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5年東臺第一教研片初一歷史上冊期中試卷(新人教帶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5年東臺第一教研片初一歷史上冊期中試卷(新人教帶答案) 
溫馨提示:請將解答寫在答題卷上!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   )
    A、元謀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 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2、生活在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的北京人處于(   )
   A、松花江流域             B、黃河流域  
  C、長江流域                D、淮河流域
3、下列原始人類中,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鉆孔技術,并且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山頂洞人    D、大汶口原始居民
4、居住于右圖所示房屋的居民是(   )
   A、北京人               B、山頂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5、在我國陜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發現的原始居民,他們的主要糧食作物是(   )
A、水稻    B、粟    C、豆類    D、薯類
6、孫中山所述“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其中的‘軒轅’指的是(   )
   A、黃帝    B、炎帝    C、蚩尤    D、伏羲
7、“禪讓”是我國原始社會民主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根據這一辦法傳承的順序是(   )
   A、舜—禹—堯    B、堯—舜—禹   
C、堯—禹—舜    D、禹—堯—舜
8、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建立于(   )
   A、公元前3500年    B、公 元3500年   
C、公元2070年      D、公元前2070年
9、右圖所示的世界現存最大的青銅器是(   )
A、毛公鼎              B、龍虎尊   
C、四羊方尊            D、司母戊鼎                               
10、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和晉國能夠迅速強大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
A、發展生產    B、訓練軍隊  
C、整頓內政    D、任用管仲為相
11、與春秋戰國時期的成語故事“退避三舍”相關的戰役是(   )
   A、城濮之戰    B、長平之戰  
 C、馬陵之戰    D、桂陵之戰
12、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東周
13、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很多著名的醫學家,其中春秋戰國的是(   )
A、孫思邈    B、張仲景    C、李時珍   D、扁鵲     
14、創作了千古傳誦的抒情長詩《離騷》,他是(   )
   A、屈原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15、毛澤東說:“水利是農業的命脈”,下列古代工程中與此意思吻合的是(   )
   A、趙州橋    B、都江堰   C、長城 D、故宮         
16、下列與春秋戰國時 期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相關的是(   )
   A 、打制石器的使用        B、磨制石器的使用   
C、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    D、電力的廣泛應用
17、 商鞅變法的措施中對秦朝封建制度的建立和鞏固起關鍵作用的是(   )
   A、獎勵耕戰        B、建立縣制   
C、承認土地私有    D、按軍功大小授予爵位
18、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是(   )
   A、夏朝    B、秦國    C、秦朝    D、清朝
19、有壓迫就有反抗。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是(   )
   A、陳勝吳廣起義    B、劉邦項羽起義   
C、太平天國運動    D、義和團運動
20、與“文景之治”繁榮景象的到來無關的是(   )
A、加重農民的徭役、兵役    B、注重發展農業   
C、提倡節儉                D、重視“以德化民”
21、“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詩中的“單于”是哪個少數民族首領的稱號?
A.越族   B.鮮卑族   C.蒙古族 D.匈奴族
22.詩歌和童謠是我們了解歷史的一種途徑,在秦朝時期,流行這樣一句童謠“阿房,阿房,亡始皇”。這句童謠暗指:
A.阿房將發動起義滅亡秦朝 B.秦朝濫用民力,以致民怨沸騰
C.秦朝刑法特別殘酷       D.秦始皇將葬于阿房宮
23、我們的祖先測定出一年24個節氣是在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戰國
24、《論語》云:“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這則材料反映了什么歷史事實
A、晉文公稱霸          B、齊桓公稱霸  
 C、勾踐稱霸          D、楚莊王稱霸
 二、材料解析題(第26題8分,第27題12分,共20分)
2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農之后于焦,黃帝之后于祝,帝堯之后于薊,帝舜之后于陳,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謀士,而師尚父為首封:封尚父于營丘,日齊;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日魯;封召公爽于燕;封弟叔鮮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記•周本紀》
請回答:
(1)材料反應了什么制度?這一制度產生于什么朝代?(4分)
(2)當時的統治者采取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分)
(3)這一制度的實行具有怎樣的影響?(2分)

2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 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毛澤東《沁園春•雪》 
材料二: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皇漢武分別指誰?(4分)
(2)材料二的圖1和圖2分別是秦皇為鞏固統一而采取的哪些措施?(4分)
(3)秦皇、漢武在思想統治方面分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4分)

三、綜合題(第28 題5分)
28、春秋戰國時期,社會急劇變化,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各學派互相辯論,形成“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促進思想的進步。根據所學知識,補充以下表格。(每個序號的答案1分)
學派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張
儒家 ① 提出‘仁’的學說;創辦私學, 主張“因材施 教”等
 孟子 ②
③ 墨子 主張“兼愛”“非攻”,反對侵略戰爭,支持正義戰爭
道家 ④ 認為一切事物 都有對立面,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
 莊子 主張順其自然,“無為而治”
法家 韓非 ⑤
兵家 孫武 著有《孫子兵法》,強調“ 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C B A B D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D A B C C C A A
21 22 23 24 25     
D B D B C     
二、材料解析題(第26題8分,第27題12分,共20分)
 
五、綜合題(第28題5分)
28、
①孔子         ②反對一切戰爭,要求統治者用“仁政”治國(主張保護自然資源)
③墨家         ④老子         ⑤主張改革,提倡法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276789.html

相關閱讀:2013年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測試題(帶答案)
2018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測試題(附答
重大發明與科技創新課堂同步訓練試題(含答案)
七年級歷史下冊3月月考檢測試題
2012年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卷(有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