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8-2019年第一學期七年級歷史期末抽測試題(徐州市有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8~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抽測
七年級歷史試題答案
一、單選題(1-10題每題1分,11-30題每題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D B B A B B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C C A A   B A A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A B B B B A C B C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31題12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3分,第34題13分,共計50分
31.(共12分,每小題2分)
(1)A(2)B(3)A(4)A(5)A(6)B

32.(共12分)
(1)①仁(“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禮(恢復西周的典章、禮樂制度);重視道德教化,主張以德治國。(任答1點給2分)
②孔子的“仁”的主張不符合統治者需要,不適應春秋時期爭霸戰爭的時代特征。(任答1點給2分)
③《詩》、《書》、《禮》、《易》、《樂》、《春秋》等。(任答2點給2分)
(2)絲綢之路(2分);張騫(2分);(3)西域都護(2分)。

33.(共13分)
(1)經歷了由石器到青銅到鐵器的變化(2分);農耕文明時代(2分)。
(2)重視農業(2分);文景之治(2分)。
(3)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北方農業技術的成熟(2分)
(4)農業生產工具的改進(1分);統治者重視農業生產(1分);農業生產技術、耕作技術的提高(1分)(言之有理即可賦分)。
 
34.(共13分)
(1)商鞅(1分);糧食價格過低(1分);重農抑商(1分)。
(2)獎勵軍功(1分);使秦軍戰斗力增強(1分)。
(3)遷都洛陽(1分);原因:為便于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文化(1分)。
(4)改漢姓,穿漢服,說漢話,與漢族通婚。(任答2點給2分)
歷史意義:緩和社會矛盾,鞏固北魏的統治;利于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推動鮮卑等少數民族的社會進步,促進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3分)
(5)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改革促進國家的富強。(任答一點給1分,言之有理即可)

特別說明:考生所答的歷史專用名詞、歷史人名、歷史地名、朝代名稱等,如出現錯別字,皆以錯誤判定,不予給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1152491.html

相關閱讀:2012年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卷(有答案)
七年級歷史下冊3月月考檢測試題
2013年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測試題(帶答案)
重大發明與科技創新課堂同步訓練試題(含答案)
2018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測試題(附答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