案填在下面答題卡中。)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3
答案 C C C D D D B A A B C C C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答案 A C C A D D B C C B C D ?

二、綜合題( 本大題共2小題,26小題12分, 2 7小題13分,共25分)
26、答:(1)政治:以德治國。思想:“仁”和“禮。(2分)
(2)不同點:秦始皇是“坑儒”;漢武帝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4分)
共同目的:為了加強思想控制,鞏固統治。(2分)
(3)法治和德治相結合。(2分)取其精華 ,去其糟粕,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等。(2分)

27、答:(1)商鞅變法。(2分)秦的國勢日趨強盛。(2分) 
(2)北魏孝文帝改革。(2分)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1分)改穿漢服、改用漢姓(或:遷都洛陽、鼓勵鮮卑貴族與漢人貴族聯姻。本問答出兩點即可,每點1分,合2分)
(3)促進了民族融合,也增強了北魏 的實力。 (2分)
(4)順應了歷史潮流。(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1109474.html

相關閱讀:2012年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卷(有答案)
七年級歷史下冊3月月考檢測試題
重大發明與科技創新課堂同步訓練試題(含答案)
2013年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測試題(帶答案)
2018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測試題(附答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